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歌无声—2011学年张国华工作成长专贴 [复制链接]

1#

山歌无声—2011学年张国华工作成长专贴

 























  楼 内容      
2五上教案      
3-5教学面试小结   
6-8学生小论文     
家长会谈话  

   





20、36、37、49楼  2012年课题资料


28楼  盘点2011


38、39楼科学小游戏统计分析


50楼寒假小论文


51楼喻老师勉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7 18:14:3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五上年级教学设计。来自网络,简单修改。
五上教案.doc (, 下载次数:103)

TOP
3#

9月13日参加了市职称评定的教学面试。以下是一些体会等。


一、教学预案(回忆版)


 


我们周围的空气(无生上课)


时间:2011.9.13


地点:衢州市实验学校


备课资料:只提供本课教材的复印件


教学目标


1.空气是存在的,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与水相比较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2.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用多种方法比较空气与水;


3.明白空气的存在是通过事实来证明的,科学的研究是尊重事实的。


教学重点:空气与水的比较


难点: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装水的水槽,塑料袋2只,纸条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老师带来了一份礼物,请大家看(出示装空气的塑料袋)


这里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吗?


礼物就在塑料袋里,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是空气。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取得这份礼物,其实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可以用手感受一下你周围的空气,请大家用塑料袋取空气。(板书:我们周围的空气)


你对空气有哪些认识?


学生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很轻,……


你对空气还有哪些问题?


教师相应板书,根据学生的已有认识和问题,提出本课可行性的研究问题


二、空气存在吗?


既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呢?


1.       自主设计


2.       小组交流


3.       合作完成


4.       集体反馈(要求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板书塑料袋里的空气在水中产生气泡的简笔画


三、空气与水的比较


既然空气是存在的,那么与我们之前所研究的水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请先想想应从哪及格方面进行比较,用什么方法比较,交流想法后再开始操作实验。


给定时间3分钟,看谁比较的多。


交流:先说说相同点,再说说不同点。


板书用韦恩图形式,内容主要有:


不同点:空气看不见,水看的见;空气摸不着,水摸的着;空气很轻,水比较重……


相同点:都会流动,无色,透明……


关于都会流动,你有哪些方法来证明?


生1:吹泡泡(肥皂泡),原因是对它吹气,使空气流动。简笔画板书


生2:大树被凤吹。师:请看视频,大树被凤吹的斜飘着,听到呼呼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呢?(生:空气在流动形成的凤)


你还有什么方法证明吗?对了,电风扇开了,有凤吹过来,窗户打开,也有凤


至于很轻,很好比。一袋水拿在手上感觉比较重,一袋空气放在手上感觉好像没有什么重量一样,那么空气有没有重量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


四、总结拓展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设计活动并且验证了空气是存在的,是会流动的,并且空气与水进行了比较,同学们都学习的很好,相信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你会发现更多,将来还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最后还有4分钟,请打开作业本,答案基本上在黑板上获我们交流过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提出的问题请其他学生回答。


时间到了,还有一些问题(指课初学生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将继续研究。


下课。同学们再见!


用时16—17分钟


6名教师参加上课,本人得分排名第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20:35:19编辑过]

TOP
4#

  二、上课前的经历

1.课前担心


按职称评定的日程,教学面试在9月中旬,以往的形式是借班上课。


接到通知是在9月9日(周五),时间定在9月13日,今年一改以往的方式,采用无生上课。这让我紧张,让我担心。无生上课纵然有许多优点(网上很多,这里就不说了),但是对于我这样一线的教师来说,体现不出来优点,更重要的是,不善表达的我对于“自说自演”更是弱点!心里没底。但是,不管怎样,都是必须去面对的!以下是几天里的经历。


2.模拟上课


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准备了1节课,下午邀请了县教研员和几位骨干教师来指导。用模拟上课的形式,内容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既然是“模拟”,就得全程演练。首先从门外进入教室,紧张的很,在门外徘徊了多次,思想斗争很久,才推开门,走上讲台,语无伦次,开头的3分钟里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最终坚持了15分钟把课“上”完。


这次的上课问题主要有:1.没有完整的一句话。常常在讲到半句时突然跳到别的话题,讲完后才又回到前面已讲的半句话,讲话不干脆利索。2.用重复学生的话代替学生的学习状况,枯燥、死板、单一,这也是老师们平常上课容易犯的毛病。应以多种方式向听者(评委)表示出学生的学习,而不是重复学生的话,可以改为:你的意见是……他的意见是……3.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过滤实验。老师直接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实验操作,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建议改为先让学生看图,认识各器材,然后重点指导实验方法。4.各教学环节不清晰。每一个环节连在一起,让听者不是很明确你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改进建议:在进行了一个环节的教学后,教师要作简短的总结,然后用过渡语提出新的问题,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同时,教师的语言有所停顿,如果语速、语调都是一个调,听起来容易疲劳,也不易听清楚内容。


随后,我根据大家的意见,立即进行了改进,进行第二次试上。这一次心中还是没底,想一下子把刚刚暴露的问题都解决掉很难。于是,教研员江根祥在我的上课过程中进行即时的指导,即把全课分为及格片段来上,这样做可以及时地指出问题,并指导如何改进。


吃过晚饭后,接着开始,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模拟。我在未另作准备的情况下上了一遍,感觉还是进步不大,特别是在紧张时出现了长时间的停顿说不出话来。取得的成果是常说半句话的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对于简单重复“学生”的话的问题也有了多种形式的转变。


第二天上午,主要是熟悉(温习)教材,大概设计部分导语,以及考虑教学的大致环节和拓展内容,学习科学网提供的每一课的课件,目的是对某一课可能制作的课件要心中有数,上课时“请看大屏幕”要让学生看什么,我们老师心中要有数。


下午,随意选了一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备课用时刚好1小时,分别是看教材、教参半小时,写教案30分钟。接着,用相机放在桌子上玩自拍,没有听众,这一次模拟上课用时约13—15分钟,但短片只录了刚好10分钟。后来网上查得短片录的时间短主要是因为内存小,可以将图像清晰度设置成差一点的,于是,我试着将图片大小改为更小的,试了以下可以录14分钟。晚上对着10分钟的视频自我解剖。其实,总的来说自我感觉良好(臭美!)可能是因为没有人听课,心里不紧张吧。最突出的优点是说话不再啰嗦,肢体语言比较丰富,不足的是各环节还是不怎么清晰,没有完全脱稿,偶尔的要看看教案,这样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另外,如果有简单的教具可能会更好。


第3天上午,再请教研员等人来指导,参与模拟活动的还有同学科及不同学科的共4位老师,每人上了一次。我的内容还是前一天的内容,也拍了短片,问题主要有:1.教学设计倒过来。对于声音怎样产生的结论下的太早,应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才得出声音身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还忽略了一个环节,即用力按鼓、弯尺子、拉橡皮筋不能产生声音的活动。整节课仅用不到11分钟,缩短的部分除了少一一个环节外,还有教师的表情没有充分展开,叫学生回答的次数少了一点,以及因一点点的紧张而语速稍快了一点。


建议在各环节的承上启下方面在突出一点,评价语再增加一点,语速放慢一点,让人听得清晰而有条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20:43:37编辑过]

TOP
5#

 

三、教学面试后小结


9月13日教学面试,刚走出教室,感觉还可以,特别是结束擦黑板时听到有评委在交流:“这种板书好……”可能还说了其他的优点获不足,每能听清楚,擦好黑板就离开教室了。


与最后2次的模拟教学相比,觉得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创新,即没有多少自己增加的内容,基本上是按教材的内容上完。设计上的亮点是请学生自主独立设计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尝试操作活动。另外,在设计中设置了承上启下的导语,即对上一环节作简单的小结,然后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但是这一点在表达上没能突出出来。还有在表情丰富方面也不如自导自演的那一次好,这可能是每能得最高分的主要原因吧。


在上课的即将结束时,故意看了手表,说:“现在还有4分钟下课”此举动表示课堂上还有4分钟时间,是通过看表获知的,同时页可趁机看看现在的时间,此时已经“上课”15分钟,后来的作业交流、评价约用时一两分钟,即本次上课共用时16、17分钟。觉得在时间上把握的还是比较好的。遗憾的是成绩取得第二名,按照25%为A级,以往的都是为2名A,可是本次为了将后面的D升为C,C升为B,只好将这个学科的A级比例降一些,只设1名。


无生上课经验交流


1.         心理上要沉着。不紧张、不害怕。这需要模拟训练3次以上,特别是有“评委”在场的模拟。另外,还可以拍成短片,供自己反复研究。


2.         要进入角色(角色表演)。就想象真的在课堂上的上课,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应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用简单的重复学生的语言的形式。这对于像我这样不善表达、表情生硬、为人死板的人来说,很难,但是练过多次以后,表现形式就自然会相对多样一些。还有,老师的上课要表现出激情。


3.         “表演”很重要。包括肢体语言,更包括实验操作,需要简单演示出来,或假设请学生上讲台的演示操作,教师辅助或请学生边做实验边讲解(这时候当然是通过老师的语言了)。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讲解,听者能听的很清楚很生动吗?显然不能!这也让我想到,真正的有生上课,也需要教师丰富多样的方式,不然学生会听觉疲劳、效率低下。


4.         个人认为,开场和结束的礼节不必太多、太过。网络上曾有视频,在进场时先鞠躬,结束时也要类似的举动。我觉得自己做不来,也觉得没有必要。我曾设想假如我坐在下面,可能会鸡皮疙瘩起来。其实,只需要简单的问好,关键的是在上课时表现出自然、自信。

TOP
6#

  学生小文章1


煤气的热胀冷缩


常山天马二小五(3)班    胡青


早上醒来,就看见外公在洗衣服。我疑惑地问:“外公,今个咋这么早洗衣服?”外公笑眯眯地说:“今天去赶集呀!”我一听赶集,乐得一蹦三尺高。马上洗漱完毕,出发了。


到了同弓赶集市场,那儿真是人山人海,卖什么的都有。忽然,一阵香扑鼻而来,是小笼包子!我忙拉着外公走到了摊主面前,可谁知,煤气没了。他老婆已经去买了,但到现在还没来。


看着大家焦急的样子,他似乎想出了办法,两眼兴奋极了。他拿起热水向瓶身浇。我吓坏了,对外公说:“外公,他疯了吧?”“没有!”外公说,“你看煤气灶!”我看了一眼煤气灶,火大起来了!只见小贩又拿来一只盆子,把热水倒进去,把煤气桶放进去,火更旺了!不一会儿,包子就熟了。我吃着热乎乎的包子,心里困惑极了,为什么热水倒下去,不但没炸,还让火旺起来了呢?外公笑着说:“因为气体的热胀冷缩。”“哦!我知道了,因为煤气也是气,所以热水浇上去使它变多了,火就旺起来了!”


这次赶集可真有趣!


简短评语:善于思考问题,能从生活中的现象想到科学原理,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果能更进一步想到气体的膨胀程度很大,容易使钢瓶爆炸,然后提醒老板不能这样为了小利而不顾生命安全,则会更有深度,更有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4 21:25:29编辑过]

TOP
7#

学生小文章2


 


仙人掌


徐强祺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爸爸突然捧来了两盆仙人掌、仙人球。好奇的我连续观察了4天。


第一天


六点了,我赶忙起床,马上就跑向拿两盆仙人掌、仙人球,我用手摸那仙人球的刺,轻轻一摸就觉得很疼,而摸那仙人掌,就是自然摸也不会痛,两大特点可真是不同,刚捧回来都是非常茂盛的,课时,那天我闲着没事干,就到外面抓了两三条蚯蚓放在两个盆子里。


第二天


又是新的一天,我又迫不及待的跑到花盆的面前,我看他们不像另一些花花草草,那么不坚强。


第三天


到了第三天,我几乎把这件事给忘了,直到那天中午,下了一场大雨,我这才想起了自己的那两盆花,我像一只野马奔向阳台,你看,那两盆花还是安然无恙,我呢,之后也没有去管他们了。


第四天


到了第四天,我毫无心思的去观察,我顿时一惊,这才看见那两盆花中那盆仙人掌却有好多地方枯萎了,而那仙人球却还是那么健康。


我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仙人掌枯萎了,而仙人球却没有,我不停地思考着,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于是,我就早上起床问姐姐:“姐姐,为什么仙人掌枯萎而仙人球却不会呢?”姐姐犹豫了一会儿说:“傻妹妹,其实仙人球它也枯萎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仙人球生长的慢,外面看起来没有枯萎。”哦,原来如此,我这才恍然大悟。


简短评语:对花草树木有爱心、有感情,善于观察,能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但是深度不够。“姐姐”的回答其实没有真正解释仙人掌枯萎的原因。修改意见:1.找出枯萎的原因——结合仙人掌耐旱的生活习性,联系“下了一场大雨”,寻找枯萎的愿意;2.仙人掌的这种现象不是“枯萎”,应是因水分过多而蔫掉。

TOP
8#

学生小文章3


 


解剖知了


樊巳涵


今天,我抓了很多知了,想来一顿点心。于是,杀洗知了的差事便由我来做了。我脑筋一转,何不来解剖知了,一睹它的内部呢!想到这,我拿来装知了的袋子,干了起来。


我选了一只雄性知了。先把它翅膀拔下来,让它不能飞,知了只有叫的份。我又把它发声器官的两个硬片拔了下来,只见它胸部的发声器官有三片膜,两片在后,一片在前。我拔了根牙签,把知了的三片膜刺破,知了就成哑巴了。我又发现,后面两片膜的下面各有一根肉条,另一端在前一片摸到两边。知了还想叫,两根发声用的肉条快速震动,发出轻微的声响。我又把视线转移到了知了的眼睛,它的眼睛硬硬的,圆圆的,长在头两边,中间是长长的,针一样的嘴巴。我把头拔下来看看里面,天哪,连头里都是大便,只有胸上有一丁点肉,腹部比头还让人呕吐。咦,知了屁股上还有一个尖尖的动心,用牙签一叉,立马分开了。我用手一拨,拔出一根针一样的尖刺,针可怕。


最后,我把知了去腹去脚,一只知了便死翘翘了。


简短评语:观察兴趣、观察方法都不错,但是这样做是不是残忍了点?最后,想想作为“点心”,这样做还是值的。


姜宇《鱼需要空气》


 

鱼需要空气.doc (, 下载次数:1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0 11:00:00编辑过]

TOP
9#

 

家长会谈话


张国华  2011.09.22


我是科学老师,姓张,套话、客气话不多说了。今晚我们聚在一起,为的是一个共同目标: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的学习,我想与大家交流以下一些想法。


首先是学习成绩。根据现今形势,这是最重要的,可能也是家长迫切期待的。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抓。一是从上课的角度,我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好实验、科学知识巩固和练习等环节。二是加强练习,特别是复习阶段,多练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一点上,如果可以的话,能督促孩子们完成好作业,我只要求这一点,能做到吗?谢谢!


谈到学习成绩,我这里想做一点说明。通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语文95,数学98,英语96,就是科学差,才90.我说,科学不差。无论是我们学校,还是全县,科学考试分数总体上都比语文数学低,这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所以,如果要评价孩子的科学成绩,可以从班级排名来看(当然这不公开),也可从他的科学兴趣、探究能力上看,而不是仅仅看分数。


其次是其他能力。在提高科学学习成绩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孩子们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以往,我会在课堂上充分组织分组实验,开展科学探究,甚至与教材教学无关的探究内容,可是现在的形势不允许这样,所以,我们组织开展的探究活动通常在课外,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在布置或鼓励课外探究的同时,要求写观察日记或科学小论文,我将及时提供各类征文信息,或建议投稿。至于怎么写,我会单独指导。做这样的活动有什么好处呢?一是提高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三是获个奖对以后有用,也许10年20年后还有美好的回忆。


例如(……)我相信,只要孩子们肯动,肯写,我一定会指导和提供机会,获个县级奖还是很有可能的。也许,对于这么一个小奖,孩子会很开心,长大以后还会留下美好回忆。这不是比一顿美餐更有意义吗?


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奇思妙想,有对某些问题感兴趣,甚至“动手动脚”,请做爸爸妈妈的我们,给一个鼓励,给一份支持,给一点帮助,也许你的这个鼓励、支持、帮助,对他终生受用。


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谢谢!

TOP
10#

猜想张老师也是个内秀的人,不善言谈但诉诸笔端就能娓娓道来。是不是这样呢?
TOP
11#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9-24 21:53:00的发言:
猜想张老师也是个内秀的人,不善言谈但诉诸笔端就能娓娓道来。是不是这样呢?

前面半句过奖了,后面的半句有点符合。

TOP
12#

欢迎张老师开成长贴!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3#








科学家首次拍到特大质量黑洞吞噬恒星壮观景象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1-8-29





黑洞在吞噬恒星之后放射出等离子喷流。这一壮观的景象在距离地球40亿光年的太空区域上演黑洞在吞噬恒星之后放射出等离子喷流。这一壮观的景象在距离地球40亿光年的太空区域上演

  艺术家用插话描绘出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这被认为是目前宇宙最神秘、最震撼的情景。据悉,图中的黑洞距地球约40亿光年。

如此壮观的景象由被黑洞吞噬的恒星碎片所致,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景象如此壮观的景象由被黑洞吞噬的恒星碎片所致,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景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天文学家第一次拍到特大质量黑洞撕裂吞噬恒星并喷射出喷流的壮观景象。这种罕见的景象是宇宙中最激烈的现象之一。这个堪称“太空怪兽”的黑洞位于一个遥远星系中部,距地球近40亿光年。吞噬恒星之后,黑洞放射出壮观的等离子流。


  如此壮观的景象由被黑洞吞噬的恒星碎片所致,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景象。黑洞产生的等离子喷流被称之为“相对论性喷流”,长度可达到数十万光年。绝大多数星系中央都存在特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相当于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太阳,凭借强大的引力吞噬附近的一切物质。


  3月,“雨燕”望远镜观测到恒星被特大质量黑洞吞噬的景象。这颗恒星因与巨型黑洞之间的距离过近,最终遭受灭顶之灾。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大卫-布罗斯博士和一组科学家表示,明亮紫外线闪光的化学分析显示,闪光来自于被黑洞吞噬的物质。这个黑洞的体积相当于100万个太阳。研究小组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我们捕捉到一个特大质量黑洞喷射相对论性喷流的景象。”


  在一个星系内,黑洞吞噬恒星的事件每一亿年发生一次。由于吞噬恒星获取更多质量,这个黑洞的能量进一步提高。吞噬恒星或者其他黑洞是黑洞“生长”的重要动力,也因此孕育出特大质量黑洞。特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可相当于数十亿个太阳。相比之下,太阳只有一个太阳质量,地球的质量更是只有一个太阳质量的1/332950。(秋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18:03:57编辑过]

TOP
14#

神奇!
TOP
15#

那是不是说这已经是40亿年之前的事了?
TOP
16#

以下是引用星空★雪阁在2011-10-6 9:18:00的发言:
那是不是说这已经是40亿年之前的事了?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猜测事实确实发生在40亿年前,而现在拍到的就算作现在发生的吧?

TOP
17#

科学教师和家长见面,还讲话,我们这边根本就没有啊。看来你们还是走在前面的。欢迎张老师的到来。
TOP
18#

 

捕捉学生问题  调整教学内容  克服疑难问题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让学生举例利用光的反射的例子,很多学生举镜子、玻璃、不锈钢等,意在说明这些物体也能反光。这表明学生的意识中有些物体会反光,有些物体不会反光。当然他们也不能理解看书上的字是因为反光了,其实,要理解我们看到的物体是因为反光,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决定先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再举反光的例子,克服这个困难的办法是:用镜子将光反射到墙壁,说明镜子反光能力很强,墙壁有部分光反射到另一面墙(邻近的天花板),说明墙也会反光,只是反光能力弱一点。再将镜子的光反射到黑板,看到黑板的反光较暗,说明黑板的反光能力很弱。再将反射的光向下移到黑板下面的面砖上,反射的光又更亮了,说明面砖反光能力也比较强。


在另一个班,我采用的办法是让学生看天花板上来自窗台上面的面砖反射的光,同时将阳光用镜子反射到书橱的一侧内壁,借助书橱内壁反射到相邻的另一内壁,使学生看到一定程度的反光,校正了学生原有的只有镜子类物体才会反光的认识。


张国华(2011.10.11)




第二单元第5、6课《光和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反思


反思一


合并在一起,分两节课时间进行教学。第一节课因阳光不怎么充足,多云天气。与学生讨论光与热的关系,怎样开展研究光与热的关系,实验怎么做。第二节课专门实验,分别做热与光的强度、热与物体表面颜色及光滑程度、热与物体摆放角度的实验,这样集中做实验有其有点:(1)能将光与热的关系集中研究;(2)能统筹安排时间。


反思二


五(1)(2)班采用课外分组实验,定好每一项实验的人员分工,在操场分组实验,实验后的问题有:五(1)班实验三即物体摆放位置与吸热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横放的吸热最多,立放的最少,与科学“原理”有误。教师的处理意见:可能与斜放的角度有关,至少说明了摆放角度与吸热有关,理论上应是与阳光垂直的角度吸热最快,这样的一次实验可能有误差或失误,将把其他班的实验数据借用给我们参考,再得出结论,好吗?


在第二个班做这项实验时,我指导他们准确地测出阳光的照射角度,即用直的物体如铅笔,在阳光下看影子最短至一点时,铅笔的方向就是光线照射的方向,然后物体摆放与铅笔垂直即是与光线垂直。


五(5)班在教室里由学生代表做实验,三项实验共三组,由老师统一时间请实验的学生报出温度,其他学生填写。这样没有放在室外分组实验的考虑是:一是时间关系,室外分组实验需用时较多,上下楼梯也会浪费一些时间;二是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实验期间,报数据时,其他学生都能认真记录,没有吵闹或悄悄话,实验也没有出现异常现象。五(6)班调课至上午第一节,教师里没有阳光,定好实验人员,详细指导实验方法,结果还是出现一些材料没人领取,实验又没按要求正确操作,如不在一起做同一组实验,光的强度与吸热关系的实验,有的将壁挂式温度计放在地上,有的拿在手上,有的光照距离三四米,有的才不到半米。我立即要求他们按照同一方法做同一实验。在实验期间,我问正在做颜色与吸热实验的课代表是不是以前很少做实验,他回答说“从来没有做过实验”。原来是这样,不能怪他们了。


最后的实验结果有一点点异常,即横放黑色最高温度34摄氏度,立放最高31度,与光线垂直33度,不是吸热最多。我的解释是(1)阳光照射来的角度没有测量精确;(2)时有学生挡住光线,影响吸热;(3)早晨太阳的位置变化太大,包括太阳高度和太阳方向。例子是做光的强度实验的同学在旗杆附近做实验,没过几分钟,反射的镜面就被旗杆挡住了阳光,说明几分钟内太阳移动比较明显。最后感觉这些都欠缺说服力,还是建议学生课后做几次。不知道有没有学生真的会去做?(2011.10.11)

TOP
19#

据市教科网文件通知,本人主持申报的2012年市重点课题研究被立项,这里附上研究方案。
2012课堂实验对考试成绩影响的研究5月29日.doc (, 下载次数:69)

TOP
20#

课题相关资料


2011年11月10日,参加衢州市课题负责人会议


11月22日,期中考试分析(见22楼)


2011年第一学期(12月)杨丽丽、范晓燕提供的数据(25楼)


2012年3月23日,张国华执教课题研讨课《机械摆钟》,全县科学教师参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1 18:06:24编辑过]

TOP
21#

11月4日晚,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论坛,主题是“优化作业设计,我是这样做的”,我被要求主题发言,内容见附件。

精选练习 提高质量.doc (, 下载次数:66)

TOP
22#

11月10日学校将举行期中考试,由任课老师命卷、统一监考、统一阅卷,以下是刚完成的五年级科学试题。

天马二小五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doc (, 下载次数:66)


实际考试改为11日,以下是对年级考试情况的分析。


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小结.doc (, 下载次数:7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8 8:15:38编辑过]

TOP
23#

下载了,谢谢分享

TOP
24#

12月10日布置学生观察月全食,以下是几篇小文章。
月全食刘治坤.doc (, 下载次数:69)

月全食.doc (, 下载次数:54)

月全食郑宜卉.doc (, 下载次数:54)

TOP
25#

2012年课题资料(相关数据)
数据统计杨丽丽.doc (, 下载次数:66)

[upload=doc,实验统计2杨丽丽.doc]
实验统计2杨丽丽.doc (, 下载次数:5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8 9:51:11编辑过]

TOP
26#

2011年全国科学教师论文、学生小论文参赛


姜宇(学生)    煤气的热胀冷缩  一等奖


徐子贻(学生)  虫瘿    二等奖


吴易展(学生)  为设么用盐水清洗伤口会更疼  三等奖


张国华(教师)    提高回答问题前的思考质量  二等奖

煤气的热胀冷1.doc (, 下载次数:84)

虫 瘿.doc (, 下载次数:46)

为什么用盐水清洗伤口会更疼.doc (, 下载次数:83)

提高回答问题前的思考质量.doc (, 下载次数:6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8 11:38:49编辑过]

TOP
27#

五上复习知识点,来自网络,觉得较好,所以引用。分别是完整版(包括实验方案)和整理版。
五上复习提纲.doc (, 下载次数:68)

五上复习资料整理.doc (, 下载次数:42)

TOP
28#

 

盘点我的2011


天马二小    张国华


2011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成功,有喜悦,有憧憬,有遗憾,这些组成了我充实的2011。


2011年,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课堂教学效率上努力尝试进步,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改进了课堂和课后练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年第一学期,重点抓课堂教学效率,精选单元练习,五年级虽然没有被全县抽考,但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年级平行班中进步最大;三年级抽考进步了6名,位居城区第三名。第二学期继续努力,估计会有更好的成绩。


2011年,我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主持的2010年市规划课题《小学科学课外评价策略的研究》获三等奖,主持的2011年市重点课题《小学科学课外实践小团队建设的研究》已结题,成功申报了2012年市重点课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与知识掌握关系的研究》,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式开展的有意义的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反思,将撰写的文章积极投稿,在2月、3月和4月连续三个月在省级及以上正规教学杂志《科学课》上发表了4篇文章,另外在《实验教学与仪器》等杂志也发表了教学体会。


2011年,我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科技创新能力。2011年1月带队参加衢州市科技创新大赛现场答辩,荣获一等奖,4月又荣获省一等奖,8月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1月又组织了一批文章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中)。12月10日,又组织、指导学生观看月全食,指导写观察日记,效果良好。


2011年,我尝试着申报了小学中学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了市、县级评审组的评审,虽然在省级评审时因76年后生和第一次申报等原因没有成功,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过程是充实的,是对自己工作的鞭策,是在充满希望和不断努力中的不断进步。在这过程中,我由原来的不懂教学面试,通过多次练习,对教学面试有了一定的把握,对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面试取得了6人中的第2名。虽然最终没有评审成功,但我无悔,表明自己的成绩还不够,各方面还不完善,更没有丰满,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努力。


成绩列表


1月


课题《小学科学课外实验的评价策略研究》衢州市三等奖


《关注心理方能提高实效》在《教学创新》2011年1期发表(无稿费、无审稿费)


衢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老师


《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我想我做”优秀辅导老师


2月


《蚯蚓为何‘自杀’交流片段》在《衢州教育科研》2011年第2期发表


学生文章《孵小鸡》(占络绎)在《科学课》2011年第2期发表


3月


五年级下册教材培训(常山芳村小学)主讲《地球的运动》单元


《孵化中的鸡蛋》在《科学课》2011年第3期“教学沙龙”栏目发表


学生文章《鸡蛋在孵化过程中会变轻吗》(陈志凯等)在《科学课》第3期发表


4月


《及时掌握信息》在《科学课》2011年第4期“教学沙龙”栏目发表


衢州市名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示范课《蚯蚓的选择》(衢州柯城区航埠中心小学)


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5月


常山县2009—2010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


6月


常山县小学科学年会论文《回答问题前要有必要的思考》县一等奖


县试卷命题大赛一等奖


《课外实验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在《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年6期发表(稿费60元)


7、8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


9月


参加衢州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获市二等奖


参加小中高职称评定教学面试第2名(共6人)


10月


申报的2012年课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与知识掌握的关系研究》被立为市重点课题


学生文章《将来有岩石吗》(徐静宜)在《未来科学家》2011年10期发表(稿费30+30)


11月


2011年衢州市重点课题《课外实践小团队建设的研究》结题(主持),参加评审


2010年度衢州教研课题《合作教研锤炼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执笔),评审中


申报小中高,在省级职称评审中被刷


12月


常山县小学科学命题大赛(五上)一等奖


省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培训考核优秀等级


全国年会论文评选二等奖(提高回答问题的思考质量)


学生小论文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2011.12.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0 10:51:56编辑过]

TOP
29#

张老师过去一年真是硕果累累,预祝你新年新气象,收获更多的喜悦!
TOP
30#

硕果累累啊!预祝张老师2012年职称的事能如愿!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