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暨市优秀论文讨论帖 [复制链接]

1#

诸暨市优秀论文讨论帖

回过头去反思我们的成长过程,有一些收获,但是,更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焦点,就让我们来晒一晒我们过去的所谓优秀论文吧!供大家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8 16:19:4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预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8 16:20:39编辑过]

TOP
3#

  暂时屏蔽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8 16:21:25编辑过]

TOP
4#

以下是最近一获奖案例:


 


 


都是“材料”惹的祸


——我对计量工具的教研历程




 


浙江省诸暨市新世纪小学:丁晓霖




 


缘起:数据怎么不对了



 


五下修订版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沉和浮》真是“旧容换新颜”,由于加重了概念的有结构建构而使学习过程显得更有意味,一路探究,都以数据为基点,直至最后二课通过探索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目标直指向核心概念: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浮。基于我对马铃薯曾经有过的心悸(曾连续买来近5斤马铃薯,放在盐水中却只有3个是浮的),我决定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沉浮球进行实验,课前我先悄悄选出10个绿球,在水中是沉的,在盐水中恰好是浮的。然后让孩子们用盐、糖、味精等调制浓液体,绿球成功地上浮了;第二课时测出了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我们开始进行推测:物体的沉浮还跟什么有关?对,比一比同体积的绿球、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由于绿球放不进100ml的小量筒,我就把它放入了500ml的大量筒(内放有清水100ml),绿球在水中完全下沉后读得的量筒数据为115 ml,即此物体排开水量为15ml,大量筒取15ml比较麻烦,我请同学用小量筒分别量取了15ml清水和15ml浓盐水,然后用托盘天平进行了一一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绿球15.2 重;15ml清水重12.1 15ml盐水重13.1


各位看官发现了什么?明明应该绿球比同体积的盐水轻才会浮,怎么绿球比同体积的盐水还重呢?这可不是一般的的数据误差呀!幸亏这堂课本来就按排二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急忙而又惶惶地匆匆收手。


下课后,我又精确地测量了二次,还是这个数据,什么地方出错了呢?

TOP
5#

 

【过程:二次惊讶的检测发现】



绿球比清水重,所以沉的规律没错,但,仔细看数据,15ml清水重12.1 克,怎么可能?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呀,看起来应该是量筒的刻度不标准!


就索性来检测一下两只量筒的刻度吧。


我在大量筒内装满100ml清水,然后一点点倒出清水,直到85ml,这样就倒出了15ml清水,放入小量筒内,哟,竟然有20ml,二者相差这么大吗?我又在大量筒内从底部开始直接取水至50ml,换到小量筒内,读数是71ml,两者相21 ml!那么,到底是谁的刻度不准呢?


我把大小量筒分别先过秤,然后各装上100ml水,先后秤得重量为:


小量筒自重131.53 克,加100ml水后重231.2克,则其100ml水净重99.67克。


大量筒自重382.9 克,加100ml水后重496.5克,则其100ml水净重113.6克。


看来,同样是100ml水的重量,大量筒的误差更大些,但是小量筒的15ml只有12.1 克,也是一个极不精确的数据呀,就算绿球在大量筒内排开的水量15ml相当于小量筒内的的20ml,那么小量筒内这20ml清水的重量又是多少呢?


我继续检测着。


小量筒量取20ml水(0——20刻度段)的重量是:16.8克。


小量筒量取20ml水(40——60刻度段)的重量是:20.3克。


小量筒量取20ml水(80——100刻度段)的重量是:20.6克。


大量筒量取20ml水(50——70刻度段)的重量是:19.3克。


大量筒量取20ml水(250——270刻度段)的重量是:19.8克。


大量筒量取20ml水(400——420刻度段)的重量是:19.2克。



除去测量时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大小量筒每一段单位刻度的计量总数并不统一,尤其是量筒的底部和顶部存在着更多的误差。所以,物体排开的水量在不同的计量段测得的重量是不同的。


【策略一:】窃以为,要从实验数据得出“物体比同体积液体重,沉,比同体积液体轻,则浮”的原理,参与实验过程的仪器的计量必须标准,再加上较为精确的操作方法才可勉强得出实验结论;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对于五下教材P19《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中提到的“怎么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呢”这个问题,要比较同体积的物体与清水、盐水的重量,还是让量筒不“参与”进来为好,可以采用阿基米德的排水法(用另外容器接住物体完全浸没后所排出的液体总量)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桶装法(原来自然配套仪器中有小塑料桶、刚好能装入此塑料桶的木柱、塑料柱、铝柱、铁柱材料),让一桶材料与一桶水进行比较,虽然也会存在着求可避免的误差,至少不会得出与规律截然不同的数据吧!诚如五下教参P42页中所说“因为用马铃薯做实验验证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用钩码代替……”,建议本课的研究对象是否可以直接撇开马铃薯,而选择重量相差较明显的木柱、塑料柱、铝柱、铁柱等与同体积的液体进行比较(课题换成《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这样既方便了材料的有结构准备,又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更避免了由计量工具带来的实验误差。


TOP
6#

 

【冷眼:计量工具的非标准化】


 


反思以前上课时总是会出现的涉及到计量工具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数据,我不得不感叹:科学探究需要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能够得到数据,数据是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重要证据,但是,定量研究的工具本身存在着缺陷,让我们的探究过程何以为堪?


请看三年级下册《水结冰了》这堂课的课堂前测和后测调查吧。


课堂前测内容,请说一说一杯冰的温度是: (具体内容无法复制上来,请看链接内容)


 ………………


 


不难发现,实验后孩子们仍然无法建构起较为合理的科学概念,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对冰水温度是0°C的认可度反而下降(从13人降为5人!)!为什么?


以下是我对实验室中三十几支温度计的检测数据:


用17支温度计同时测室温,最高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是18°C,最低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竟然是13°C,数据相差整5°C,令人叹为观止!


另取温度计15支,同时测室温,有5支测得是15°C,有4支的读数是16°C,有三支是16.2°C,另测得14°C、13.2°C、12.8°C各一支,数据各领风骚,都不能让你确定到底此时真正的室温是几°C?!


就是因为老师提供给孩子们的是这样一套温度计!所以实验后孩子们建构的“科学概念”比实验前更加不科学了。


究其原因,是他们宁可相信事实(指自己亲自获得的数据),而不信老师讲的内容(课堂上我特意用一支较为标准的温度计作为对照),而这样的“亲自实践”不但不能澄清他们以前对冰温度的模糊概念,反而有“越弄越糊”之嫌!不同的温度计其读数不能够统一,甚至于都没有出现大多数较为接近(可重复性)的数据,这样也直接给孩子们一个负面的影响:不能相信其它数据,只能相信自己的数据!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具有不可重复性的“孬数据”给孩子们带来的对前概念的矛盾与混淆?


【策略二:】一旦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我在课后只能补上这节课,我选择了几支较为“标准”的温度计,让孩子们重新测量冰水的温度,以修正他们的“科学概念”,从而减轻了第一次实验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TOP
7#

 

【反思:备课备材料的必要性】



在以数据为重要证据的科学探究中,如果计量器材本身不标准,那么探究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面对不精确的数据,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面对不标准的计量器材,我们又该如何开展更合理的科学探究?


面对不标准的实验器材,面对不科学的实验数据,我们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还是对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


如果老师提前知道了实验室中的温度计隐藏着如此多的“误差”,如果老师备课前亲自去用这些工具一一测试,那么,本案例中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生成”了。纵观实验室的各种计量工具,各种烧杯上的刻度不准确已是不争的事实,温度计、量筒的计量不准看来也是比比皆是,那么,要求更高的托盘天平、尺子、秒表等计量工具是不是也会存在着“隐患”?作为科学老师,是不是也应该提前去检测一下这些计量工具呢?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对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基于此,我们认为,能够配到一套计量标准化的实验材料是开展正常探究的保证,但是,很多时候,这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首先,提供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体验探究是根本,不能因为实验材料的不尽如人意而变探究为演示实验,这样无疑是“因噎废食”;但我们得保证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给孩子们,这是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砝码,怎样的材料是有结构的?需要科学教师备课时做好对材料的提前测试,做到心中有数,想出应对的策略,即预先对材料进行测试是备课的必要环节,如上面提到的对温度计的使用状态,就需要教师事先挑选出数据尽量统一的温度计给不同的小组,如实在困难,可以针对温度计的不同状态先对孩子们进行事先说明或指导,再放手让孩子们探究;当然,教师还需要强化孩子们实验操作的规范意识,培养孩子们重视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进一步强调对数据的重复测定和及时记录的必要性等,这样,当孩子们整理分析实验数据产生矛盾时,就可以及时抓住教学生成点,引导他们对数据中存在的深层原因进行思考讨论,从而有效地建构科学概念。


《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结构的学具”是“能够吸引和适应特定年龄和能力的孩子们,让孩子们通过适当的努力,能够最终获得发现,而不是被迷惑和打击。”分析本案例中提到的量筒所带来的“迷惑”,不难看出,正是缺少了对材料的提前测试,正是提供了“无结构”材料,才让课堂上出现了“南辕北辙”的探究结论!


提前检测,才能防止材料成为制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瓶颈!



 


 


 

TOP
8#

 


                                              精细的材料源于实践的探索


                                                             ——一次教研活动给我的感悟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杨云霞


                                  


 


一、背景或缘起:


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的上半年,科学教材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比原先的教材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践性。并且改版后的教材更注重科学理念,而对科学来说,每一个科学理念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所以实验的要求就变得更为精确,而一个成功的实验,必然离不开好的材料。08年3月28日,市教研员特地在城东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示范。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示范课《铁生锈了》


师:你看到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


生:剪刀


生:厨房里的菜刀、锅


生:玩具


生:游乐场里的机器


这时教师出示了一些图片,是教师亲手拍摄的校园内的生锈图。


2、成功的教具:水钟


“水钟”木制四个阶梯组成,每个阶梯上都有一个圆柱体水瓶,水瓶腰部打一个小孔,小孔水流入下一水瓶内,最下一级水瓶内有一浮标,浮标上有指针,瓶侧有刻度。随着水位的上升,浮标也随之上升,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


3、失败的教具:摆钟


《摆钟》这一课已成为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但又由多少老师亲手去制作过钟摆。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帅气”的钟摆,可惜孙老师说这钟摆不准,并且都不太能摆,虽然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完善,可还是失败了。


4、教师“参与式”实验


实验器材:三瓶CuSO4溶液(饱和、半饱和、与铁钉发生过反应的)、铁钉、试管、镊子、一次性杯、餐巾纸


实验要求:组长自由选择CuSO4溶液,将铁钉浸入Cu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过一会,取出铁钉,观察到什么现象?


第一小组:我们选取的是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有一层深红色的物质。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选取的是不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一曾浅红色物质。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反应过的CuSO4溶液,我们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时,溶液颜色变浅,铁钉上出现浅褐色物质。


……(其他答案大致相同)


一直以为“参与式”教学只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想到丁老师也把它用到了老师与老师之间。“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虽然在座的都是老师,但每位都虚心好学,认真“执行”丁老师安排的每个实验,因为在大学时专业是化学,所以对于很多实验现象已见怪不怪,但通过这次体验却让我重新找到了乐趣,我现在还清晰得记得当我看到现象时自己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就如我的学生一般。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亲身体验,老师也一样,都是经过体验习得的。筷子要拿在手上,才知道怎么用;人必须跳入水中,才可能学会游泳;自行车要骑上,才能学会怎么骑。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当然,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有一定的材料。


而丁老师就为我们这些“学生”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


(一)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正因为有了这三种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才使得后面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矛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不同的盛液体的仪器:有小试管、一次性杯、烧杯。每位“学生”都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取仪器,其实每种仪器都有优点。如小试管,因其直径较小,所以溶液装的量也少,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CuSO4溶液。如一次性杯,虽然口大,但装溶液时可只装一个角落,并且摇晃的稍微重点也不用担心杯子会破。


(三)实验操作中的科学性:镊子、餐巾纸。很多化学药品都带有腐蚀性,


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这也是实验中科学性的体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用手拿钉子,那他的学生又会怎么做?丁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点,她不仅为我们准备了镊子,还有餐巾纸,真是细致到位。


给我的提示


(1)材料的恰倒好处:示范课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出示的生锈图,可能学生也看到过,但并未去注意或者了解过,袁老师用身边的材料为本课开了一个好头,从而也激发学生产生寻找铁生锈的原因的兴趣。


(2)材料的精确性:葛老师的动手能力,一直是我所钦佩的,这次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古代的水钟(模拟)。看上去很简单,三个大油桶,几个洞,几根管子。但我想可能很少有老师会亲手去制作一个这样的水钟,并且做到象他那样的水钟:几个小时只相差十几分钟,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从他的讲解及制作过程中,让我领悟到做一个科学老师,在你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前,必须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3)材料的可完善性:虽然孙老师的教具最终没能完成,但下面的老师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包括钟摆的动力、齿轮数、齿轮的角度。有的老师甚至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在这么多老师的建议下,孙老师还会继续修改她的摆钟,当然,对其他老师来说,也打开了思路,为我们做相同的教具节约了很多时间,累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已经越来越广,作为他们的科学教师,我感觉很有压力。所以每次做实验前,我都会问自己:我该为学生准备怎样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否用其他材料取代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用这些材料是否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上。一切研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改善。所以我喜欢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建设进取、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培养教师直面问题的勇气,对自己的问题保持接纳和拥抱的态度;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课例的主动思考: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思考"假如我来教,我该怎样处理?"思考“假如我来做教学工具,我会怎样做?”;思考研讨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让我们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断地去地摸索、修改、反思每一堂课的科学材料。准确的材料的选取,对于整堂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位科学老师都知道,我们科学课最难的就是准备材料,平时上家常课还好解决,但如果碰到上公开课就惨了,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每一样材料都得细细比对。小学科学探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而探究材料成了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探究材料,科学课的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科学探究材料还要经过精心设计,选取有着种种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形成一种富有内在联系性的组合,使得探究材料成为有结构性的材料。


就拿《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一课来说,课一上完,就有老师来问我岩石是从哪取来的,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我对于那次材料的选择。


1、到底哪种岩石才是最好的?


在实验“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中,我充分注意到了岩石的选择对实验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理想的实验岩石应该:加热时不会炸裂,加热时间只要半分钟左右就行,一放入水中,遇到水就会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小碎石掉下来。


我在为学生准备实验岩石时,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完美”的岩石!我反复实验了很多的岩石,都没有找到理想的。有同事向我介绍说用页岩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但因为这种岩石是一层一层组成的,加热时,外面的岩石升温膨胀的速度快,一下子就向四面八方炸裂。虽然这种岩石的实验效果很明显,可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显然不能提供给学生做实验。


经过我多个地方的考察,最终从水库边取得了理想的岩石,因为这些岩石本来就是经过风化的,而且较薄,只要加热大概一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就会有明显的现象。


2、多大的岩石才是最合适做实验的?


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比酒精灯火焰大的岩石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加热,而像绿豆一般的又太小,不容易观察。经过实验我发现,选择体积为0.6——1立方厘米的岩石比较合适。


3、用哪一个瓶子效果最好?


在备课时,为了做“流水对岩石的影响”这个实验。我完全按照课文提供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这么几个问题:①玻璃瓶子在盖紧盖子用力摇晃后,盖子很容易打不开;②并且学生在摇晃时很担心玻璃瓶子会摇破,因此就不会用力摇,也就体会不到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的剧烈碰撞;③罐头瓶子因为是金属做的,所以不用担心摇破,但因为罐头瓶子基本上都是不透明的,学生个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因此也被我剔除在外。经过多次对比实验,我对教材进行了改动:选择 “娃哈哈”矿泉水瓶,因为娃哈哈牌子的矿泉水比一般的口稍微要大点,如果有“农夫果园”的瓶子就更好了。由于瓶子大小合适,用双手很容易握紧,瓶口也较大,放石头也较容易。因此在实验中可以放心地摇,效果也很明显,真正体会到了岩石因流水而受到的作用。


至今依然清晰记得自己跟一个朋友,顶着酷暑,拿着酒精灯、打火机、烧杯、镊子,四处寻找小石快,一一做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在水库边找到了这种理想的岩石。当然,我的工夫没有白费,整堂课中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好,因为我提供的材料不会让他们产生疑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也相当地高。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理念与传统的“传授式”的理念相比,使老师有更多的改动教材的意识与权利。因此,精细的材料,不是来自照搬书本的示范,而是来自实践的探索,通过探索,才能设计出比书本更适合的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对课堂教学中的材料来说,也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特别是要尽量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适时增减材料,适时调整材料的发放顺序,也让科学材料的使用更具灵活性,以真正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之目的。所以探究材料的结构性如何,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发现、探究科学问题的成效。真正有结构的材料,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少生出很多枝节,同时也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更好的科学理念。


三、反思与讨论: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参加过很多次教研活动,有自己学校的、教研组的、市里的、浙江省的,每次活动总能让我或多或少的在观摩讨论分析中提出理解与质疑,修矫与丰盈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但使我收获最大、最难忘的的却是这一次教研活动。因为我觉得它


1、实在


作为一线老师,如何研究和学习诸多名家的教学艺术,如何将研习为己所用,可能是基层老师最需要的学习能力。纵观整个教研活动,没有空话,有的只是切实的感受与真切的交流。


2、新颖


这次教研活动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开展,不单单只是授课、评课,还有教师教教师如何制作一种实验工具,更有体验式的教法,让老师也做一回学生,从讲台重新退回座位,但正是这一退回才给我们奠定了基础,为站上更高的讲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


这次教研活动的交流讨论环节一改有些活动存在的一人一台戏或无人发言的现象,讨论环境宽松自然,老师们发言很踊跃,讨论也比较热烈,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位教师的上课,所以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没有一套套的理论,要的是结合实际的经验交流探讨;没有一味的赞美,要的是质疑与解惑。虽然很多老师大家相互不认识,但交流讨论问题却丝毫不感觉陌生。


 


作为一名教师,教研活动就如水的源泉,能让我从中吸取不少经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们市里有一个成长的团队,团队里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新教师以无私的、专业的指导,他们的帮助和智慧的引领,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我们也需要不断努力进取,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活动的资源,为自己不断加油!


 


 


 


 


 (本文获县案例评比一等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0:47:38编辑过]

TOP
9#

 

 用“基于学生 把握教材 突破矛盾”的三步曲理念教学


                                    ————记两次执教《磁铁有磁性》


 


 


诸暨浣江小学  王孙义


 


三月,市“小学科学成长者团队”课堂教学指导活动如期在我校举行。在此次活动中我执教了《磁铁有磁性》一课。该课是三下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是觉得它易上。读了教材、教参后,我照着书上要求确定了教学思路。但学生们平平淡淡的反应告诉我课上的并不成功。问题在哪?为什么活动的开展丝毫没有引起他们那眼前一亮的惊喜呢?


课后,团队的专家老师们针对教材对这堂做了热烈的研讨,他们的一番分析和解读,帮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只表层理解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漠视学生矛盾。


 两次教学情景重现:


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初读教材的预设


 教学效果


深层解读教材


深读教材后的设计


1、讨论:生活中哪些材料做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


2、投影实物:铜片、铁钉、锌粒、铝片、 纸、牙签等共14种物体。认识材料,猜测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并说说理由。


表格展示猜测结果 :












能被磁铁吸引的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





3、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小组实验。


展示一个组的验证结果,说说各组的共同特点。


4、从中我们可以推知出:哪些材料的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


仅这一活动,花了十多分钟时间。矛盾并未真正解决。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铁,不能吸什么这一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再读教材,发现实验末尾有句话:与我们原来的观点相比,我们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学生原先的观点是什么?是除了认为磁铁能吸铁外,对能否吸引铜,铝,钢、金属的各种猜测。如果我们漠视学生的这一矛盾,一味的把重点放在研究磁铁能吸铁上,那么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也不合学生兴趣的潮流。


1、知道磁铁有什么本领?学生交流


师:知道的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磁铁究竟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好吗?


2、出示一袋东西,猜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学生猜测,并分开放置。


3、结论不一,请谁帮我们验证(磁铁)


4、检验后交流:我们对哪些物体原先猜测和检验结果不一致? 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你猜它是什么材料的呢?


汇报。有问题的是铜片、铝片和锌粒。


5、磁铁究竟能吸什么物体,不能吸什么物体?


小结:磁铁磁铁能吸铁,不能吸金属中的铜、铝、锌和非金属类的物体。


6、师: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



 


 


 


 


 


 


 


 


 


 


 


 


 


 


 


 


 


 


 


 


 


 


 


 


 


 


 


 


 


 


 


[新设计的思考:这样的开场白既肯定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很自然的将学生对磁铁的多方面的探究兴趣“暂时”转移到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上来。基于对教材的深层理解和学生元认知的理解,该活动中,随着“磁铁究竟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对磁铁能否吸引铜、铝、金属的矛盾就会立刻被激发,因此这里我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有效实验帮助学生解决矛盾上。让部分学生自己去推翻自己原先的猜测,确认或修正自己原先对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的认识。抓住了这一重点,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同时大大精简了活动时间。]


 


二、磁铁能吸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读教材的预设


  教学效果


深层解读教材


深读教材后的设计


1、投影新旧版一元、五角、一角硬币。


师:通过观察,你能辨别出它们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


学生观察、辨别


2、师:我们的推测确定吗?还有更可靠的辨别方法吗?(用磁铁吸 )


3、师:有什么发现或疑问?(旧版五角不能被磁铁吸引,新版的能;旧版的一角不能被吸引,有些新版的却能)


教师释疑


4、师:辨认铁制物体我们用什么方法更可靠?(磁铁吸)



反映出前一环节没有将学生对“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什么”的矛盾彻底解决好,学生“乱”猜一通,有的甚至迫不及待的用铅笔盒上的磁铁去吸了。其他同学效仿,课堂一片混乱。


 这是在学生明确知道磁铁能吸铁,不能吸铜、铝、锌这一概念后的拓展和应用。文中有句话:“先用观察的方法辨别,再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通”这里前者的辨别其实就是猜测。既然是猜测,学生怎么猜都行。那为什么要先猜测呢?文中还有一句话:“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更可靠些?”原来,在元认知中,用感官观察事物是孩子常用的第一反应,他们对这种方法坚信不疑。而现在我们要给他们来一个小小的打击:有时我们完全信任的感官也不一定可靠。这时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思考更好的办法:用磁铁。这才是整个活动的设计意图。


1、出示新旧版5角1角硬币。图案命名。


2、只能用感官观察,你能准确辨别出它们当中哪些是铁材料的?说说你是怎样观察出来的?教师归纳、板书(颜色、光泽、轻重、声音)


(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即使是针对同一硬币,不同的观察方法推测出来的结果也是不统一的)


3、意见很不统一。看来,就凭感官观察下结论,能行吗?请谁来帮我们鉴定更信得过?(磁铁)


4、交流检验结果。讨论:同是五角、一角硬币,为何一个可以被磁铁吸引,一个却不行?不能被吸的是什么材料?(学生讨论)


5、释疑:梅花五角主要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合制的。荷花五角主要材料是铁,所以能被磁铁吸引。同理,这个一角硬币能被吸,是铁制的。不能被吸的是铝锌两种材料合制的。


6、小结:辨别同类物体是否是铁制的,用什么方法更可靠?



 


 


 


 


 


 


 


 


 


 


 


 


 


 


 


 


 


 


 


 


 


 


 


 


 


 


 


 


 


 


 


 


 


 


 


 


 


 


[新设计的思考:通过活动我们希望让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与感官观察相比,磁铁能帮我们更可靠的辨认铁制物体。如何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磁铁的这一用途是这个活动设计所须围绕的中心。显然,没有根据的猜测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里我先让发言的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观察出来的。一来,感官观察的方法深入人心,二来,为下面用磁铁吸做出鲜明的对比。在交流中呈现:即使是针对同一硬币的猜测,不同的观察方法的出的结论也不一致。为什么回不一致呢?原先的观察方法在这里不适用了。有什么更好的辨别方法呢?用磁铁。如此循循善诱,波澜不惊的解决了学生在辨别铁制物体方法上的一个跨越,能力在原有基础上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初读教材的预设


 教学效果


深层解读教材


深读教材后的设计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有吸铁的本领。如果在磁铁和螺冒之间隔上一张纸,它还能吸铁吗?


(学生有生活经验)


2、隔着布片、塑料片、铝片、橡胶皮、薄木片等物体,还能吸铁吗?


提供材料,学生实验


3、汇报:隔着布片、塑料片、铝片、橡胶皮、薄木片也能吸铁。


4、隔着水能吸铁吗?怎么实验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演示:隔着水也能吸铁。


5、归纳: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学生已没有开始时的兴致。课堂气氛很沉闷。实验也只是机械的在操作,“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概念是我硬加个他们的。



教材最后有一句话:“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深思:怎样让学生有发现?试想:我们只照着书上给学生提供一组薄的物体,显然学生除了发现磁铁能隔物吸铁外再不会有第二个发现。可如果提供一组有结构(厚薄不一、轻重不一)的物体,那在学生眼前展现出的又是怎样的一片广阔天空?从中我们也会明白概念中“一些物体”的提出的含义了。


 


1、游戏:大力士吹气球


师:发现磁铁还有什么本领?(能隔着气球皮吸铁)


2、磁铁隔着这些物体,还能吸铁吗?怎么办?


 学生实验。记录。最后每组将结果汇总到黑板上的统计表上。


3、各组的结果一致吗?(不一致)


交流:派代表展示不一致组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带着疑惑去比较、去发现。


4、说说你们对磁铁隔着物体能吸铁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隔着的物体太厚就不行了。磁铁的磁性是有限的。


生:磁铁隔着一些或(薄的)物体也能吸铁。


5、磁铁隔着液体,还能吸铁吗?比如,隔着水?


6、利用磁铁的这一性质,在生活中能帮上我们不少的忙呢!



 


 


 


 


 


 


 


 


 


 


 


 


 


 


 


 


 


 


 


 


 


 


 


 


 


 


 


 


 


 


 


 


 


 


新设计解读:让学生设计“磁铁隔着水能吸铁吗”的实验,是培养他们能力的一种途径,也不难。相比之下,挖掘“隔着一些物体吸铁”背后的深层次的内涵显的更为紧迫、重要。如果一味的照着书上意思实验就够了的话,相信学生看着书上的图文自学就能完成了,还需要老师干什么呢?挖掘了活动意图后,我通过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为每组材料袋中装的材料的厚薄是不一的,且每组都有两个轻重不一的螺冒,激发实验结果的矛盾,接着顺着学生的意思,展示矛盾组的实验材料,促使学生自己去对比分析原因何在,从而揭开“谜底”。这谜底也就是我们的新发现。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信心和成就感。


    再次上课,学生们的热烈反应赋予了课堂很大了活力,课上成功了。这次教研活动锻练了我,也提升了我。是它,让我亲身经历了一次全面的磨课过程,体验了如何从教材出发把握课堂教学理念,如何高效的去实践的过程。使我深刻意识到了“对教材浅尝则止、按部就班,漠视学生矛盾式”教学的很多弊端,感受到了“基于学生现状、把握教材意图,重点突破矛盾”这一三步曲教学理念带来的成功。


事实上,“表层理解教材,习惯按部就班教学,漠视学生矛盾”的现象在我们青年教师中比较普遍,而“如何从教材中把握课堂教学意图”是我们急需努力学习的方向。我们要清楚,教材呈现的是供我们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是一个平台,至于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搭建阶梯,必须要有‘基于教材而又高于学生元认知’的眼光去挖掘教材内隐含的教学意图。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面旗帜。有时一句不起眼的话,只要深入分析,就能作出大文章来。但也不可操之过急,我觉得教材、教参方面可以从这几方面去研读:首先,通读教参,了解教学目标和活动内容;其次,细读教学目标,把握这一活动要建构的科学概念,可从关键字句入手。如该课活动一的关键字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方法很多样:可以先猜测交流再实验,也可以先实验再交流……筛选出高效的实验方案。活动二的关键字是用磁铁辨别物体是否铁质更可靠。感官观察的辨别其实就是猜测。既然是猜测,学生怎么猜都行,关键是猜测后要能体现出它跟用磁铁吸之间的差距。这就要了解他们猜测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用磁铁辨别更可靠。第三,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矛盾冲突,思考解决活动目的与矛盾之间的有效协调途径,然后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展对学生认知有提高的活动。如活动一中: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磁铁能吸铁的概念,而学生矛盾点在于:磁铁能不能吸金属,铜,铝上;活动二中,目的是建构用磁铁辨别铁制物体更可靠,而学生的矛盾点是,感官观察是很可靠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只要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而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学习、提高;一、自己选择一节课,以它为平台,进行多次的尝试;二、在听课、评课中去关注:他们是如何从教材中把握课堂教学理念的。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本文获县案例评比一等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0:49:57编辑过]

TOP
10#

用“基于学生 把握教材 突破矛盾”的三步曲理念教学 _____文章构思清晰,充分展示了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得与失,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