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校携手,践行新科学——莲都区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复制链接]

11#

这个活动开展得很好,赞一个!
TOP
12#

莲都区的一年级科学课真的是有声有色啊,也许是他们还不用考试,老师的压力也小一些,可以把课内课外搞得如此丰富多彩。如果其他年级也能这样来上,那科学课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亮丽的窗口了。
TOP
13#

莲都区一年级科学种植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的亮点很多,其中包括总结方式——不仅仅是上台交流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总结,还采用问卷星的形式,让所有参加会议的老师参与总结,以下是老师们填写的数据统计和反馈。













TOP
14#

期待我们区下次家校联动,真心希望科学不仅限于考试,多些与教材对应的实践探究孩子收获的将是我们课本教不了的知识
TOP
15#

20171214听课笔记颜俊芬起点和终点

                                                        
  

课题名称

  
  

起点和终点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刘英小学106

  
  

活动主题

  
  

莲都区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学习团队研修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  颜俊芬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43——0927,共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6分钟)

  

0843师:大家看投影——池塘里,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大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0844生:我觉得……

  

[评点:不要让学生去猜测什么事件,可以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有个特别重大的消息,然后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学生肯定会说想知道,从而直接切入主题。对低年级课堂教学来说,还是需要这种简单的问答来活跃气氛。]

  

师:这是个好消息。我们看一下,这里有字,谁会读啊?

  

生:本周五举行一次跳远选拔赛,选出一名最优秀的跳远选手,代表池塘小分队,参加本次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评点:文字太长,没有必要让孩子跟读,把故事告诉孩子就是,可用录音旁白形式。]

  

0846师:刚才我们读了这个好消息,那谁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啊?

  

生:运动会。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因为运动会要参加跳远比赛了。

  

师:很好,还有补充——

  

0847生:他们的运动会是在动物王国举行的。

  

师:恩,谁想参加比赛呢?

  

生:青蛙。

  

[评点:学生的发言相当不错,简明扼要,可以多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师:我们来听听看(播放录音)

  

师:这个荷叶下有两只青蛙,他们在干什么啊?

  

[评点:两只青蛙颜色和背景太相似,不容易被发现,造成无意义干扰。]

  

生:吵架了。

  

0848师:为什么吵架?谁知道?

  

生:他们都想去参加比赛。

  

师:那派谁去参加比赛?怎么办?

  

生:让它们比一比。

  

[评点:故事导入的方法很引人入胜,课件的图画色彩鲜艳,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喜好。情境的创设也很合理,为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活动要求(15分钟)

  

0849师:那我们让它们跳一下,大家看。(课件演示)

  

师:哪只跳得远?

  

生:第一只。

  

师:哪只是第一只?这样吧,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编上号。

  

[评点:编号这一环节,很有意义,方便之后的交流,也为学生后面的活动提供范例。]

  

0850师:我们现在再让它们跳一下——看出来吗?

  

生:1号。

  

生:2号。

  

师:怎么才能举行一次公平的比赛?谁能说?

  

生:它们要站在同一个地方比赛。

  

0851师:说的真好。要让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开始跳。这里划一条线,谁知道这条线,叫什么?起点。

  

师:那我们让它们在这起点上跳,1号青蛙开始跳了,2号也开始跳了。谁跳得远?

  

0852师:谁跳的远?

  

生:2号。

  

师:为什么2号跳的远?

  

生:我看到2号跳的远。

  

0853师:为什么要公平公正的比赛,我们应该看哪里?

  

生:看脚后跟。

  

师:你怎么知道?

  

0854生:看脚后跟,会赖皮。如果不一样,就测不出来。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青蛙的跳出距离。但是它们要参加的是动物王国的比赛,所以不是看身体的哪个位置,而是要看跳了以后,离起点最近的位置。

  

0855师;所以把这条线作为终点,这条线就叫——

  

生:终点线。

  

[评点:围绕本课重点,细致地讨论起点和终点,体现了教师的巧妙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采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组织教学,还有教师要将起点、终点、起跳线、终点线和距离区分,不要混成一体。]

  

0856师:哎,什么声音?(录音:我刚才没有发挥好,再来比一次)

  

师:国际比赛,跳远比赛是跳三次,那我们让它们再来跳一下。老师把青蛙请到黑板上来,让它们再跳一下。这个就是比赛的赛道。

  

0857师:刚才第七组很积极,我们请第七组组长上来,刚才我们说要跳几次?3次。那青蛙应该从哪里开始跳?

  

生:起点。

  

师请学生上台演示在黑板上用磁铁青蛙跳。

  

……

  

0900师:现在,这只青蛙跳到这,这条线就是它的第一次成绩了。现在我们看第二次。

  

生在老师帮助进行第二次跳远。

  

[评点:三次跳远,呈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然后进行指导,对后面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存在的问题是演示效果还不够理想,因为样本比较小,许多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没有全员参与进来。可以考虑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

  

0901师:这次跳的更远了。我们要划一条什么线?

  

生:终点。

  

师:还有机会吗?

  

生:还有一次。

  

师:大家看仔细了。一二跳。(跳出了赛道)

  

生大声惊叫。

  

师:跳到哪里了?

  

生:外面了。

  

师:怎么办?

  

0902生:再跳一次。

  

师:不能再跳了。老师这有个办法,这有一条尺子,我们把它移到赛道上。

  

生在老师指导下移动青蛙。

  

0903师:刚才我们的青蛙跳了几次?最远的是哪里?

  

生:3次,那里。

  

师:那我们现在要用小剪刀,把这个剪下来,这就是这只青蛙的成绩。

  

[评点:这个环节用了15分钟,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15分钟。让学生知道要编号,知道测量的时候要确定起点和终点,知道采用三次尝试取最好成绩的方法,这都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果长时间连片进行讨论,学生能不能有效接受,会不会短暂性遗忘?可以采用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一一解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青蛙跳远比赛(15分钟)

  

0904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听到许多声音,还有许多青蛙,也要参加比赛,你们能不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

  

生:能。

  

0904师:那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青蛙跳远是怎么比的?(课件出示)

  

青蛙跳远比赛

  

注意事项:

  

1要标上序号。

  

2确定好起点。

  

3在终点(离起点最近的位置)做好记号。

  

4跳三次,看最远的那次成绩。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了解规则。

  

……

  

0909学生组长领取青蛙,教师组织开始比赛。

  

0910师:先标上几号青蛙。组长检查一下,各位同学是不是在青蛙身上写上了号码。

  

生写编号。

  

0911师:青蛙站在赛道上,各就各位,头部不能超过赛道。开始——

  

生让青蛙进行跳远。

  

师:大家做好记号,起起点最近的在哪里。好了,第二次——

  

……组织学生进行三次跳远。让学生做好每次记录。

  

[评点:低年级学生分组活动的有效组织一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难点,因为他们在合作能力和操作方法上存在着不足,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0915师:请大家把小青蛙、水彩笔,送回材料盒。然后把剪刀放回材料盒,拿到讲台上来。

  

生纷纷交回材料。

  

0916师:材料盒放回来,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了。第二组送回来了,第八组送回来了,给自己组加一朵小红花。

  

生交回材料。

  

0919师:刚才有几个组表现最好,老师要给他们加小红花了。

  

四、比较和反馈(8分钟)

  

师: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比一比,选出你们组跳最远的青蛙。

  

生进行小组比较。

  

0921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第四组和第八组的这两条。

  

0923组织学生进行其他组的比较。

  

师:看老师的黑板上,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他们先——你说。

  

[评点:此时的课堂调控有点乱。从学生心理方面分析,这一时候和开头相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许多学生的测量结果没有在黑板上展示,他们觉得事不关己,不会主动参与这一教学内容。解决的建议是采用小组PK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觉得有意思,再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调起点和终点,以及比较公平性的要求。]

  

生:先把红色的地方对齐,然后把最长的两根拿出来,再比。

  

0924师:他们的方法很好。老师给他们组奖两朵小好花。

  

0925师:几号青蛙跳的最远?

  

生:34号。

  

师:小朋友都记住它的名字了。我们就让34号青蛙去参加动物王国的比赛了。

  

0926师:大家把纸带贴在活动手册上。

  

0927师:下课。

  

[评点:科学课的结尾往往会匆忙收场,特别是公开课更为突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尽量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总结,或者是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和拓展。]

  
  

板书设计:

  

起点与终点

  

(贴纸带)  (青蛙跳远图)

  
  

评课:教师创设情境,以动物王国青蛙比赛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儿童化、趣味化,成为本课的主要亮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在活动指导上投入了比较充分的时间,每个环节都考虑得比较细致。课堂中及时对学生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加强的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言,教师讲解不要过多,演示活动要兼顾全体学生,都能看得到都能参与其中。

  

 

TOP
16#

20171214听课笔记吴勇用手来测量

                                                        
  

课题名称

  
  

用手来测量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刘英小学107

  
  

活动主题

  
  

莲都区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学习团队研修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刘英小学  吴勇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947—1031,共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回顾(4分钟)

  

0947师:老师这有两张纸,看到了没有?

  

生:看到了。

  

生;我们桌上也有。

  

师:看到这两条纸带,哪条长?先不要动。

  

0948生:右边的纸带比较长。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两边的一样长。

  

师:再请一个同学。

  

0949生:我觉得左边的长。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了。

  

师:你还有不同意见啊?

  

生:两根一样短。

  

师:有什么办法。能知道,两条纸带哪个长?

  

生:放在桌子上比较一下,记的起点要一样。

  

师:很好,起点要一样,然后比长谁长谁短,我们来试试看,这个方法我们在第一课学过的。

  

生:是。

  

0950师在黑板上演示。

  

生:一样长。

  

师:是一样长的。

  

生:凸出来了。

  

师:要拉平,拉直。

  

[评点:感觉这个导入意义不大,教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回顾起点和终点概念,以及强调如何进行公平比较,但低年级学生只能是见招拆招,无法体会其中的套路。建议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节约时间。]

  

二、认识和使用拃(9分钟)

  

0951师:如果要具体知道哪个长哪个短,老师今天教你一个新方法,用手来测量。

  

生:我知道。

  

0952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方法,用你的几个手指来测量。

  

生:我知道。

  

师:用大拇指放在起点,然后用中指拉到最长。这个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

  

生:1米。

  

师:我们不叫它一米,我们给它取一个新的名字,叫一拃。

  

0953师:跟老师说,一拃。

  

生:一拃。

  

师:这样的长度叫一拃。

  

0953师:看老师,怎么量的,这个就是起点,这是一拃,然后怎么画。看牢——

  

师在黑板上演示怎样用拃来测量,强调连接,以及不够一拃怎么办。

  

0955师:这里不够一拃怎么办?两拃多一点,我们就用2+表示。

  

0956师:想不想用你的小工具来试一试。

  

生:想。

  

师:小小手——小眼睛——

  

生:放放好,看老师。

  

师:我们都来量一量,你的桌面有几拃。

  

生在桌面上测量。

  

0957师:量好了,坐端正。

  

师:

  

生:8拃多。

  

生:4拃加。

  

生:6拃。

  

0958师:都会量了。刚才我们看到有个同学是这样量的(在黑板上演示错误量法,没有从起点开始,没有接上去……

  

[评点:对拃的教学是一大难点,许多老师纠结如何对拃进行规范操作,从而忽略了真正的课堂教学目标。其实拃只是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而且是不是很准确的测量工具,但因为方便被古代人们使用,让学生经历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吴老师在这个环节处理的比较到位,在黑板上的演示十分必要,并集中解决学生操作中的主要问题,让学生都能明白如何操作和测量。]

  

生:不对。

  

0959师:行不行?我给纸带给你的话,你可以画在桌面。敢不敢挑战一下?

  

生:敢。

  

三、讲解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13分钟)

  

师:我给你们的任务是,量桌子的高度。

  

生:啊?

  

师:桌面高度怎么量啊?刚才有个小朋友很认真听,老师要奖励一下。要认真听了。

  

1000师:桌子的高度,怎么去量,想一想,另外一个,你们看一看,这个桌子有几拃高,先预测一下。

  

生进行预测,有的学生就开始测量了。

  

1001师:看完的,坐好。

  

师;想一想,这个桌子有几拃高?

  

生:10拃。

  

生:6拃。

  

生:9拃。

  

1002师:大家都预测过了,把这个写到活动手册上。

  

生:活动手册第几面?

  

师:活动手册第10面。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填到这个表格中。

  

[评点:预测是科学探究重要一个步骤,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预测还是比较随意的,或者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预测是什么意思。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前面桌面长度的测量,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预测的理由,而不是随口乱说。]

  

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随机察看,并发小红星奖励。

  

1003师:都已经预测出来了,老师贴不过来了,呆会全班同学都会有奖励。

  

1004师:现在预测之后,我们实际来测一下,   在这个测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问题,觉得好不好测。

  

1004生进行测量。

  

1005师:测好的坐好。这个小组很好,这个小组也很好,我先把小组记下来。

  

师:量过的举手,多少?

  

生:8拃多。

  

生:6拃多。

  

生:54拃多。

  

1006师: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测量,数数数到54,也很棒。

  

师:要从下面开始,量到哪里?

  

生:桌面。

  

1007师:这个桌面的厚度也要量进。这里是不是要拐弯了?你们这样量是不标准的。我们要测量的是桌面直接到地面的高度,该怎么量?

  

师:小小手——小眼睛——

  

生:放放好,看老师。

  

1008师:仔细看看,怎么测量(视频演示)

  

生观看视频,了解正确的用纸带测量方法。

  

1010师:转过来,看明白没有?

  

生:看明白了。

  

1011师:现在知道,老师放在桌子里的纸带什么用了吧,先不动。那个纸就是帮助你,测量桌子高度的帮手。首先要让纸带和你的桌面平,再到地面画上线,测量好就记录下来,明白了没有?

  

生:没有了。

  

1012师:请拿出纸带,两个人合作完成。

  

[评点:我觉得教材这个部分编排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要设置难度去测量桌子的高度?就是为了突出纸带的作用?老师往往过于强调纸带的作用,而忽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测量桌子的高度,不要说一年级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实这一节课,可以将重点放在使用拃的测量上,而不使用纸带,让学生测量身边的各种物体,然后感受拃的作用,也在交流中发现拃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打下伏笔。]

  

四、分组测量桌子的高度(10分钟)

  

1012生两人组进行测量。

  

测量好的学生将纸条给老师,贴在黑板上。

  

[评点: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座位和桌椅排列要拥挤,不方便学生测量,建议可以在另外一侧加一排测量用桌,作为实验场地专门提供学生测量使用,反正会场上有这个条件。]

  

五、交流和分析(10分钟)

  

1022师:大家仔细看,看黑板,有什么发现?仔细看一看,有人已经有发现了。

  

1023师:有什么发现?

  

生: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长短不同。

  

师:大家看一下这个结果,什么原因,有些是这么长,有些是这么短?

  

1023生:那一条没有剪。

  

师:有些是这么短?

  

生:因为桌子是不可能那么短的。

  

1024师:那是什么原因,这么短?

  

生:他量的是桌面了。

  

师:你看到了?他量的是桌面的长度,不是桌子的高度。

  

1025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生:把多的剪掉。

  

师:哦,他量的是桌面的长度,我们量的是桌子的高度。等一下再给你一条,行不行?你们两个继续测桌子的高度。

  

[评点:单独给测量出错的小组提供材料,让他重新测量,看起来是关注全体,但这两个学生继续测量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参与同时进行的讨论学习?这个二次测量出的结果意义大吗?课堂生成还是值得我们去慎重思考。]

  

1026师;小眼睛——

  

生:看老师。

  

师:这里有6拃,这里是5拃多一点。长度都一样——

  

生: 为什么不一样?

  

师:长度都一样,为什么数值不一样?

  

1027生:因为他们的手不一样。

  

师:哦,真棒。看看吴老师的手,一拃和你们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一条,他的拃数,没有数出来,我们来数一下,1-2-3-4——8拃,这条特别长,为什么长度和别的不一样?老师强调,纸要拉直——如果不拉直,会有什么结果?

  

生:变长。

  

1028师:这也会影响,桌子高度不一样。                            

  

1029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桌子的高度是不是都一样?有没有高点的?

  

[评点:学生的拃数相差太大,说明前面的操作存在问题,这倒逼我们老师要思考,怎样才能组织比较有效的探究活动,包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果脱离活动实际,而仅仅根据实验结果去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云里雾里,很少有学生能参与其中。]

  

生:有。

  

师:小眼睛——这位小朋友又特别好,始终能看老师。好了,这么多原因,造成的,手的长短不一样,桌的高度不一样,还有两个小朋友配合时,拉的直一点,拉的松一点,也不一样,是不是很遗憾啊,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测的更准确呢?这个活动我们放在下一节课,好不好?

  

1030师:这里还有一个小任务,我们还可以用身体上的许多工具来测量,用身体,用脚步,来测量家里的物体……

  

生:还有沙发。

  

1031师:还可以和你们的妈妈比一比,和你的爸爸比一比。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评课: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活动指导细致,语言亲切,但由于教材编写的问题,感觉这节课组织起来困难相当大,学生对拃的认识不够充分,也没有足够的体验活动。而且,为了学生安全考虑,我觉得教师不要过于强调拃要拉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只要适度就可以了。

  
TOP
17#

很扎实的活动,孩子和家长应该很喜欢
TOP
18#

三位家长(和学生)的种植经验分享


















TOP
19#

这样的场面是震撼的!哪位家长会不支持孩子们的科学探究!
TOP
20#

祥实的报道,扎实的活动,充满生机!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