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海拾梦·乘风远航——科海远航组员许妮妮个人成长帖 [复制链接]

1#

科海拾梦·乘风远航——科海远航组员许妮妮个人成长帖

  科海拾梦·乘风远航——科海远航组员许妮妮个人成长帖


姓名:许妮妮


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怀揣着一颗教师的梦想来到了杭州师范大学,命运的鬼使神差把她调配到了护理专业。可还是挡不住要去做老师呀!于是,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大学基础物理,不断去旁听与专业无关的课堂,虽然异常尴尬、异常艰辛,但终究是如愿以偿,进入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111班。


      在大学里,曾组建一支杭州师范大学赴杭州“倡导科学精神 激励科学探索”小分队,传播科学精神的实践队伍。在景园社区、头格社区、月雅苑社区以及浙江省科技馆里,和14个不同专业的同学汇聚在一起,每天朝六晚五,颠簸一路又精神抖擞地做好小老师的工作,还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高校的14名大学生一起,完成了科学小实验的展示。曾与聋人学校“聆听爱”公益行动,为他们带来特别的爱的课堂,把“科学实验室”、“小小文化站”、“欢乐总动员”、“多彩世界园”四个板块的开设为他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爱的元素。


    现在的我已经大四了,正在面临各种教师招考阶段,可是我还是愿意在我那么忙碌的时间里抽出空来参加桂鑫的活动,交流经验。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老师,也希望桂鑫、小学科学论坛能越办越好!


 


 


我们是科海远航小组


我们的口号是  科海拾梦,乘风远航


我们的目标是积极进取,不断突破


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我们是一家人


分享 转发
TOP
2#

观看袁老师网络研修的体会


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姓名:许妮妮


 


                    总体来说,这次看完网络研修后最大的体会就是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1、 丰富学生的感性,加强理性思维。


                   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于怎样调动学生的激情,但大多数学生都只关注具体的过程形式,


              不能分析其科学本质。


                   科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科学本质的过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科学现象的拨开云雾,寻


             找其真正的科学原理,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


                    2、 正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学结构、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结构


                     通过把小灯泡的观察活动放在后面,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正确理解教学原理。在新的


               生命中,要明确教材的总体脉络、各年级的指向目标,把握好教学的“度”。


               3、建立“教学相长”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不论我们在教自己是否擅长,不擅长的东西,


             都应该不断构建自身的宽厚的知识背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TOP
3#

为什么塑料瓶设计成瓶口厚,瓶身薄为什么塑料瓶设计成瓶口厚,瓶身薄
TOP
4#

2016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活动有感
——不同课型不同的处理方式

4月21日-22日我有幸参加了2016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活动,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的大型活动。虽然来去松阳的路途非常艰难,但经过了这一天半的时间,觉得这次的机会真是弥足珍贵。在这里,我们过得既忙碌又充实,我们不仅收获了科学专业知识,也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却怀有同样梦想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这次课堂教学活动很精彩,学术报告很务实,教研氛围很活跃,专家点评很到位。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虽然大家讨论很激烈,观点很犀利,有些论点甚至不是特别了解,但这都是科学人士的精辟发言,我把那些观点都一一保存下来。总体来说,这次的活动给我最大的收获便是:不同课型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我具体说说。
思维的碰撞——《杯子外壁的水从哪里来》
学生对于杯壁的水从哪里来的有自己的一定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基于的是学生的经验,没有经过科学的观察活动,学生的认知是浅显的、零散的、不完整的。王老师课前的调查清晰展示学生的前概念,让孩子对“冰杯外壁的水从哪里来”的思考以图片加文字表达出来。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水珠从哪里来”一般集中于“杯口漏水”、“杯壁渗水”、“杯壁(口)透气”及“杯外气体”几种观点。
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再根据观点分组,找到思想上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孩子们探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更能有效研讨。
观察研讨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哪个位置?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支持你的观点?(引导思路:学生观察比较的重点是水从哪里来的。)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思维的碰撞。
课堂里亮点很多。比如在验证时,王老师采用了空冰瓶、装着很干很干棉花的冰瓶子,证明水珠是从瓶外来的,以及猜测装红冰的瓶子外面的水珠是什么颜色的。科学课的教具很关键,教具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载体,根据实际状况,对教具进行改进、甚至发明教具,这个就需要老师的思考和创新!
教学是一种思考,思维的进步。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放大镜》
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是本节课的核心活动。主要是通过有结构材料的提供,在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引发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竺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十种观察器材,分别是玻璃片、不透明凸镜、单凸镜、双凸镜、透明圆柱、透明长方体、不透明柱体、透明球、试管和塑料袋。用这么多的材料,试图让孩子在众多的材料中,研讨具有放大功能物体的共同特点,从中抽离出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透明、凸起,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反思的环节中,有老师提出在得到放大镜特点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材料自制放大设备,孩子们可能有很多想法,如给试管加水、塑料袋加水等。这也是在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充分挖掘材料。
任务驱动、长时探究——《摆的研究》

说到这节课,我不得不佩服叶老师的胆大。作为一名新老师,将多变量的两个实验进行整合,任务驱动,进行长时探究。但听到后来,才发现表象看似放手,实为可控。通过这种悬挂的方式,比较直观的体现摆的快慢与摆绳之间的关系,挂摆绳最直观,比传统的表格形式统计数据更能突出它们存在的规律。
这节是比较难上的课堂,因为研究因素很多,叶老师采用了一种比较大胆的做法:做的时候只关注次数,达成后再测量长度,减小学生的关注点,降低难度。避免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的研究问题。
实验时,小组内可能对长度数据不敏感,但全班一汇总,将摆件放在黑板上呈现,就发现这是一个抛物线了,科学概念目标也就自然而然达成了。
搭好活动支架——《证明地球在自转》
《证明地球在自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理解“摆的特点”,二是傅科摆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傅科摆的原理,三是“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由“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这一特点到“傅科摆与地面刻度盘的偏转”,看似简单,但学生思维的跳转是很大的。
姚老师分四步走,搭好活动支架,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分别达成目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找观察方向的参照物;第二步,得出摆的方向不变;第三步,地盘转实验摆不变,研究沙子的痕迹,为地球自转打基础;第四步,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
有老师评价:“感觉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探究过程。”个人完全同意。
科学阅读课(主动接受式课型)——《食物中的营养》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课教学上也常用到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但阅读资料卡的制作及任务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资料卡,归纳整理,提取所需信息。其次,从阅读到表达,也是一种技能。孩子们的表达零散,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信息。
在进行探究时,袁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如检测面包馒头里是否含有淀粉时,探讨面包馒头是用淀粉做的,为什么还要做实验?淀粉有怎样的性质?我们可以不可以用这一特性做其他食品的淀粉检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来。


构建模型——《太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的科学概念;根据数据表资料小组合作建立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按比例处理数据,感受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的大小差异很大。
郑老师运用了三次建模,这是基于学生三个逐级提升的认识层次展开的。第一次,说说你脑海中的模型;第二次,提供距离数据,根据数据再次建立模型;第三次,结合距离和大小,想象最终模型。通过不断地交流、探讨、质疑,对太阳系的真实情景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对教材中的太阳系插图提出了质疑,通过这样的科学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通过数据建模、图形建模以微小的步子,通过三次建模让学生感受、学习、掌握思维建模的过程。在修正模型过程中,渗透比例尺的概念运用,从距离的等比例尺,到同时要求大小和距离等比例尺缩小。
课堂层层递进,慢中有思,学生学会了探究方法,构建了科学模型,掌握了科学概念。


带着满满的收获,写完了这次的感受。感谢这次上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绎,感谢评课老师们给我们科学教学探索之路指点迷津,让我们学有所获。最后,引用喻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这次的感悟。
田园松阳春雨润,
古县实小充电盛。
经典课堂再演绎,
名师特教盛宴呈。
群里群外观点碰,
醉满情怀科学人。

桂鑫人:许妮妮
TOP
5#

清风活水,细水长流
——桂馨六组第一次线下小结
许妮妮
自从进入教师队伍,对于教学中总存在诸多困惑,在教学上也进入了瓶颈期。这次培训虽然只有二天的时间,但过得很充实,让我充分感受了教学的智慧性与艺术性,受益非浅。袁老师的建议让处于迷惑中的我如沐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看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为我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这次的学习,一改以往利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的模式,而是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我们这些准教师、新教师促进自主学习的氛围,让我们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江南的六组成员们一路颠簸抖擞,齐聚舟山定海。第一天晚上,我们就“你眼中的科学课”展开了讨论。当袁老师讲到自己对于科学课的理解时,乍一听来便是科学课标,细细研读却发现原来自己对于课标的理解还尚不深。尤其是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问“还有其他想法吗?”“有补充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在交流现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己得出结论。
第二日,我们进行了模拟上课,因为其他小组成员正面临着教师资格证的面试关,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上课交流,以解诸位组员模课的惑。袁老师就每堂课教学细节进行讲评,针对每位组员上课的特点进行点评,畅谈多年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匆匆午饭之后,袁老师又对我们这些新教师讲了自身从教的经验。其中《比较水的多少》一课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谨记“知识不是给予的,而是生成的”,我们不能告诉学生应该要怎样做,怎样认识,而是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形成我们要有一个标准去比较,从而发明创造量筒,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思维的创造过程。
总之,这次的线下活动为我们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我坚信,这次的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TOP
6#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观后感

1、分析教材,本课教材共呈现了三个活动,下面我简要说一下。
活动一: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变成微粒,没有沉淀。
活动二: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
活动三: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指导学生严格按规范利用过滤装置进行实验,最后的交流,指向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观察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物质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材,根据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可以把描述物质在水中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知道溶解的特征。
科学概念
      ●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    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对溶解有着他们原有初始概念(很多是错误认识),诸如“消失”、“溶化”等描述语言的引导与追问,王老师对本节课核心概念“溶解”进行引导,并通过后面的实验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现象不断增强学生对溶解的特征概念。

4、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结论,如让学生画简图,将实验现象画出来。这符合孩子们以感性知识为主的思维。这样的设计,关注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之前有组员问课标该怎么背,应该是以用这样的案例理解。因为到时候就算是笔试考试的时候,也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去答题,这是一个小窍门。

5、    对于新老师来说,如果对课堂把握能力不强的话,可以在材料的控制方面进行把握。可以在需要用到实验时让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收回实验材料。王老师在这点上做的很好,值得大家学习。
比如学生在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变化,有很多组的同学会隔短时间去搅拌一下,导致面粉很难静置下来,这时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收起这组同学的玻璃棒(因玻璃棒在后续实验中已不需要),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观察与记录上。

6、    提问题时可以形成认知冲突。提问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是更接近食盐,看不见颗粒,还是更接近沙子?接下来自然而然进入过滤的教学环节。

7、本课是溶解单元的第一节课,让学生们打开对溶解的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的最后,王老师引出了许多关于溶解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加关注以后对于溶解其他知识的学习。
附:对于我们这样还未真正上过“战场”的新兵来说,老师们的见解会更加详尽,下面是当时在场的老师评课后整理的稿子,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观课人团队成员(以下简称观课人):今天,我们团队共同听了 吴老师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单元中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我们改变以往听课、评课的模式,采取观课、议课的方式。现在我们就观课的情况来议课,共同就本课进行一次讨论、交流。首先,我们先请吴老师介绍一下本课的设计思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下反思。
吴丽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落实4句话:以颗粒变化为标准;以观察实验为手段;以多种验证为途径;以分类促进概念的提升。课堂教学紧紧围绕“颗粒的变化”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并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本节课,我不仅让学生对于“溶解”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溶解”和“不溶解”这样一对概念,以“溶解”促“不溶解”的认识,回头再用“不溶解”来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概念。在进行了过滤实验后,又让孩子们说说,你们要判断物质是否溶解有哪些条啊,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啊?要判断物质不溶解呢?更是让孩子们在概念形成后有一个反思过程,能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去解释概念。纵观整节课,这样的处理可以说是亮点和成功点,真正在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概念体系。
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和一些细节上还有一些欠缺:
一些环节在处理上比较急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
如:过滤概念的建构,设计中是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已经混合在一起的面粉和水分离呢?本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捞鱼食要用眼小的网才行,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在滤网的空隙小于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的时候,才能让水通过而固体颗粒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水和固体目的。但实际教学中,由于前面的活动耽误了一些时间,而且学生看到桌面上的过滤装置,直接提出了过滤的方法,我就直接进行了过滤混合物的活动,在对滤纸的介绍中让学生知道滤纸的空隙很小,只能让水能过不能让固体颗粒通过,这样也就没有达成通过学生以有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过滤的概念的目的,课后反思一下,我还是过于追求课堂的顺利进行,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的概念的建立过程,这在今后的课堂中是绝不能出现的。
观课人:我认为吴老师在课堂中以演示为主导,以讨论为辅助,帮助学生明确在过滤实验中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这点做的很好。
吴丽娟:是的,实际课堂中我也感觉到了。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而且过滤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三种混合物的过滤也是不可能的。为此我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由教师演示过滤比较难于完成的沙和水的混合物,并一边过滤一边强调操作规范,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指导,然后请每个小组的学生只过滤一种混合物,这样就初步解决了过滤时间不足的问题,在学生将混合物倒入漏斗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过滤时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实际课堂效果来看,不审很好的,学生明确了怎样过滤才是规范的,正确的,更明确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再一次过滤时相信孩子们就能比较规范的操作了。
观课人:吴老师,整堂课中,你的讲授,演示等活动所用的时间是18分钟,学生的实验和汇报时间为20分钟,分发材料和课件演示共2分钟,你认为这样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呢?、
吴丽娟:我感觉课堂中时间的分配不是特别好,我预计教师的活动时间不应该超过14分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但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小状况,有的问题我提出后,学生没能理解,我进行了引导,从这点上来看,我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些差距,有问题还要重新考虑。
观课人:吴老师,我记录了一下整堂课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一共是34次,其中有一个男生一人回答了5次,还在一次汇报教程中,你一共叫了6人,之中就有5人是男生,这是不是说明你对于男女生的关注有所不同呢?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这点?
吴丽娟:这个我真没有注意到,可能是由于学科的特点,男孩子更喜欢上科学课,课堂上更活跃,更积极,我提问的男生也就比较多,以后的课堂中,我会注意这点,更多的关注女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观课人:我观察到,在进行过滤实验的时候,有5个小组都出现了滤纸破了,无法完成实验的情况,我仔细看了一个,你给学生提供的玻璃棒,并不是圆头的,而是平面的,有一些毛的,我也清楚这是由于条件有限,学校实验器材不足,你这是把整根的截断来用的,我觉得如果用砂纸打磨一下,就可以避免由器材造成的学生实验失误了。
吴丽娟:对,这个问题我在课上也发现了,我的课前准备还是不够细致,以后要注意。
观课人:我感觉课堂上由观察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过渡到过滤实验这个环节有点牵强,按你的教学,学生跟据发现的两个标准就能判断面粉在水中是不溶解的了,那过滤实验还有必要做了吗?
吴丽娟:是,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面粉在水中的变化状态后,不急于让学生做出判断,而是请学生们再想想判断溶解和不溶解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判断更具有说服力,然后再引入过滤实验,是否更有利于“溶解”概念的建构呢?在后面的课堂中我会进一步实践,总结,找出最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
观课人:你认为板书如果改成这样,是否更清晰,更有条理呢?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  沙  面粉
能不能看见颗粒   ⅹ  √  √
有没有沉淀出现   ⅹ  √  √
能不能用过滤的   ⅹ  √  √
方法分离
  吴丽娟:是的,这样的板书更好。后面的课堂中我就用这个板书。
观课人:观了本节课后,我有一个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不论课前的预设多么充分,课堂上也会发生意外,打乱教师的设计意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处理呢?”我们都好好思考一下,作为下节课观课的一个方向,你们看怎么样?
吴丽娟:好的。请你们多给我提出缺点和不足。
TOP
7#

教学勇气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赵希斌
《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
《教师如何做课题》
雷夫《第56号教师的奇迹》  《重新发现学校》
不跪着教书  守望教育  
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克帕尔默
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
李希贵——《学生第二》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
程红兵——《直面教育现场——书生校长的教育反思》
郑金洲——《教育如何做研究》
刘铁芳《对教育多一点形上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TOP
8#

4.15 网络研修 听后感
总体来说,这次看完网络研修后最大的体会就是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1、    丰富学生的感性,加强理性思维。
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于怎样调动学生的激情,但大多数学生都只关注具体的过程形式,不能分析其科学本质。
科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科学本质的过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科学现象的拨开云雾,寻找其真正的科学原理,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
2、    正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学结构、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结构
通过把小灯泡的观察活动放在后面,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正确理解教学原理。在新的生命中,要明确教材的总体脉络、各年级的指向目标,把握好教学的“度”。
3、建立“教学相长”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不论我们在教自己是否擅长,不擅长的东西,都应该不断构建自身的宽厚的知识背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TOP
9#

袁老师 网络研修 听后感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进入大学以后,我们会有许多空闲的时间,有些人可能对自己学业开始不太重视了。以前我也觉得大学里面的知识没用什么用处,但真正开始试教时,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是那么匮乏,而且明明知识这个知识大学课本上有的,但却没有记住。
我想说,大学里面的理论课,尤其是生物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这些准教师来说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我妈妈问我为什么把大学四年的书都搬回来了,其实我想说,因为以后我会用到它们!
2、练习教师基本功——粉笔字
     对于写字差的人来说,板书是一个硬伤,面试的时候会拉许多分数。在这一方面,告诉你,没有捷径,只有练习!
        这里要提醒大家可以临摹优秀字体、可以看视频,不要自顾自练字,闭门造车。
3、练习教师基本功——神态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面试时考官打分百分之八十是看你的教态,看你是否适合当一名教师。教态,我的理解就是你上课的神态,讲话、动作之类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我觉得还是要看名师视频,自己多练习一下教师的感觉
4、接下来就是笔试啦!
有很多人问我考试的重难点,我只能说自己找。怎么找,就是看历年的考题!
也有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书上的都要背下来,我也只能说,我是基本背下来的!
课标上的每句话,也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去分析。如果,你答题时只是把课标的原话写出来,大概就只能得一半的分数,案例,让你的答案更精彩!
5、最后就是面试啦!
首先,要对教材理解,明确要教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再确定教学流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科学的逻辑思维,最后再看形式。千万不要因为你想把这节课的环节设计地非常精彩,而失去了科学课本身的意味。最后只是闹哄哄地上完课,而学生并没有实质性收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