对学生作业的思考
作业是学生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续,也是对知识再学习与创造的载体。它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应用及创新,同时也反馈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了调整学习的依据。
作业其实真的很重要,但对往往都没有引起重视,我自己以前也一样。首先在于对作业的片面认识:学生只要有根书本相关的作业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想过作业的内容是否真的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是否能反馈教学效果呢?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些都没有考虑过,认为只要学生做了就可以了,对作业的内容从来没质疑过。
其次,批改作业的时候缺少规范。我们学校要求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不准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叉叉,有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就不可以打错,而是用一撇划掉呢?打叉叉真的能打击学生的信心吗?撇掉就不会了吗?不打叉叉学生能发现自己错误的地方、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吗?除了这个问题外,以前有的时候改作业用一个大勾批改,然后再错误的地方再划掉,学生经常问我这到底是不是对的,我真的感到好尴尬!
然后,对作业的讲评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对着作业本讲,每题都讲,而且重点是答案。这样的讲评让作业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不过对讲评作业我也有很多困惑。学生的作业本都是一样的,班级里的优生与差生完成的作业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在讲评作业的时候经常犯难:关注每一个问题吗?时间来不及;关注差生吗?优生感觉好无聊;关注优等生吗?差生坐着像石头一般。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尝试过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业做一个修改于检查,然后让他们把真的不理解的记录在记录本上,讲解的时候再提出来。到目前为止,我试验的这种方法效果不理想,好多同学有记录但不敢提。和学生交流了以后才发现问题,是我没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啊,他们很重视别人的看法,认为不理解会被别人取笑的,感觉丢脸。学生的这种思想真的好难解决。
作业用的好,它就是我们教学的一把利剑。首先在作业的布置上,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可以布置的基础一点,而优等生可以稍微的有挑战性的作业。然后再作业的批改与讲评时,批改要规范,讲评时要突出作业的激励性作用,突出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8 15:30: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