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谈《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分类教学的体会 [复制链接]

1#

再谈《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分类教学的体会

 

      这个活动我们只是以分类为切入点,为一个载体。小学3-6年级有很多的分类,




导体绝缘体的分类、物体沉浮的分类等等。开始的目的是想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分类的能力,以及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演绎有何不同,会出现什么效果。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操作。在大家讨论时,希望不同年级拉开一定的层次,呈阶梯状递进式方式。体现出不同的分类。


一开始,我们就就讨论了归类和分类。查了百度,大家讨论结果理清了分类和归类的区别。归类是已经知道分类标准,把属于接近这一类别的信息归在一起。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是特点也可以是人为的分类标准,给信息处理分类。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旺仔牛奶包装上的信息,各种各样:商   标、净 含 量、食品名称、保 质 期、售   价、配 料 表、生产日期、贮存条件、委 托 方地   址、产  地、邮  编、注   意、营养成分表、条 形 码、牛奶类型、产品标准号、采购招标网址、生产许可证编号、受委托生产厂、受委托生产厂地址、受委托生产厂产地、受委托生产厂邮编、受委托生产厂生产许可证编号、商标所有权、消费者服务热线、广告语、英文名称、商标说明等等。


      可以按照字数分:2个字、3个字、4个字、5个字等;可以按照文字类信息、数字类信息;健康安全类、生产厂家类;关注的信息、不关注的信息。五花八门。先不论科学与否,一个信息其实也可以属于一类,例如配料就是把这一类的信息整理在一起。个人认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已经是经过处理归类,简单的说,就是国家规定食品上要写的,以及厂家希望写上去的,还有就是吸引人的广告包装等等。


      旺仔牛奶上的食品信息很多很多,收集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寻找各种信息的过程。并不是要求学生怎样科学的进行分类,其实我也说不出一个标准,真的很难。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一种方法,寻找信息,记录信息,理解信息,并且将信息按一定标准分类,分类后的信息更具实用性,联系生活。学生从课前的看信息,看关注信息。到上好这节课后,能够关注和生活相关的重点信息,知道怎么找各类信息,都是很大的进步。


学生信息的收集


 




 


学生信息的分类



 






 


信息的交流,一个最快的组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的分类


 


这个组和下面的同学互动问答交流,为什么这样分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4 12:30:2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

课前课后 思考充分 学习

TOP
3#

分类?还是信息采集?目标何在?


 

TOP
4#

若凡上一次课就成长一次。真棒呢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不错,有条理。
TOP
6#

虽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有机体、物体和物质,寻找新的科学发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4 12:16:54编辑过]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7#

以下是引用风中的落叶在2012-6-14 8:51:00的发言:

分类?还是信息采集?目标何在?


 


在平时我们的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采集信息,而只有对信息进行处理后,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的分类就是对信息处理的一种。在这么多信息中,学生能够按一定标准,或按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这些信息,相信对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而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从3-6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差异中,可以间接反映他们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通过这个活动无论是我们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认识,还是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上都大有帮助的,而且在这几节课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在自己年龄和认知范围内对食品信息的从新定位。个人理解,浅见。“虽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有机体、物体和物质,寻找新的科学发现。”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8#

以下是引用孙洋在2012-6-14 12:14:00的发言:

在平时我们的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采集信息,而只有对信息进行处理后,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的分类就是对信息处理的一种。在这么多信息中,学生能够按一定标准,或按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这些信息,相信对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而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从3-6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差异中,可以间接反映他们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异。通过这个活动无论是我们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认识,还是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上都大有帮助的,而且在这几节课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在自己年龄和认知范围内对食品信息的从新定位。个人理解,浅见。“虽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有机体、物体和物质,寻找新的科学发现。”


我是在你的基础上发扬和成长。感谢你!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9#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6-14 9:50:00的发言:

若凡上一次课就成长一次。真棒呢


 


恩,这次上课收获颇多。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0#

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一文,作为学生,作为使用者来说,进行信息分类,我认为不宜过细碎,我在教学中就分为最想知道的信息和次要信息两类,然后再进行简单的创新设计,这样设计应该说比较实用,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

TOP
11#

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简单分类,是为了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若凡的课前课后思考都很到位。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会快速成长。

一直努力中……
TOP
12#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2-6-14 12:31:00的发言:

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简单分类,是为了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若凡的课前课后思考都很到位。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会快速成长。


学会对信息进行简单分类,是为了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说的很对。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3#

     关于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一节课听过比较多的公开课。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得都在给事物进行分类,比方说按性别分类等。分类的前一步是什么,前一步是 人的需要。只有在具体的需要环境中,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好类后的信息,整合之后获得更新的信息。


      如果没有情境性的要求学生说出很多种分类的方法或者标准,只能算是再“举例”。很想看看 课堂的视频,若凡老师是怎么处理的。


 

TOP
14#

以下是引用晴雨在2012-6-14 13:25:00的发言:

     关于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一节课听过比较多的公开课。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得都在给事物进行分类,比方说按性别分类等。分类的前一步是什么,前一步是 人的需要。只有在具体的需要环境中,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好类后的信息,整合之后获得更新的信息。


      如果没有情境性的要求学生说出很多种分类的方法或者标准,只能算是再“举例”。很想看看 课堂的视频,若凡老师是怎么处理的。


 

分类的前一步是什么,前一步是 人的需要。

我会思考下。很好的提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4 14:23:56编辑过]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15#

这样的研讨,真是越想越有劲啊。
TOP
16#

对这样的活动精神赞一个!带着问题有意义的研究。就是我们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是怎样的需求?我们真的清楚吗?我有时也很困惑。。。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7#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6-14 20:04:00的发言:
对这样的活动精神赞一个!带着问题有意义的研究。就是我们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是怎样的需求?我们真的清楚吗?我有时也很困惑。。。

是的,我们作为老师   要给学生什么,学生又需要什么。现在的科学不同于以往 我小时候的常识课。那个时候,我的老师经常叫我们记笔记,叫我们背。可能放到今天,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宜。但是至少,通过背,让我直至初中一年级,在班级中有相对强的记忆能力 。

TOP
18#

我也觉得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所必备的一种本领,还原科学的本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9#

以下是引用龙山黄泥螺在2012-6-15 8:10:00的发言:
我也觉得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所必备的一种本领,还原科学的本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很好。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20#

在社会实际问题的探讨中,进行分类,选择,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TOP
21#

信息归类帮助学生归类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辨别物品之间的区别。
TOP
22#

学会分类,有助于观察比较,发现同与不同,我觉得很有必要
TOP
23#

经历这一课,相信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一定有所突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