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
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每个小组摆锤一个,摆绳一根,铁架台一个,秒表一个,夹子一个。
2.课件:实验表格、实验注意事项、视频资料等。
3.实验纪录表两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的摆
观察一段时间的摆,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动会有什么变化?
在演示时强调操作方法,如怎样摆动?怎样算是一次?
集体数一数,小组练习数一数,要求数出声音
预设问题:摆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怎样研究?
二、研究摆的速度
1.小组研究: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
(1)集体测量10秒时间摆动的次数
(2)预测在这一次摆中,第二个及第三、第四个10秒摆动的次数或20秒、30秒、40秒时摆动的次数(线段图展示)
(3)计时练习
注意事项:
(1)幅度小一点
(2)可以重复做几次,填写在表格后
(3)讨论好分工,各尽其职
(4)分批计时,分别为10秒、20秒、30秒以及40秒时的摆动次数,及时记录
2.指导记录表填写,最后汇总到总表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单摆具有等时性
4.可不可以根据摆的等时性来计时呢?
三、摆钟
1.已有的计时工具的不足
2.摆钟的发明:视频资料
3.研究钟摆的摆动次数: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集体数)
4.钟摆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巩固和延伸
1.练习(小组讨论、集体辨析)
2.说说本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问题
3.备用问题:老师借来的这个摆钟原来是不准的,每分钟快了2秒,前天已经把它调为准确,你会调吗?继续学习、继续研究,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准确调节一个计时更为精确的摆钟。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前几课学习的几种古老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以及沙漏等,说说不足
2.怎样更精确的计时?克服以上缺点?
二、钟摆
1.钟摆的发明:视频资料
2.研究钟摆的摆动次数:1分钟摆动的次数(集体数)
3.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测第二、三个1分钟摆动的次数(多次测量)
4.钟摆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观察我们的摆
1.观察老师做的摆,说说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变化?
2.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一样?可以集体测量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在演示时强调操作方法,如怎样做的?怎样摆动?
预设问题:摆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怎样研究?
四、研究摆的速度
1.小组做一个单摆:根据老师提供的铁架台、棉线、螺帽做一个摆
2.小组研究: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注意事项:
(1)幅度不要太大
(2)如果碰到铁架台要重新做
(3)怎么算是摆动一次?
(4)分批计时,每人数10秒时间内的摆动次数,及时记录记录汇总表
组号
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一次 |
|
|
|
|
|
|
|
|
|
第二次 |
|
|
|
|
|
|
|
|
|
第三次 |
|
|
|
|
|
|
|
|
|
我们的发现 |
|
2.重复做一次(如果有变化则修改)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单摆具有等时性
4.可不可以根据摆的等时性来计时呢?
五、巩固和延伸
1.练习
(1)我们做的摆在摆动的时候幅度会越来越小。( )
(2)我们做的摆在摆动的时候速度会越来越慢。( )
(3)不同摆幅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一样的。( )
(4)钟摆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做成的,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
(5)日晷、水钟、沙漏、摆钟等都是计时的工具,摆钟可以提高时钟的精确度。( )
2.说说本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问题
我们小组的单摆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第 小组
预测: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变快、变慢、不变) |
第一次 |
重复做的记录 |
10秒 |
次 |
0~10秒 |
次 |
次 次 |
20秒 |
次 |
10~20秒 |
次 |
次 次 |
30秒 |
次 |
20~30秒 |
次 |
次 次 |
40秒 |
次 |
30~40秒 |
次 |
次 次 |
我们小组的发现 |
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也就是摆动速度 。 |
我们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