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一画 让研究记录更直观有效 [复制链接]

1#

画一画 让研究记录更直观有效

科学课堂中的记录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工具。科学记录是指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因此,科学记录无疑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一些科学现象,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也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溶解》单元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一课中,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溶解的直观认识过程。


今年的作业本在设计实验记录方式时,让学生画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而不是用语言描述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了记录难度,经过课堂实践证明,是一种有益的做法。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分三步,第一步是把几颗高锰酸钾轻轻放入水杯中,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这一环节可让学生观察到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轻轻摇晃杯子后观察高锰酸钾的状态,此时高锰酸钾颗粒越来越小,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经过充分搅拌后,再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注意到高锰酸钾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


记录表中的内容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溶解过程中的这些特点。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情况,可以推测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对象是不是指向高锰酸钾颗粒的变化以及整杯水的变化。同时,在记录过程中学生能否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地用记录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分析学生的研究记录,可以反思教师的指导策略是否有效。


观察图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1),经过充分搅拌后的高锰酸钾,肉眼应该看不到高锰酸钾的颗粒,但是该生却在烧杯的底部还画了颗粒,可见,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


教师反思:对实验的关键地方要再三强调,在实验前就要明确告知,在课件呈现上,字体设置可以用有颜色、加粗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在小组巡视时要加强及时指导。


观察图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2),轻轻摇晃杯子后,此时高锰酸钾的颗粒越来越小,水的颜色由下到上逐渐变成紫色。该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上下割裂开来,(最好让下面的高锰酸钾的颗粒与上面的线条构成一个整体),他在上台描述的过程中讲得很到位,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及时让学生做出修正,把作业呈现在视频展示台上,在学生关注的目光中,完成记录的修改。


教师反思:对学生研究记录细节的点评体现了科学课的科学味,科学课应该基于学生的真实的认知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把学生构建的科学概念、获得的技能水平合理地往前“推一把”,唯有细节的精雕细琢,才会构建魅力课堂。


观察图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3),这就是教师期望达成的效果,可惜这样的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是不多见的。


只要我们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课堂实践,思考一定会更多。


图片、博客链接:


学校博客http://space.tfxx.com/index.php?uid-5-action-viewspace-itemid-11673


平湖新教育博客http://61.153.227.230:81/u/214/archives/2009/106590.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22:11:5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很好的研究主题,向王老师学习!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4#

    科学课的记录确实能帮助学生更有效构建科学概念,记录的方式可以是图画、文字、表格、统计图等。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记录方式只是单一的图画,我担心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去理解通过现象得到的本质,所以觉得如果图画配合简单的文字,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TOP
5#

学习了。


 

TOP
6#

这一课的现象描述还是用图表示要清楚点,学生也比较喜欢用画图表示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