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即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实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才能获得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与此同时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我们开展“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课堂实践研究,力求发挥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知识基础,探索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可持续发展。
活动背景和意义:
重视科学探究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及其评价的重要特征,这既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莫基,更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是指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需要以探究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建构知识、领悟方法、体验过程,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稳定的知识框架和能力结构。
遗憾的是,走进科学课堂,我们发现当前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极度薄弱,比如探究活动浮于表面,缺乏有效的探究方法,遇见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无法独立开展探究活动等。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制约之外,与日常教学组织和教师指导有着很重要的关联。
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在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时,应遵循低年级以简单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复杂,指导应从示范、半独立、独立这样的次序进行,指导学生实验设计时先局部设计再到整体设计,指导应有针对性,重点指导学生需指导的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根据内容和时段有侧重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策略:上好每一节科学课,认真落实课堂实验,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及探究科学的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差生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我校“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研究的成果展示,还邀请了我区其他学校的科学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专题讲座和经验介绍,以期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引领推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我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水平整体快速发展。
活动过程及安排:
第一环节:活动说明
主持人:陈建秋
主要内容:活动主题和具体安排介绍
活动时间:1:20-1:30
第二环节:专题讲座
主讲人:王勇军
主要内容:《小学开放性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活动时间:1:30-2:00
主讲人:毛剑梅
主要内容:《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活动时间:2:00-2:30
主讲人:朱伟龙
主要内容:《质疑力:学生的核心科学素质》
活动时间:2:30-3:00
第三环节:课堂教学观摩
授课者:陈建秋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活动时间:3:15-3:55
第四环节:互动评课和活动总结
主持人:蓝岳美
主要内容:与会教师互动评课、本次活动总结
活动时间:4:00-4:4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1 11:48: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