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月研修培训感悟:每月研修《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邵... [复制链接]

11#

聆听《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之感


山东胶州市胶莱街道办事处陆家村小学  李姝馨


每月研修第101期,聆听了邵锋星、蒋永、褚清源及殷欢四位科教人讲的《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访谈式的讲解,让人耳目一新,而几位老师的讲解更是令人受益匪浅。

科学素养怎样教?乍一看这么大的课题,感觉无从入手,但是听完几位老师讲的之后,对于科学素养又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所理解的科学素养是学生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通过昨晚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更多的是各种能力之间的融合,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是简单地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到的零碎的知识与科学技能组成一个探究实践、互相联系的过程。

褚清源老师讲的成长三件套,是教师成长的三大要素。一个教师要成长就要进行读书、写作、创课。做教师要做一个“明师”,做明白、说明白、写明白。更多的鼓励老师多储备教育理论,阅读本专业领域的相关书籍。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褚老师鼓励大家每天阅读,每天进行微写作。积少成多,不断的积累,不断学习,不段的反思,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这里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老师们从自己的角度讲解了核心素养。科学问提本身就来源于自然,来源生活。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诚信能力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任重而道远,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把所学运用到教学中来。

每月研修,每次都有很多的收获。感谢、感恩,每次的学习。其实归根结底都是要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课堂中,让自己的科学课有血有肉。今后还要不断的学习,多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备课,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充实,不断运用所让孩子形成科学素养。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2#

汲取力量:用心 用勤 用情

建德市寿昌第一小学 谢寅波

这是我从教的第四年,目前在新的学校中担任新的角色,努力适应新环境中。角色的转变和自己学科的发展有时面临取舍,难以维持平衡状态,内心十分焦急,静不下心来学习与反思。

今天的研修主讲人邵锋星特级教师带来《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主题分享,他和蒋老师、褚老师、殷老师都提到了相同的关键词:“理论”、“实践”、“阅读”和“反思”等。尤其是邵特对儿童科学素养如何培养的观点可以从他撰写和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窥见。从他的分享中,我看到一名把科学教育育人实践放在第一位的校长,30多年来始终坚持探索儿童科学教育。

从邵特的分享中我反思自己,如何汲取力量?俗话说教学相长,教师的成长只有扎根在课堂实践中才是饱有生机,是鲜活的。蒋老师、褚老师和殷老师在分享时都提到“阅读”和“写作”。那我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从自己出发,我如何汲取力量?我觉得可以从养成 “深阅读”、“深备课”、“深写作”这三个习惯做起,或许能帮助我们在繁忙的学校工作中学习如何深度工作,做一个拥抱快乐的科学教师,真正的能从自身出发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

一、用心从教

不管从自己备课、阅读笔记的撰写,亦或是课堂教学中着眼学生细节、关注学生,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褚老师所说的“微课”,在教学环节或现在“双减”托管下的拓展课程中利用巧思来改进设计。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坚持动笔记录点点滴滴,善于反思改进教学,这是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汲取力量的好方法!

二、用勤奋发

读书、听课、讲座、拓展阅读、写课和写教育随笔、故事等,现在我还做不到理论站位高或文笔老练细腻,但蒋老师、褚老师与我们分享的“深阅读”、“深写作”,哪一项不需要我们用勤奋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优质的教学资源、阅读优秀经典的教学书籍后,一定要经深入思考留下痕迹。《具象•联结•论证:基于可视化的科学概念教学策略探寻》一文有幸收录在邵特专著《科学素养怎么教?一名特级教师的教学笔记》中,我感到特别的荣幸,这也是对我继续努力的一份鞭笞。

“最好的学习是自学”,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光靠学校中的几小时是远远不够的,观察如邵特、蒋老师、褚老师们,他们已将阅读如“饮水”般自然,必定是在工作间隙和夜晚静静地思考教学。我十分认同这一的观点,用勤奋发,我知道自己喜欢科学教学,愿意多花时间钻研,每得到些许进步、收获肯定,我都会由衷感受到一种幸福和成就感,我觉得值得!

三、用情相伴

学生是我们的宝藏,听邵特说起“思想实验”这堂课,网络上听邵特《水和水蒸气》、《空气占据空间》、等经典课例,杭州优质课评比中精彩的点评等等,都能够感受到他亲近孩子的一面。在邵特科学科学育人等文章中也能感受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着生命教育、德育,用情相伴。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此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快乐、和幸福在一起。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心灵贴近就会产生教学智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渗透,润物细无声。

反思自己三年来的教学,觉得自己最大进步或者说改变的,是自己能够感到被学生需要,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对自己最不满意的是阅读和写作太少,留下的“痕迹”太少,因此就从这篇开始写起。

“用心”、“用勤”、“用情”,这三个关键词是我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人的时间是恒定的,工作和生活的占比要适宜,像如邵特这样的工作状态我认为是“深度工作”,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减少无效时间,提高工作实效。

努力工作很重要,但管理好时间比努力工作更重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个个好的习惯和策略都能帮助我们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优秀的榜样太多,我要做一个学习者,以努力工作作为基础,有效管控时间,如褚老师所说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是怎样在教学中动脑筋的,在自己的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3#

学习永不停止,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

杭州 罗静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到老,活到老”,这些话语在学生时代尤为熟悉,那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这些名言还有借鉴意义吗?答案显而易见,正如本次研修邵特与我们分享的主题一样: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我个人是怎么理解内化的呢?本人认为作为当代的学生,其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更多的,需要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素养,在这种要求导向下,我们教师应敏感捕捉更多良构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能力与途径发生变化,例如最近一直在推行的项目化学习,通过今日的研修活动,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

其一,我们已成为这个研究热潮的先锋者,既然退不去,便享受其带来的不同。在之前,对于陌生的事物大家总是有点抵触的,我也不例外,总想着能不能避开,即在原来的舒适圈中度日。后面越来越认识到项目化学习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其他教学方法的替代品甚至是改良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成长,于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的力度是其他教学方式所达不到的,同时自己也会有不同的教学理解,于是,既来之,则安之。

其二,积极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把主战场放入常态教学当中,既然要好好享受并研究项目化学习,其案例的实施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那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推动呢?方法有很多,可以借助学校层次,借助每周的社团或是拓展课进行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制度的项目化学习,极大发挥项目化学习对一些同学长时间的熏陶与培养;或者选择设计短时的项目化学习,甚至是微项目,这些短时间的实施应该依托在教材教学中,即有意识地先对一个单元甚至一学期的教材进行细致的解读,认清哪些课时或者内容是可以进行项目化学习融入,既保证教学任务,也可以观察项目化学习对常态课堂带来的冲击是怎样的。

其三,要想实施项目化学习,教师自身应对其有充足的认识,在培训之前,我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只停留在夏雪梅博士那本书上纸上的内容,真当思考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起来,其不是简简单单地查阅资料那么简单,而是在完全认清项目化学习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有哪些必要的教学环节?需要注意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细致的问题之外,我们还考虑材料、场地等等现实的情况,即绝不做纸上谈兵,但也要脚踏实地,在此之前需对其做好充足的准备。

学习永不停止,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希望能够向邵特那般所说,成为一个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学工作

20219月,第101期每月研修如期进行,此次研修的主题是“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主讲人邵锋星特级教师、蒋永贵教授和褚清源主编。

“科学课程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国家层面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素养的培养担当着重要使命,人才是资源,创新是发展动力。在这样的需求下,提出培养科学素养的行动,排首位的就是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行动。在育人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理性思维等等,总而言之围绕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让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这就是科学课程要留给学生的。

“从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的主要走向看科学教学”——

新时代背景对国民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青少年,新课程继续强调科学素养,新教学给予综合素质监测。学生走向社会仍然保留的才是真正具有的,聚焦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新教学是站在立德树人视角,站在学科育人视角培育青少年。由此开展教学要思及为何要学,学什么,怎么学,何谓学会。这四个方面的展开不能仅凭经验,要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构成我们新教学的主体结构。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5#

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

张子栋

9月15日晚,听了科学特级教师邵锋星老师的分析讲座,蒋永贵教授的分享,褚清源主编的提点,感受颇深,干货一次性听个够,经验接收频次很高。

一、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蒋永贵教授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研制中提到,核心素养中有科学精神,而精神包括了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崔教授在讲座报告中提到,新课标突破之一在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是能做成事,必备品格是愿意并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是寻求或坚持把事做正确。确实,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理论框架,形成自己的思考很重要。

二、为何要学、学什么、怎样学、何谓学会

这是蒋永贵教授在新优质课堂工作室里提到的,是关于学科育人元问题的框架设计结构,这也是基于学情,一方面是课程政策(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主),另一方面是学习资源(以教科书、教参为主)。用评价来改进我们的学习,用评价来更好提升我们的教学。这里《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与《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两本书为例,能对科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三、知识、方法、思维、文化

邵特在讲座中提到,任学宝主任在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四个层次中提到,分别是知识、方法、思维、文化,我们要从知识构建向方法的学习和习得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最后文化他的理解类似素养,我们如果能上升到科学文化的层次,那就很棒了,很好了。为此褚清源主任在阅读与写作的建议中提到成长的三件套:读书、写作、创课,要读经典的书,要读学科榜样的书,这个我觉得很对,要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从而让完善自己的认知。

当然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我的想法是要多去知网或者学术类网站上多看看,多看看前沿的文章,多思考,吸收已经较为成熟,或者较为先进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让自己有理论。同时一线教师有很多实践,我们要从实践中反思,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哪里可以再改进一点,让自己越来越感到幸福。正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从而让这些成为自己事业的强大动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6#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汪徽生

1. 注重在家庭生活中融入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形成稳定的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第一步就是家长要做尊重科学、支持学生学习科学的人,要把科学意识、科学精神融入到家庭生活的细节里。因此,不仅仅是在课堂中,我们还要取得家长的支持,调动家长的力量。

2. 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探究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学生能够经常提出问题并且尝试着去寻找答案。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大胆尝试自己去找答案。当学生能够尝试去探究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学生的科学精神就在慢慢养成。

3. 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

科学探究类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通过贴近生活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习科学成为孩子的精神需求。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7#

做一个勤实践,乐反思的科学老师真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