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1#

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课后反思

 

 


《分类和回收利用》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课程,与一般的科学探究课型不同,较少体现探究的一般过程。我认为将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的环境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是上好这类课程的关键。


1.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能主动地去做我们这个城市乃至我们这个国家垃圾分类的先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堂效果来看,至少有三个策略是有效的,一是现身说法:在自己家里先做一个堆肥坑,并在课堂上照片展示出来,学生感受到,做堆肥坑确实很简单,老师也做了,我们也可以去做一个,这样,比只讲方法,按教师的要求做一个堆肥箱在情感促动上要有效地多。二是展望“未来”,我在课堂上引入了科幻片《机器人总动员》的片头,展现的是未来被垃圾吞噬,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眼见为“实”,视频展示的成堆的垃圾山、被垃圾覆盖的建筑物,寂寥的、了无生机的城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结课,学生均能主动地联系几堂课所得,思考为使地球免遭垃圾吞噬,自己做什么。三是直面现状,我们在课堂上所探讨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放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是偏理想化的,目前,慈溪地区整个市民素质还远远跟不上来。课堂上讲重新使用减少丢弃,社会上正在大扬享受之风,旧物利用在许多家庭里就没这习惯;课堂上讲分类和回收利用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不着边际,扪心自问,我深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因为家人一怕麻烦二无习惯在自己家中仍然无法完全做到垃圾分类,唯一做得到的是把可回收物收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最近才鼓动爱种花的姐夫挖了一个堆肥坑(也只能收集一小部分厨余垃圾)。由此及彼,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是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的。再看分类垃圾箱,尽管在主要街道和小区内已有设置,但大多数人投放垃圾时是完全不顾或不知分类的。怎么做?直面了这个现实就能找准起点,放低要求,让学生说说从实际出发,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有哪些?学生一般认为和父母商量,收集可回收物是可行的,投放垃圾时认准垃圾箱是可行的,收集废电池是可行的,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是可行的,重新使用一些物品也是可行的,部分学生表示可以尝试做堆肥箱。看,把问题具体化,罗列起来,可以养成的好习惯还真不少,而且,这些行动都是学生自己估量认为可行的,相信真正去实践的机率会大很多,这样,上本堂课的最终目标就达成了。


2.关注垃圾分类技能的形成


多次上本课,技能知识方面学生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一堂课上完后,遇到具体的垃圾还是不知应该把它归到哪一类。因此,这次上课我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作为重点,首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可以将垃圾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了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内涵,再进行操练,一是让学生分组按类罗列生活中的垃圾,二是教师列出一大堆垃圾名称,让学生练习分类。这样分解练习之后,学生能较准确地就常见垃圾进行分类。


三个班级课都上完了,最后一个总体感觉是六年级的孩子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像罗列生活中的垃圾,学生能列出的比我预设的要少得多,希望不是我们的学业太压人。


 

分享 转发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

谢谢分享,对我的课堂很有借鉴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