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 [复制链接]

1#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

20人组中抽出18号签后,我电话联系学校,横下一条心,不回家了,就在这里耗着,跟着转程序。眼见得抽到三年级《测量物体的温度》的老师喜笑颜开,异地准备材料可是一个大难题,抽到四年级《电》单元的老师不置可否,我的心咯噔一下子,想到自己在上课时,电路在学生的手中故障百出,“老师,怎么不亮,老师,灯泡怎么坏了,老师,我的电线坏了。”当时的课堂是一片狼藉。60多个孩子面对残缺不全的学具袋,还有哭丧着脸干座在那里的无奈。

在听了第一天几位老师各有千秋的课后,了解到《电》单元这里的学生只上过一二课,而且第二课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是老师用书本讲的。于是心里暗自祈祷,最好是抽到第五课之前的内容。教科版的教材特别注重系统性,内容强调循序渐进,没有第二课点亮一个小灯泡,学生怎么能点亮更多的小灯泡呢?不知道灯泡、电池、电线可以连接成电路,学生怎么知道要去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没有组装电路检测器,学生怎么能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不知道导体绝缘体,不可能去座一个小开关。更不可能知道一个接线柱上连接两根电线时会让电流同时通过,有次推测里面时怎样连接的。

抽课题时,竟然抽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在只有20分钟的熟悉学生过程中,只能拿一个电路检测器让学生认识,知道钥匙是导体,粉笔是绝缘体,只是讲解这个材料用时10分钟之久。在后面时间里,学生没有带科学课本,让他们在家里自己看课本36课的内容,虽然知道学生看书只是纸上的走马观花。

这里我埋下了一个课堂的败笔:没有向学生演示,作为导体的铁钉,可以同时让电流通过连接的多根电线!

课前的准备材料是电话后,校长让忙碌的老师中午加班做的,司机下午430送到两袋子。特别感激校长,当通电话时他关切的问还需要什么?只是由于学校的科学老师在准备周末全县教师在我校举行的师生科学技能测试材料,忙的昏天地黑,没有好意思张口请人来帮忙,其实电路检测器要连接,接线盒子要测试,知道学校现状的我,只能破釜沉舟,自己努力。

晚上,亲爱的朋友传来短信,在他的叮嘱下,对于自己的设计,课件又做了修改。终于,在凌晨240时,把思路理清爽,没有洗脸,直接躺床上睡觉。清晨620醒来,拿出教案,再研读一遍,觉得里面还有几个细节没有处理好,边想边处理,对面的妹妹给我电话,让我吃早饭。可我哪有心思吃饭,她一会端来早餐,特别感谢这个MM,这是我们第一次相遇,饭桌上谈起我们是同乡,昨晚和我整理两个多小时的材料,今天又给我送来早饭。邹平还是好人多,边吃边想,整理好完毕,已经是810分。

思辨课堂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很重要,因为电路检测器检测四个接线头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系统学过前面的知识)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在简短的谈话后,我逐渐的进入状态,以前一个老师说我应该教语文,因为我得课堂是激情的课堂,是洋溢着情感的课堂,可是我既然选择了理性的科学,就让自己逐渐的严谨,逐渐的向科学思维、科学品质过渡。

没想到,是一个开门黑。学生面对露出两头的电线猜测竟然是犹犹豫豫,也许是前面的基础太差了,也许是他们觉得难度太大了。在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前,我和他们交流其用法,声音也三三两两,稀稀少少。我意识到必须降低难度。在孩子测出电线后,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欢呼声,或者遗憾的叹息声,因为大多数的孩子以为红色电线头应该和红色电线头是连接的,而我是和绿色电线连接的。

其实应该统计猜测的人数,那样所有孩子的思维才会调动起来。

当通路和断路的概念出现后,我出示了四接线头的接线盒。因为记录表上记录了连接的对数和顺序,所以这里知识强调连接的顺序性,没有强调对数的问题。巡视时发现有些小组能很快能完成,早完成的小组我告诉他们科学的结论是要经得起反复的验证得,引导他们自己说出再检验一次。我的目的还有一个,让他们体验检测对数的顺序性。这个地方我发现课堂上的一个问题,科学小组的分组不均衡。第二小组的同学特别机敏,而第五小组的四人基本都感到困难。

(由于学生平时的科学课不分组进行活动,这些小组是我根据教室的座次随机分的)

在第二小组忍耐不住的完成第三次检测后,第五小组的检测才匆忙的完成。

面对着得出相同结论的记录表,学生猜测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我要求他们思考完毕,举手示意再把图发给他们,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思考,有独立思维的过程,再在集体讨论中展现后把集体的智慧画出来。在学生画图时,我出现一个大的问题。六组学生说:“老师,你的表格印错了,怎么两个2呀,这里应该是3我拿过表格一看,顿时脸红了。“这组同学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发现了老师的错误,谢谢你们,大家把左下的2改成3吧”。二组同学马上说:“我们早改了。”

(没有及时纠正二组同学的姑息老师错误的行为)

巡视中又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出现在五组,他们竟然面对着图,无从下手,当时多数小组已经画出了两种连接图。于是我又给他们讲解,用线段连接在两个点上表示电线,你猜想着里面有多少电线怎么连接,你就怎样画。汇报时,五组展示了他们小组的仅有的一种连接图,二组的同学在怨声载道中看着一组把四种连接方法展示完毕,遗憾的直摇头。

(这个环节的败笔是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够流畅,虽然画出连接图,但是表达的不是很清晰,应该让学生进行争辩,辨出精彩。可能因为前面知识太缺乏,也可能我没有及时的推波助澜。)

6个接线盒我准备的是只写出连接的对数和顺序,5组同学竟然自己边写对数,边在检测结果里画记号。“科学最讲究的是真实,这些结果是你们检测的吗?”记录员摇头。“拿这些猜测的结果不能写,猜测是我们想的,要经过我们的实验验证后才能记录,科学的品质就是要求真求实,不能想当然。”

在各小组填写完毕展示后,记录员记录老师的检测结果后课后画连接图。作为课后探究的延伸。

(败笔是老师课前的检测,应该让最先写完对数和顺序的二组来检测6接线头的接线盒,等待5组同学,还有应该展示6组的所有记录,我只展示了2张。)

在接下来展示的电路游戏板,学生玩一玩,猜一猜它的做法,解密时我应该神秘一些,调动的情绪还不够。

想想解暗箱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孩子小组讨论出X光,B超,看来一组孩子家长有做医生职业的,在吹哨后下课。

虽然课结束了,但我仍在思考,面对前面知识空白的学生,应该怎么样进行活动。思辨课堂在学生无法体现出思辨的精彩时,应该怎么处理。

分享 转发
TOP
2#

能够如此进行反思,必定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

是评比课吧?

能上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TOP
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的科学教育生涯就是这样,永远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像“玉之蝶”这样反思方式,倒是可以帮助自己比较全面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前概念,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前或是课的一开始作些了解,这样会对你下面的教学非常有帮助的!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4#

    说句实在话,遇上基础比较差甚至没有上过前面内容的学生,老师想在一节课中使他们理解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是很有困难的.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前面明明上过了,可还是有些学生不只如何推测.哎!还是多在自己身上找些原因吧!在这方面向玉之蝶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