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的起点 [复制链接]

31#

 
科学探究的关注点

钱金明

“瞎摆弄”:包括探索、摆弄材料,进行观察,阅读有关内容以及将事物拆开来看。目的是提出有(价值)驱动性问题(任务)

最初的观察活动:

摆弄材料:

教师的作用:教师是课程的领导者,为课程把握和选择驱动性问题,并且支持他们那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观察活动的选择。

一种帮助学生产生问题的方法,是让他们把实验记录本分成“最初的观察”和“问题”两列,例如:

观察和问题









最初的观察

问题

木头下的潮虫

池塘上绿色的如泥浆的东西

不同形状的叶子

潮虫喜欢黑暗?

什么原因导致池塘上有这些东西?

我想知道在我周围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叶子?

另一种帮助学生产生问题的方法是给他们提供“疑问语”。疑问语起着认知性支持和为学生的问题抓重点的作用。以下方式在帮学生提问时很有用:“如果……将怎样?”“它怎样……?”“什么……?”

问题的类型:一是描述性问题;二是关联性问题;三是因果问题

 

提出假设: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列出来,然后让他们写出试探性假设,并让学生知道这些假设是否可实验有办法就是看能否用实验的办法来测试它们。最后,在课堂反馈,包括你的反馈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修正以后的假设。

做出预测:学生们在已有经验、知识以及对他们正在探究的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做出预测。

一种帮学生做出自己的预测并自己主宰工作的方法是让一组孩子各自做出预测,然后让组员分享想法。另一种让学生产生预测的技术。

收集信息:

 

计划与设计:计划和设计使得学生超前思考,要求他们详细列出所需的材料,强制他们为即将要做的工作列提纲,并且让他们创建和修改材料。

设计实验过程: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发展四种重要能力。一是对探究活动做清楚的书面描述的能力;二是识别变量的能力;三是操作地定义变量的能力;四是控制变量的能力。

一是教师列出用于提示和支持学生创建计划和设计的问题;二是使用目标纸;三是用一张清单来引发学生思考,扩展他们对可能用到的资源的想法;四是对计划和设计做评论;五是使用模型来计划和设计;六是创建班级计划与设计。

实施过程  收集设备、装配仪器、按过程实施以及进行观察等活动。

处理数据:

一是把数据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它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理解它们。学生可以通过创建表格、图案、坐标图或其他可视化的东西来转化数据。二是创建模型,它可以帮助学生把工作中不同的方面组合起来。

得出结论

与他人分享        进入到下一轮探究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2#

强化观察后的描述,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钱金明

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观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自然事物的形态、构造和某些性质,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锻炼观察能力。但每个人的观察能力是不同,观察后获得信息也许不全面、不完整,这就需要交流,把自己在观察中获得信息进行描述,描述的直接目的是收集事实,收集事实的过程,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指导学生收集事实,要让学生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信息。

描述要求学生说明他用什么办法观察,观察到了什么。描述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通过描述使个人的观察方法、观察结果,变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某个学生觉得别人的观察方法好,以后自己也用这种方法观察,这就促成观察能力的发展。对听别人的描述的学生来说,总有一些自己观察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从中受到启发,有助于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由于这种社会性的学习,大家描述的结果必然涉及观察对象的方方面面,涉及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间的相互关联。这就是引导学生实践科学自然观和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对此,我认为必须强化学生观察后的描述,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

一、教给一些描述的方法,让学生会描述。

    学生的描述水平是随着观察能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但发展学生的描述水平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有机、自然地发展学生的描述水平,教给学生一些描述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围绕“你是怎样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进行描述,其次,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如描述一片叶可从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叶缘、叶基、叶尖、叶柄等方面去描述,对自己身体的描述可从体形、外貌等特征去描述,此外,还可通过实验从看到的现象、感觉等方面去描述。在描述时可借助于用手比划、比较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甚至可用图画、拓印、摆放物体、搜集一些实物标本及数据等来进行描述。如描述物体的大小,大树有多大,可用手比划,可与楼房比较;蜂鸟有多大,可以打比方;树叶有多大,可以比长短,可以比宽窄,可以比面积;还可以用测得的高度,重量等具体数据来进行描述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反过来促使他们去全面观察物体和事实,捕捉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二、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描述水平。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不能从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与逻辑结构出发,一味追求内容的标准化、系统化与严密性,而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科学观察的描述也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因为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还不丰富,表达能力在不断发展之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观察描述。如对《蜗牛》的观察教学,起初我没有注意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让学生对蜗牛进行观察,学生虽经过自主观察,但观察后的描述却出乎于我的意了之外,学生很难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经过深入访谈,才知道学生对左右、蜗牛身体的腹部不清楚所致,后来我在上课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说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认识自己的腹部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观察,学生观察后的描述就丰富得多。对观察后的描述我们还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如对《蚂蚁》观察后的描述,学生通过对《我的大树》一课学习,初步具有科学探究方法方面进行描的能力,我在《蚂蚁》一课的教学时,观察前我就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自己观察到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机的迁移,汇报时有的小学是用语言描述的,有的则是用图画来描述的,还的是用摆放物体来描述的,实现了我想达到的学生确切描述的多样化。

三、创设学生自由自在地描述环境,让学生大胆地描述。

学生的描述单一,不敢主动描述是当前科学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生怕自己的描述不符合老师要求,生怕描述得不对引得同学笑话。为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害羞心理,打消学生的心理疑虑,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自由自在地描述。学生只有在没有拘束,心理上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描述能反映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

1、放手让学生描述,避免用提问的方法控制学生的描述。

放手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用提问的方法控制了学生自由自在的描述,总希望学生的观察描述按照自己的计划、步骤一步一步地领着学生去获取信息,实际上这种做法剥夺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例如观察压缩空气,做了实验后,本应放手让学生描述感知到的实验现象,然而老师却用提问的办法控制学生按老师的想法说,“把活塞往下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样问,学生要描述活塞的位置变化,管内空气的体积发生相应的变化,问题多少还有点价值。“往下压活塞,管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要说空气这一面,相应的变化被忽略了。“往下压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只需从“大”和“小”选择了。“往下压活塞,空气占的位置是不是变小了?”这样问实际上无需回答了。有时只要我们的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分析一下在学生描述时是不是有必要问?问了,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还是不动脑筋就能答。用提问的方法控制学生的描述有人称为遮断刺激。在刺激被遮断的状态下,只要提示一下特定的想法,不加强制也容易自发地接受该想法,自身的想法也会朝那个方向变去。不管这种办法孰是孰非,至少在教学中,这种办法宜少采用。哪怕它能够将学生引导到一定的方向,能够培养起某种程度的知识,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剥夺思考力,妨碍学生正确认识。而且,让学生脱离无限丰富的刺激,会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2、尊重所有学生的描述,对学生的描述做出负责任的评价。

现在课堂上请学生描述,已不是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途径方法,对教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即获取事实情况。尊重学生的描述,尊重所有描述的学生,是形成学生的心理上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方面。

实际教学中,与事实有出入的描述,即时请学生重复观察加以修正,教师记录的事实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与本课学习直接有关的,另一类是与以后的学习有关的。如在学生观察水的过程,学生发现筷子插入水中看见它是“像断了一样”,透过水槽的玻璃看水槽里的物体“样子变了”,手伸到水中“觉得很凉”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哪些事实同当堂的学习有关,所以直接由教师告诉他们,说明这些发现同高年级的学习有关系。对学生收集到的事实做出认真负责的交待。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头脑里发生对认识对象的认识,通过描述,学生把头脑里发生的认识,变成语言、表象。学生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性的自然事物变成了学生用语言等描述出的事实。

发表于04年第1期《实验教学与装备》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3#

这个学期任教五、六年级,共5个班级15节课,不多也不少,就是有点乱,几个平衡班不能齐头并进加上开学放假又乱了一下最大的要差2课时,只好慢慢调整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4#

六年级还是把第四单元的提前了,上了2课时,免得到时操场上找不到小动物,感觉就是给学生找的时间少了点,慢的学生只找了几个花坛,操场上都没有去,下一课学起来增加了困难,考虑以后是不是分2课时来上第一课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并给他们一些工具如:放大镜、小铲子。。。。。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5#

五年级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学生对于对比实验还是能初步掌握的,但实验时对于改变水的实验很容易控制,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对于改变空气的实验学生很难控制,按照书上的方法袋子中还会留下小部分空气,不能保持真空状态,而且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感觉有没有空气都能发芽,这个实验以后要改进,目前没有想到有什么好方法。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6#

六年级杠杆的科学一课内容太多来不及上,我是分成2课时来上,作了一下调整,发现认识杠杆还好,学生对三个点也能找出来,更有学生说老虎钳在图上没有看出在干什么不一定是杠杆,他说我还用他来砸钉子呢?虽然是钻了一点牛角尖,但至少说明他理解了杠杆,这一点值得肯定。第二课时就一团糟了,学生为了实验而实验,实验后看着一堆数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7#

蚯蚓的选择一课,学生其实通过自己挖蚯蚓已经知道蚯蚓喜欢的环境,所以实验结果学生已经知道,那么我认为这堂可的重点就放在设计实验上,利用绿豆发芽实验上学到的对比实验来设计一个实验。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8#

老沈,学习了,培训教学点滴记录,有心啊
TOP
39#

以下是引用垂钓人生在2011-9-20 11:24:00的发言:
老沈,学习了,培训教学点滴记录,有心啊

有空记点,老了回忆一下,呵呵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0#

要科技节了,先要一个活动方案,忙了,先在论坛找了点资料参考一下。先想到一个口号:校园科技节 有我更精彩,其他安排慢慢来。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1#

 

关于举办第二十六届海宁市青少年


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激发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根据嘉兴市科协、嘉兴市教育局《关于举办第二十六届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嘉市科协〔201  1〕76号),决定举办第二十六届海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


二、大赛项目


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由竞赛活动与展示活动组成。


(一)青少年板块:


1.竞赛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和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评选;


2.展示活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


(二)科技辅导员板块:


科教创新成果竞赛和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


三、大赛安排


各校在11月2日前,将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小发明实物暂不上交)、作品清单上报,参加海宁市比赛,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第二十六届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1月18日前,嘉兴市公布入围作品;12月上旬,嘉兴市展示和终评活动,由评审委员会对创新成果的作者进行项目答辩,对科幻绘画进行技能测试,最终确定奖项(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大赛组织


1.本次竞赛按照《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组织实施。评审委员会将在评委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保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


2.各校要认真组织,按照“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以及“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选拔(选送)作品参赛。


3.本届大赛设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奖、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少儿科幻绘画奖;科技辅导员分小学组和中学组,设科教创新成果奖;优秀组织奖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情况评选。


4.我市活动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接轨,择优推荐参加第二十六届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五、有关事项


1.参赛作品要从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探索、解决发生在学习、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参赛作品应符合青少年实际认知水平,既有创新意义又有一定科技含量,研究实验和发明制作符合规范;同时,也提倡在专家的辅导下完成。


2. 在各校初评的基础上按规定报送项目参加市创新大赛,并择优推荐到嘉兴参赛。其中论文、科幻绘画每校限5件(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中限送10件),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不限,小发明作品和科技实践活动数量不限。


3.表格填报。科学论文需填申报表、论文各1份;小发明需填申报表、查新报告各1份,实物照片1张;优秀科技实践活动需填申报表、活动报告、附件各1份;科学幻想绘画需填申报表一式2份,其中1份申报表贴于作品背面左上角;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需填申报表1份。学校上报作品清单时,要求按样表格式统一填写,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4.申报材料请于11月2日前上交海宁市教育局教育科杜幸,逾期不予受理。有关申报表和汇总表的电子稿,请通过教育网电子邮件同时报杜幸。联系电话:87226414。


5.申报材料不再退回,请申报者自行做好备份


请各校广泛宣传动员,指导学生认真准备参赛作品,积极参加比赛;要加强对参赛师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参赛师生的安全。


以上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2#

仔细看了看,海宁市的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竟然连主题都没有,搞什么灰机啊。看来是要我们自己幻想随便画。不过我们科技节的一个项目有了,科幻画比赛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3#

我们也要搞科技节,就是想不到什么好的有新意的内容,难啊!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44#

想了半天弄出一个来,有什么不完善给点建议


 


 


节 节 高


 


 


1、各班5男5女参加。每人一次机会。


2、以一个10mm螺母为底座,依次向上堆积螺母,放上螺母离手三秒才能算成绩,如果放上不到三秒就倒塌则算上一个螺母的成绩。最高者获胜。


3、比赛时间每人3分钟。可以使用工具,但工具不能成为结构的一部分。


4、男女各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5#

 

我是科普宣传员活动方案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六)


黑板报要求:


一、参加年级:四——六年级


二、主题:围绕本届科技节自定主题


三、评比时间:第8周(10月21日)


四、评比要求


黑板报评比要求一览表



































内容


得分


要求


评分标准


主题


2分


主题鲜明


符合要求即给分


报头


1分


大小与版面的1/8~1/6之间,鲜明且反映主题,报头唯一。


主题不鲜明,报头不唯一,报头过大或过小0.1分起扣


文字内容


4分


文字内容紧靠主题,且文笔流畅,字迹干净,无错别字。文字内容不得少于版面的1/2。


每个错别字扣0.2分,内容不到版面的1/2,酌情扣除0.5~1分,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按0.1分起扣分


创意


2分


版面色彩字体等能标新立异,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按0.1分起扣分


版面整洁


1分


版面分布清晰整洁。


按0.1分起扣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6#

 

比赛项目:定点穿越


1、个人自备纸纸张。


2、参赛选手在自己的纸飞机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3、纸飞机不能填装附加其他物品。


4、制成的纸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是否符合典型飞机造型由裁判确定。


5、选手必须在投掷区内投掷,投掷时,双脚在任何时候不能越线或踩线;且至少要有一只脚没有离地。


6、手掷纸飞机放飞2轮,根据现场情况决定轮次。


7、飞行成绩以穿过标杆位置的分数作为成绩(如图),取最佳一轮为最好成绩。


8、如成绩相同可参看其他轮次成绩好坏决定名次若仍然相同可加赛决定。



 



             4       标杆间隔距离0.5


                        70    80    90   100  90   80    70


 


 








投掷线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7#

终于把科技节的搞好了,到嘉兴听了一天年会的课。第二天还要到嘉兴教育学院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发动会。拉下的课怎么办?孩子们,阿门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8#























































































一年级节节高比赛获奖名单
男子 女子 
一等奖 一等奖 
姓名成绩姓名成绩
谢凯灵40姚梓涵29
二等奖 二等奖 
郁申圻30俞琳28
刘昌豪29孙喆怡28
三等奖三等奖 
王之凡26  26
孙航宇24王思怡25
吴潇正24汪星依25
团体
第一名104219
第二名102202
第三名103188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9#

六年级的教学关于斜面的真郁闷:和他们说了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越少。还是有学生说费力的,应该是他们还是和坡度小的在作对比,所以以为费力了。下次做实验准备按坡度从大到小来做,看看学生会不会能转过弯来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0#

五年级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有学生还是搞不懂,实在是离学生实际太远了点,要让他们理解太难,有的也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用啊。这个难点很难突破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1#

10.19日到海宁参加培训,顺便还要农远工程的一个录像,上午听课和评课的录像,下午是特级教师钱金明的讲座,设计和技术领域的课应该怎么上,也算是一个课题研究。下次准备上课《做个小开关》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2#

安排到紫薇小学上课题目是《探索土地侵蚀的因素》,一看就傻掉了,怎么准备材料啊,天哪。。。。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3#

上课时间竟然是2011年11月11日呵呵,一看上课时间10:30-11:10分,如果下课巧的话将会是在11时11分11秒111毫秒。有这么巧吗?不想了,还是先备课吧。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4#

 

第二次实践培训(紫微小学)上课安排






















































































日期


节次


时间


上课教师


上课内容


班级


备注


8日


上午第3节


10:30—11:10


陈张华


土壤里有什么


五(2)



下午第1节


12:50——1:30


周纪平


电磁铁的磁力(二)


六(5)



9日


上午第2节


9:35—10:15


莫建国


电磁铁的磁力(一)


六(1)



上午第3节


10:30—11:10


杨朱艳


哪种材料硬


三(3)



下午第1节


12:50——1:30


朱伟峰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五(3)



下午第2节


1:45——2:25


周海飞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五(4)



10日



上午第3节


10:40—11:20


马洁


哪种材料硬


三(1)



下午第1节


1:10——1:50


徐琴梅


哪种材料硬


三(2)



11日


上午第3节


10:30—11:10


沈卫东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五(1)



下午第1节


12:50——1:30


沈洪


电磁铁的磁力(二)


六(2)



我就是排的要很多准备的那个课啊?发现自己语无伦次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5#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黄河流域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水土流失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具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饮料瓶,瓶底分别扎孔)、水、接水容器、PPT课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新授


    (一)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二)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容器中的水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拓展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没有植物覆盖的地方、坡度比较大的地方、降雨量多的地方、土质疏松的地方、环境天气恶劣的地方……) 


2、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 学生讨论交流。


四、总结


板书设计: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坡度                 雨量                植物覆盖


大       小          大     小           有           无


侵                   侵                   侵


蚀                   蚀                   蚀


大       小          大     小           小           大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6#

先把教案弄出来,上过试教课再改


 


第(    )小组实验记录表























研究题目



我们的推测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7#

高起点,高要求,大进步!
我是佳明
TOP
58#

弄了个课件,超过500K上传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8:25:17编辑过]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9#

学习了
TOP
60#

试教了一下,把教案修改了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黄河流域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水土流失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具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饮料瓶,瓶底分别扎孔)、水、接水容器、PPT课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新授


(一)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小结。


(二)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每个实验装置的设计意图,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泥土和容器中的水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拓展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没有植物覆盖的地方、坡度比较大的地方、降雨量多的地方、土质疏松的地方、环境天气恶劣的地方……) 


2、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 学生讨论交流。


四、总结


 


板书设计: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


   坡度                 雨量                植物覆盖


大       小          大     小           有           无


侵                   侵                   侵


蚀                   蚀                   蚀


大       小          大     小           小           大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