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依旧
应飞老师的《物体的热胀冷缩》这节课是89年录制的,还在“自然科学”时代。虽然相隔二十多年,但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经典就是经典。下面我就记录一些自己的发现。
1、教学起点贴近学生生活。本课从学生喜爱的瓶装橘子水开始新课教学。其他的诸如瓶装的啤酒、酱油等也是学生熟悉的,但是激不起学生的那种兴奋。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拿着这个玻璃瓶装的橘子水,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打开思路。在课上,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许也能够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如果老师有威信、有魅力,牢地把握住学生固然好,若能借助于材料的力量,将学生的目光、所思所想都吸引过来,未尝不是一个更适宜办法。老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争宠”,稍微黯淡些吧。
2、结构性准备实验材料。本课从橘子水到后来利用酒精、橘子水、水、油四种液体来进行热胀冷缩实验的验证。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再通过归纳法得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点到面再理论提升,合理自然。
3、实验方法的迁移。在证明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那固体有这个性质吗?请用实验或者举例子来证明。整节课共用时48分钟,而证明固体的热胀冷缩只用时10分钟左右。在这十分钟里,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也是对前面液体热胀冷缩部分实验方法的复习迁移。在做了铜球铜环的实验后,教师就直接利用“科学家说的形式”从固体的铜延伸要固体的金、木头等,再用归纳法得出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准确地从学生描述的液柱上升、液体冒出来了等现象过渡到“胀”。
师:我们看到液柱上升、冒出来了,实际上是在怎么样?
生:我认为是在热胀。
师:它往哪儿胀?
生:往上面胀。
师:它为什么非往上面胀呢?
生:因为搁玻璃瓶里。
师:对了,玻璃那里它胀不出去。那我们就用一个字来解释它吧?
生:胀。
这里不仅将学生多种表达的现象描述统一到科学概念“胀”,而且又表明胀不是只往上胀,应该是往旁边也有,只是因为是玻璃瓶,其胀不开去,所以只能往上面。在五下教材中,学生能理解在圆铁片的中心加热,半径会变长。给一条金属丝加热,导致其变长的实验中,学生能理解金属丝的长度变长,但是习惯思维得认为金属丝变细了,很长一段时间矫正不过来。像应老师这样的教学我想能够纠正这个错误概念。
5、不断地有方向追问,帮助学生撇清概念的同时,又起到引导学生准确用词的作用,体现科学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