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缆车一课科学概念正误之争----关于中小学衔接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呵呵,谢老师把帖子搬到这里来了。谢谢,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是一件好事啊。这后面还有几栏,我也把它搬到这里来。还是按谢老师的方法,我写的用蓝字,谢老师写的用红字。


 


Post By:2008-11-26 16:09:00



谢老师好!我觉得问题已经明确了。当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力”的大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公式计算的结果,20个垫圈拉动小车的“速度”应该比10个垫圈快一倍,但结果却是“快得不明显”。这一结果已经足以质疑这个实验的科学性了。


我也是从这个实验结果中“速度(实际是所用的时间)差不多”而怀疑这个实验的科学性的。


我还想加一句,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能怪我们一线的老师的。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绝对没有针对您的意思,是想把这个问题弄得更明确一些,让我们的科学课更科学。


 


Post By:2008-11-27 7:59:00



    当然,我们展开讨论是针对一个问题,我也非常想弄个一清二楚,有争论才有进步嘛!这次的讨论中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秋池老师!

    “当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力”的大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公式计算的结果,20个垫圈拉动小车的“速度”应该比10个垫圈快一倍”,能把计算过程贴上来学习一下吗?



Post By:2008-11-28 8:36:00



老实说,我没有计算,只是推理。


1。按你给出的计算式:V=ft/m   假设其中的t,m都为1;10个垫圈时的f也为1,那么20个垫圈就是2。显然,V1=1,而V2=2。


2。按物理学上力的单位:1N=1千克*1米/1秒平方,设10个垫圈的力为1N,20个垫圈的力则为2N,显然后者的加速度为前者的2倍。


 


在这篇文章中,有对拉力越大速度越快的批判,请去看看: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3769


 


 

分享 转发
TOP
2#


      是的,深入的讨论会使问题越来越清晰。


      这里讨论的问题,其实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性问题,一个是如何用学生能懂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问题。


 


      对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在涉及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瞬间速度等等概念时,用学生能懂的快和慢来表述未尝不可,更细致的概念区分可以留待他们上中学后再说。


 


      对第一个问题,我还是认为,教材(包括教参等)给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前面已经进行过理论分析,不再重复。这里仅就谢老师的解释进行商榷。


      谢老师给出两个算式,一个是 F=mg  ,一个是 V=ft/m。我觉得这两个算式似乎有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 F=ma。这里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受力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按这个公式,a=F/m。显然,当小车的m不变时,F增加一倍(考虑到阻力变化量小,因而忽略不计),小车的加速度也应该增加一倍。谢老师给出的第二个算式,我确实没弄明白,这里怎么又加进一个时间了呢,并且这个时间还跟垫圈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TOP
3#

      今天又学习了一下,原来,V=ft/m 是Ft=mv2-mv1 变式,但当mv1为0时,可以变化为 V=ft/m。


 


      式中的 f  为作用于物体外合力,t  为m由  v1  开始加速到  v2  的时间,而 m  为受力物体的质量。减化后的公式中,V不是速度或平均速度,而是末速度,即在小车撞上挡板那一瞬间所获得的速度。这是一个关于动量的公式!


 


      即使按照这个公式,来看看实验结果,受力物体小车的质量不变,但当垫圈由10个增加到20个时,或者说拉力增加了一倍时,t也应该缩短为原来的1/2(这里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各次实验中,小车经过的距离不变),但我们得到的却是 t  虽然有变化,但变化得不明显。显然这里有矛盾,这要么说明我们引用的公式所表达的规律不正确,要么说明实验设计本身有问题。我认为是后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9:00:32编辑过]

TOP
4#

1.“拉力越大,车速越快。”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还是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这个结论已经被伽利略否定了!


2.我们的实验其实也否定了“拉力越大,速度越快”的结论:当垫圈足够多时,小车也必须在做了“放手”这一动作后才开始运动;当小车到达挡板时,垫圈仍然拉着小车,但小车也停止了运动。这表明,小车是否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拉力”,而是决定于“合外力”,也就是还要包括阻力,它是与拉力相反方向的一个力。当阻力=拉力时,小车停止运动。这样,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拉力大于阻力时,小车才会运动。


3.“重力”与“重力加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是状态量,它表示的是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是静态的;“重力加速度”是过程量,它表示物体垂直下落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在近地面条件下,它是个常量,约为9.8m/s^2.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重力是作用于物体的每一个质点的,同一物质的物体,如果体积大,那么它的重量就重,反之则轻;但当它们下落时,则物体的每一个质点都以9.8m/s^2运动,所以,不管物体是重还是轻,都将以同样的加速度降落。


4.为什么当垫圈很少时,小车到达终点的时间明显比较长呢?原因还是在阻力身上,这时的阻力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为什么垫圈多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垫圈的数量,小车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会“不明显”了呢?原因也还是在阻力身上,因为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因快慢而改变,只有绳子绕过实验台角的地方,阻力有微小的增加,对垫圈按重力加速度下落影响很小。这同时也表明,用重力作为拉力来实验是不科学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5 9:51:02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