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年全国科学教育年会章鼎儿老师评课 [复制链接]

11#

感谢海风的分享,不知上课的录像有吗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12#

以下是引用儒衣飘飘在2009-11-12 7:23:00的发言:
感谢海风的分享,不知上课的录像有吗

晚些时候会传到我们网站上的。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3#

  章鼎儿老师评课实录


 


各位老师上午好,留下一个邮箱,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学术委员发言


不涉及政治


无功利可言


只要实事求是


不管怎么说




谢谢12位老师的12节课


为我们大家


提供了学习思考的机会


提供了学习思考的话题


遗憾的是只能选听六节课


我们选听了6节课


现场共上了12节课


录象共看了27节课


与此同时


昨天,全国的科学老师,至少上了81万节课科学课吧


81万有许多值得思考的


12/27/810000节课


相当于30000节课中选了1节课听


还能不好吗


12节好课!27节好课!


毫无疑问的全国一流水平的12节好课


予以充分肯定的课


27节获得全国一等奖的课


12节被推荐在年会……




这是我的评课之一;充分肯定,深表祝贺




全国一等奖的课




土电话——声音的减弱


本人十分关注这样的课


做中学版本




土电话可以说是全新的内容,相信在座的老师和我差不多,没听过这样的课。


声音的减弱。全新的配备,每个组3个声级计。


昨天宾馆有许多新颖的器材,我相信以后很快就会进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昨天我在大堂上看到一个可以检测氧气的比例的仪器,呵一口气它的指针就会往回走。一下子我们的方法就改变了,往这方面走


除了内容和设备之外,还有令人感受一新的教学过程。


 


很赞赏这样的开拓性活动


我们的教学需要开拓性发展。我比较关注教学上的东西,比较留意建国之初的教材,包括以前的自然、常识教材。我发现当年的教材跟的很紧,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没有多久就进入教材。人们都很奇怪,科学家都在研究,没有多少年,就反映到教材里了。抗日战争时,我们的教材怎样制作炸药马上有了。


所以我特别赞赏这种开拓性的探索。


 


这节课的开头是从上一节课的问题开始的


材质相同的线,短的长的不同。我还看过这节课的录象,是在数据汇总、整理中发现问题。减少了分贝数不一样?怎么会不一样呢。是什么因素影响传声效果呢?这课是这样进入的,是从上节课延续下来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它将影响几乎的数据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入影响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与提出问题,至少有利于提升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课上的问题。经常是活动前提出的。而土电话的问题是在课堂中提出的。活动前提出的问题和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性质是不一样的。


上课了,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大家有什么问题。


另外,从上一课的问题数据开始,进入到新的课程。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单元教学结构


第一节课


实验记录——交流整理-新问题


第二节课


新的问题-实验记录——


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什么,我们的课,现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尝试。大家都觉得科学探究活动时间不够,一节课只要40分钟,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单元,把我们的单元成为探究活动模块,把我们的课作为单元模块中的一部分。


我们多年前提出的,我们要从自然课走向科学课,要走向的是什么,这里的改变是什么


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改革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有什么问题,它只能承担与完成科学知识与方法的目标任务。不能承担科学素养。


 


这是新的教学目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曾经和许多老师提出过建议,有三个建议:第一是对改革的认识——必须改。改革的目的是不是把课改的很复杂,要改的简单点好上点。第二是对认识的改革——先改革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第三是对改革的尝试——跨出改革的第一步。你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比如探究活动,第一步跨出去了。


土电话迈出这一步,十分欣赏、探索尝试。


 


然后我们分析这课中教学活动的一些问题。


关于活动中的数据。请注意我们不是说数据出了问题,而是处理数据中的问题,数据我打了


 


土电话这个活动中收集的数据……


发出的声音  短线接收  长线接收


5组 118。6  85。5  73。2


1组 116。3  76。5  79。6


4组  123。6  75。9  79。9


2组  106。2  84。6  90。1


3组  123。5  79。5  91。2


第二组数据,重新实验收集的数据




什么性质的实验,预测——实验验证,结果与预测一致,很正常。结果与预测不一致,也很正常的。


结果与结论不一致,实验成功了,结果与结论不一致,实验失败了。谁说失败了,说明他的脑子里有的是结论,而不是实验。


老师觉察不出学生的问题,老师让学生看数据,有的大于长绳,有的小于长绳。老师说我们的操作有问题。重复实验数据还是如此。老师说这样情况下怎么办,言下之意还要做实验。


 


这不是科学,这不是科学教学了。先做出一个结论,再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实验活动,与我们的结论不符,再调查、再实验


这节课的数据问题,其实叫数据没有问题,而是对数据的态度。数据有什么问题呢,除非你的测量器坏了。说重一点,叫不尊重数据,叫玩弄数据。要你圆就圆,要你方就方。


还有就是不尊重事实,不尊重学生。孩子受我们的教学影响。


 


我和大家说一个典型的课例。有一个很有名的沉要浮课,这节课上下来,全班的同学共识,比较重的物体浮的,比较轻的物体是沉的。老师说很好,今天我们达成的共识是正确的。老师的导师对老师予以高度赞赏、肯定。这个导师就是兰本达。


孩子的观察没有问题。孩子的记录也没有问题,孩子的交流都没有问题,孩子的归纳有没有问题,也没有问题。所以老师很高兴的肯定。设想一下,如果老师说我们的结论错的,那会有什么结果呢?


肯定是对了,否定是出问题的。


第二天,老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第二节课。孩子自己会修正自己的错误,而且会有新的发现。昨天的材料不全,会产生虚假的结论。这两节课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明显的。


 


我为什么这样说,土电话的数据怎么处理,原则是尊重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我们仍然可以在整理、分析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土电话活动收集的数据


5组 118。6  85。5  73。2   +12。3


1组 116。3  76。5  79。6   -3。1


4组  123。6  75。9  79。9   -4


2组  106。2  84。6  90。1


3组  123。5  79。5  91。2


 


我们的五年级孩子可以这样表述:有一个组的数据支持实验前的预测。即短线的接收声音大,长线接收的声音小。有四个组的数据与此相反,不支持实验前 的预测。我们还无法判断哪一组的数据可信。我们分析有几种可能——1是我们的预测错了。2是我们的没有错。


如果你细细的分析下去,对孩子的收获比得出结论更有意义和价值。不要不喜欢这样的数据。


有人会问,如果5个组的数据一致表明长绳传声效果好,怎么办?那就达成全班共识。


那就加进去,作为老师,我会十分兴奋。很难得获得这样的机会,第二节课我让你们领教什么是科学,领教一下科学家是怎么研究的。为什么我将十分兴奋,因为这样的结果将展示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前景。用长绳做的声音放大器——把这连接到美国就哇哇


 


当然,这有第二节课要上了。第二节课,我们将使学生发现这个阶段性认识是错误的。科学家研究就是这样的,100次研究有99次是错的。


对第二节课怎么上,我提出几点建议:控制背景噪音。这节课的背景噪音是61-77分贝,学生测出的最大负值是11。7分贝。我会让他们去一个安静的环境活动。如果农村就更好办,我带他们到庭院去。我会让小组与小组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昨天这样不行,在公开课场合,我让他们每30秒记一次。即观察30秒,记下最低分贝的。


这节课是费了不少心血的。因为发现了问题。我看过录象课,那课有那课的问题。那节课没有蜂鸣器。还改变了话筒的构造,位置改了,我觉得科学老师需要这样的精神, 我对此深表敬意。


 


但是请警惕,不要把什么问题全解决掉。当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如果什么问题都没有的话,天大的问题就出现了,活动的意义就没有了。


五年级的学生,这样拿着话筒,拿着声级计,老师说看,就看一次,记一次。就算全看对,记对了,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我们的老师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上课的老师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一年级也会做,就是比较数据的大小,当然我故意把这个问题扩大了强调了。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包了,剩下简单的活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浮力,易老师上的,课上的比较细腻,思路也很清晰。


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怎样?指那个几乎整个球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球。这个问题是难的,缺乏基础。


但是孩子们的发言非常有意思。


我上课就记录2个内容,一个是孩子们的发言,一个就是卡时间。


孩子怎么发言;浮力大于重力,浮力等于重力,球应该在水下一半,水上一半。


如果重力等于浮力,就应该上面一半,下面一半,不应该大半在上面,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球会不断上升,冲出水面,悬空了又掉下来。


……


我觉得这6分钟很精彩,孩子们的小脑袋动的很快。请重视学生的发言,要理解学生的发言,要研究学生的发言,他是怎么想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更关效的教学活动。


易老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把球压在水下。现在我手慢慢松开时——学生说会向上运动。老师接着问为什么不向上了,学生为难了。老师问这时候浮力与重力怎样,学生由少到多由轻到重……


易老师比一般的老师要做的好。但是有问题


这6分钟的讨论是没有用的,那么精彩的讨论可惜了。那为什么要花时间讨论呢?


结果不是讨论获得的,是老师暗示的,实际就是教给的。




昼夜交替的预测问题


1、地球自转


2、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转


3、地球不自转,


4、……


这个预测是有问题的,这不是预测吧,怎么没有太阳绕着地球转呢?连地球围绕太阳转,近昼远夜都有了。可见并没有进入真正的预测或解释思维活动基础。


一个什么问题,孩子做出的四种预测都是看来的或者是听来,是脑子里的一些骄阳、印象。回答问题的方法是从记忆库中搜索相近的答案。我们的教学过程在调动、激活、利用的是学生间接认识。


其实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就是孩子绕过去的,因为他们知道日心说是不对的,这说明什么,预测都必须是对的。




当前教学实施中的普遍问题


我现在还能跑,听到的课比较多。


活动前的指导实施存在问题。


主要活动的活动空间设计存在问题


活动后的交流、整理、归纳存在问题




统计三节课的时间安排


活动前  主要活动  活动后      共


35         5         3        43


21         7         12       40


28         4         9        41


大半时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前指导。反映出普遍重视活动指导。但是过头了。


对指导的认识出了问题,公平实验也好,变量控制也好,包括其他的许多认识,许多方法,学生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完成认识的,还是通过他们经历的探究活动完成的/


从老师的指导开始,在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完善、完成的。


我们的指导有问题,还反映在企图用自己的指导解决后面的所有问题。所以我在这强调,指导不是解决所有问题。首先明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同时要知道,如果你帮助解决……




难度很大的-最易出问题的


指导的第二个问题话是效率不高。原因是我们没有计划重复反复指导,没有重点。,没有目标,事无巨细,指导缺乏方法




指导要有计划,首先指的是这节课实施的指导是单元、册、学年,直至整个小学阶段计划的一部分。


指导要有研究


当前活动指导问题很多,严重影响科学课的发展,提请大家重视,实施改革。因为探究活动的需要,必须控制指导的时间,建议控制在10分钟以内。提高自己对指导的认识,在研究学生、研究活动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活动指导的方法,提高活动指导的效率。


还有最后的活动交流、整理、汇报大有文章可做。其实这个活动,辛辛苦苦进行的活动,还没有怎么处理。


 


我们的科学课,大致可以是这样一个模块,请大家关注其中的2-3个环节。


1、导入活动


2、主要活动


3、交流研讨——补充活动


4、整理小结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4#

看到了一盏灯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