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市小学科学“苏式课堂”研讨活动暨2014年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 [复制链接]

21#

赞,夏校长威武!

TOP
22#

电的世界——《1.走进电的世界》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小学  顾超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世界”,第三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


学什么?以《课标》“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因此学生有必要对人类探究电的历史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从静电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认识电的本质——电荷。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这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从哪学?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起点。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对学生来说,电在生活中的运用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了,孩子们有兴趣去探究电,但孩子对电的认识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了解孩子的前概念,归整孩子想要研究的问题,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为后几节课的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教学是“电的世界”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感受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探究的兴起。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知道电源,认识电池。了解人类研究电的历史及与电有关的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科学与工程实践: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简要了解人类研究电的历史。


能够使小灯泡发亮,并画出连接图。


2.学科核心概念: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持续流动就会形成电流。


知道电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静电的观察,知道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持续流动就会形成电流。


教学难点:


尝试能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将连接图画下来


教学准备:


纸条、记号笔、磁铁、小电珠、导线、5号电池、人类探究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主题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2、揭示课题:电的世界


二、了解前概念和学习需求


1、关于电,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在电这个单元,你还想了解关于电的哪些知识?


2、归整学生的问题


三、了解人类探究电的历史


1、观看视频


2、板书归纳


四、根据板书顺序选择研究


1、静电的研究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


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出静电吗?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观看视频,在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总结在黑板上


(板书: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会移动)


2、模拟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请学生模拟电荷,在教室模拟流动,感知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


课件进一步讲解


3、电源


源源不断的电来自发电厂和电池


观察电池,找到正极和负极


五、点亮小灯泡


比一比:谁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画一画: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图画下来


展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9 14:10:26编辑过]

TOP
23#

电的世界——2.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姚伟峰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中“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从学生实际的前概念出发,在STC科技与儿童)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STEMx(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观念的影响下。本课教学确定为“电的世界”第二课时的内容学习,在学生点亮小灯泡的科学实践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尝试操作利用开关来控制电路;初步学会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连接电路的实物图或示意图。


教学目标:


1.科学与工程实践: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同时用开关控制简单电路;把电路连接实物图转化到示意图,再抽象到简单电路图。


2.科学核心概念: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知道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用电器的功能。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开关控制一个简单电路;把电路的连接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小灯泡的构造,构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经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的核心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3根、小开关、解剖开的白炽灯泡、科学实践记录纸。


教师:分组材料1份、坏导线、坏电珠、白炽灯泡2个(1个白炽灯泡解剖开)、电工服装、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


活动一:知道小灯泡亮是形成电流回路。


讲述:前面的科学课上你们都在尝试点亮小灯泡。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来连接,你们组的小灯泡被点亮了吗?


提问:小组说说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怎么连接的?


交流:学生初步作出连接小灯泡亮的解释。


点拨:小灯泡两个是不同的连接点?小灯泡里面是两端相连在一起的?


观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直接观察小灯泡我们发现?【玻璃泡、金属的连接点、灯丝】要观察到灯泡的内部构造,怎么观察呢?解剖灯泡,观察内部结构。【金属支架2个,分别连接着灯丝、金属连接点】)


小结:小灯泡的外部与内部构造。


活动:在记录纸上标出小灯泡亮起来时电流动的过程。


视频:人们一般规定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小灯泡亮起来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连接点、金属架、灯丝,又从另一个金属架、连接点、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引导:除了这样的一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亮起来,其它小灯泡也亮起来的方法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点拨:不管我们是怎么连接,小灯泡亮起来有它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小灯泡,经过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渗透:断路连接、短路连接现象。


强调: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是,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所以要尽量避免电路的短路连接。


    活动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谈话:小组连接的小灯泡现在还亮着吗?什么原因不亮呢?


点拨:有办法能让小灯泡、电池、导线固定住吗?【出示,电池盒、小灯座介绍】


谈话:可以在第一节课点亮小灯泡的基础上,加入电池盒、小灯座这些电器元件,然后不用手按住,让小灯泡同样亮起来。


组装:学生领取材料,进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小结:由电源(电池)、用电器(小灯泡)、导线、电器元件(电池盒、小灯座)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做电路。


    活动三:实践操作带有开关的简单电路


谈话:现在组装的电路,小灯泡是不是继续亮着?有办法让小灯泡亮,就一直亮着,想让它不亮就不亮。


    观察:(出示小开关、演示开关)观察开关发现什么?


引导:把开关加入到刚才的电路中,然后控制小灯泡亮和不亮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实践:连接小开关,控制电路,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利用开关闭合、断开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记录:把连接的电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科学实践记录上。


小结:在科学上,把这样组成的一个电路叫做简单电路。用这种方式来表示的叫做简单电路的示意图。


引导:可以用符号来描述简单电路图。】


讲述:以后学习电的世界,需要画电路图时,就可以选择用符号的方式来表示。


活动四:进行本课学习活动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简单电路,完善本课学习的思维导图科学实践记录。

TOP
24#

电的世界——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王玉乾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世界”,第三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从学生实际的前概念出发,在STC科学课程教学理念引领下、在STEMx(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观念的转变下。本课教学是“电的世界”第3课时内容的学习:经过前面2课时的学习后,学生走进了电的世界,用电池、导线点亮了小灯泡,对回路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了什么是断路什么是短路。这两课中都点亮1个小灯泡,本课就在点亮两个小灯泡的挑战中起步。使学生接触到不一样的连接:串联、并联。接着再次挑战1个小灯泡和2个电池的电路连接,学生进一步体验不一样的连接方法。这样能使他们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本质区别有了体验和认识。课的最后,出示一个连接电路,可小灯泡没有发光,这是怎么了?交给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目标:


1.科学与工程实践:能利用一些电路元件组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画出比较正式的电路示意图,并最终用电路示意图指导电路的组建。


2.学科核心概念: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更多的元件能组建更多的回路,小灯泡都能工作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潜心于科学的研究活动,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应用更多元件能组建更多的回路,使小灯泡工作起来。


教学难点:


    组建并联电路;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本质不同。


教学准备:


学生: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5根、科学实践记录纸


教师:分组材料2份、电工服装、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挑战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的电路连接。


    1、前面两节课,我们的电路里都只点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都能点亮吗?


    2、请学生扮演电路的连接方法。(相机指导绘制比较规范的电路示意图)


    3、这些连接方法能使两个小灯泡都亮吗?我们验证一下。


    4、学生分组,依照自己设计的电路示意图组建不同的电路连接,验证是否可行。在电路示意图里用小箭头画出回路。


    5、师生小结,这两种电路连接方法有区别吗?一种叫做串联电路(小灯泡串联),他只有一个回路;另一种叫做并联电路(小灯泡并联),他有两个回路,有些还有两个以上的。


二、挑战两个电池、一个灯泡的电路连接。


    1、如果有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能连出两个不同的电路吗?


    2、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归纳出不同的连接方法,绘制电路示意图。


    3、请2-3小组代表交流设计草图,询问“回路”的问题。


    4、学生分组,验证他们的设计。


    5、师生汇总活动的收获。这两种连接方法与之前的挑战对比,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里一种是串联电路(电池串联);另一种是并联电路(电池并联)。


    6、对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探讨两种电路的区别。


    7、联系实际,倘若教室里要安装照明灯光,十几盏灯应该选择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三、留下疑问。


    1、展示一个电路,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闭合开关,灯泡没有发光。电路怎么了?

TOP
25#

电的世界——4.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小学  何康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世界”,第三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以《课标》“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本课是在前面三节课学生认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从电路的电器元件构成来引入对导线材料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于材料导电性的疑问,产生任职冲突,进而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思考。活动中提供足够多的材料,能依据检测一个物品的的思路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让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探究中,让学生不断产生新问题,并相互启发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电流能否容易通过和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落实科学的用电方法,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获取科学探究的技能,使教学更加贴尽生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检测电路故障的过程,能依据科学规范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规范设计实验,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


教学准备:磁贴、电路组件、灵敏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若干、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经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路有了基本的了解。谁来说说一个完整的电路里应该包含哪些电路元件?


请学生交流


(指着导线)电源、灯泡、我们都观察过了,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这根导线呢?请学生交流


提问:导线为什么这样设计呢?里面难道有什么秘密吗?(导线解剖图片)


用其他材料代替导线可以吗?


什么样的材料可以代替导线?什么样的材料不能代替导线?


请学生交流。(学生说出导体绝缘体)


引导 电流容易通过  电流不容易通过(怎样解决容易通过   能通过)


二、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1、分辨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过渡: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有些容易导电,有些不容易导电


提问:(出示材料)怎样才能知道物体的导电性呢?比如橡皮


请学生交流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电路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


出示灵敏电路检测器,请学生说说用法,全班探讨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播放视频  请学生交流。


学生实验。


小组汇报。


2、自来水和人体的导电性


引导小组探讨小木棒导电性不同的原因,全班检测自来水的导电性。


提问:所以湿的插座能不能碰?为什么?请学生交流原因。


质疑:难道人体也是导电的吗?怎样证明?


请一名学生来讲解、示范。


小结:原来自来水和人体都是导电的。


讲解: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一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三、安全用电


观察导线:现在来解释导线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说清楚金属丝和塑料外皮的作用。引入用电安全。


情景引入:如果遇到有人触电,你会怎么办?


播放安全用电的视频,请学生交流收获。


四、全课总结

TOP
26#

《电和磁》教学设计


苏州新区金色小学  蒋建刚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      电池数增加、线圈可使磁性越大。


3.      利用电产生磁的知识可以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流。


过程与方法:


1.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2.      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3.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电流可以使导线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难点:通过实验解释电产生磁的过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前作业:了解有关奥斯特的故事


指南针、小灯泡、灯座、导线、电池(两节)、电池盒。


教学过程:


热身:


大家很喜欢科学课,你都喜欢哪些科学家?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有一个科学家叫奥斯特,大家熟悉吗?说说他的故事。


时间多的话,欣赏一些图片:现代电器。


一、导入


(这些现代科技发明,都和奥斯特有意无意的一个实验有关)18204月,在一次上课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条导线放在一个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这一现象竟使奥斯特激动得差点在讲台上摔了一跤。是什么奇特的现象呢?我们一起来重现这个奇特的实验现象。


二、新授


(一)电能产生磁


1.简单电路对磁针的影响实验。


2我们看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让小磁针偏转的呢?


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是电流使导线产生磁性。)


板书:电流使导线产生磁性。


(二)探究有什么方法能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重点)


1.我们一起来看汇总表,大家有什么发现?(不同的数据,说明磁性的强弱不一样)


2我们有办法使磁针偏转的格数再多一些吗? (板书学生的方法:增加电池、绕成线圈)


3.讨论、交流、实验操作。


4.分析一下我们研究得到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偏转格数变多,偏转更明显)。


线圈怎样放置,指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巡视中指导学生去研究)(上、下、平、立放)


板书:增加电池


板书:绕成线圈


5.增加电池(线圈)会让磁针偏转的更明显,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     电流增大    磁性更强(磁力更大)


三、拓展


1.奥斯特解开了电和磁之间的神秘面纱后,有更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电和磁之间的奥秘,如:法拉第、安培、阿拉果等等,他们从很多角度对电和磁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如果你也是一位科学家,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


2.能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吗?这节电池,我接到电路里却不能把小灯泡点亮,还有没有电,?能不能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检测一下呢?


学生:检测思路。演示。


3.我们还能想出让磁针偏转更明显的方法吗?记得和你们的父母一起研究,同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顾老师、何老师。


四、板书


电和磁


电流使导线产生磁性


增加 电池    电流增大    磁性更强(磁力更大)


绕成线圈     

TOP
27#

《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苏州市东大街小学   莫彪


【教学内容】根据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3课改编的自创案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具有放大、聚焦和成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特点。


2、尝试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激光演示器、平面镜片、凸透镜、凹透镜;视频课件等


学生分组:凸透镜片、凹透镜片、平面玻璃镜片;放大镜、凹透镜、有文字图片的纸、纸屏、餐巾纸等;制作望远镜的材料(一组凹凸透镜镜片及其它)。实验记录单;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二)揭示课题


1.桌上塑料盘中有(1号、2号)两个镜片,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


2.我们把这些个用玻璃、水晶等透明材料制作的光学元件,叫作透镜。


3.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研究一下)这些透镜,好不好?


4.板书:(研究透镜)


(三)研究透镜特点 


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实验,感知,交流,记录。 


3.学生汇报小结: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我们叫它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我们叫它凹透镜。 


4.教师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横截面。 


(四)研究单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呢?


2. 学生讨论、汇报,并自行设计对比实验。


3.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聚光。 


实验3: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小结:透镜的作用


6.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透镜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呢?


7.演示激光的光线透过透镜时所发生的现象。(凸透镜 会聚,凹透镜 扩散)


8.师生共同总结: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


(五)探究凸透镜、凹透镜两两组合后的作用


1.两块凸透镜的组合


a.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b.汇报:作用:比一块凸透镜“放得更大”


c.教师简单介绍显微镜的发明。


2.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


a.视频展示制作研究工具的过程


b.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观察比较


c.给这个工具起个名字(望远镜)


d.伽利略望远镜简介


3.开普勒望远镜简介


(六)全课总结


(七)机动拓展


1.讨论老花镜和近视眼镜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关系。


 


【板书设计】


     研究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放大             缩小


        聚光             发散


         成缩小倒立像       不能成像


 

TOP
28#

比较齐全的资料
TOP
29#

苏式课堂这是第一次听到的名字,呵呵!


 


很好的活动,建议可以的话把相关新闻报道发送到首页!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0#

看到胡春娜老师、孙苹老师倍感亲切啊,想起了苏州5天的考察,甚是欢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