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随感 [复制链接]

11#

我是这样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  2006-11-2 17:50:18

 昨天执教了《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
本节课由热是怎样传递的和那个导热快两部分组成。我感觉这节课,教材总体上编写得很好。不过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由教师自行优化。同时,本节课的教学时间相对紧张。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感觉效果不错——
第一,突出动手动脑学科学。
一开课,我拿出一只杯子和一根瓢羹。我问学生,如果这个杯子里装满了热水,然后将这只瓢羹整只浸入水中,过一会,取出,瓢羹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在回答热的时候)我追问: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得出热水能够把热量传递给瓢羹,然后让他们说说这样的例子,最终得出——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接着,继续说明——如果将这个瓢羹放入热水中,但是有一部分露出在水外,露在水外面的瓢羹会变热吗?(我并没有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因为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在解释现象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是因为热气才让露出在水面的瓢羹变热的。——学生这样说法正确吗?请有兴趣的老师与我交流。)接着,让学生猜想——如果瓢羹的柄很长,瓢羹柄的顶端会不会变热?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瓢羹简图,并在瓢羹上标出4个点,分别用A、B、C、D标注,其中A点在热水中,其余三点在水面上。问学生:你认为这四个点热起来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也就是课本中的问题——热在勺柄中是怎样传递的?)
接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吗?(不能)刚才,同学们对于热的传递方向总结起来是一句话:热是由较热的一端沿着物体传到较冷的一端。但是这个只是我们的假设,我们根据生活经验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请你把课本42页上的记录表写完整。通过交流,最终得出这样的假设——如果热是由较热的一端沿着物体传到较冷的一端,那么,热是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物体的另一部分,而且热的传递是有方向的、有过程的。
面对这个假设,教师提出,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在师生互动交流后,总结实验方法,然后动手实验。我对书上的实验方法进行改变,变成了最方便的实验方法(优点是实验材料准备简单)。
实验结束后,通过“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两个问题,得出传导概念。
对于对流和辐射的交流,主要采用理性分析为主。在交流这两个概念的过程中,我通过分析冬天在房间使用空调和冬天在室外晒太阳举例。
最后分析不浸入水中的瓢羹为什么会变热,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对于那个导热快这个内容,我用了4个瓢羹(金属、木质、塑料、陶瓷),但是,没有用凡士林(黄油),而是,让学生摸同一高度的瓢羹柄的方式开展教学。我觉得,这个环节,并不是说要得出精确的结论,只是要学生树立不同材料导热性能不一样的定性概念即可。
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收集生活中的材料上。
……
我大概就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欢迎有兴趣的老师跟我交流。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63997

TOP
12#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介绍——兼对网友小木留言的回复  2006-11-5 13:46:22

 中午上网,看到了网友小木对我撰写的《对一位留言者留言的答复》一文的留言。

以下是引用游客于 2006-11-5 10:23:00的发言:

你好,我是小木,因为怕注册麻烦,所以匿名留言。上次的留言是因为你在群上的“广告”,还因为当时正好有点想法想对你说。这次又看到你的“广告”而且是针对我上次的留言,所以又来看了。(哈哈,感觉自己像一条鱼,一看到“诱饵”就上钩)
向林老师学习,你是出色的,学习你的善思,学习你的用心。看了你再次的反思想到两句话:1、“看过了我忘记了……做过了我记得了……”2、科学课并非等同于实验课。
还没深入思考这两句话。还有觉得你说的内容好像是《常识》教材的。科学教材这个内容的编写也是这么大的密度吗?

IP:218.74.249.69[/quote]

看到小木的留言,我不禁有些感动。真的,如果换作是我,是绝对不太可能在别人的博客上这样留言。我觉得,小木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对科学热爱,对真理有追求的人。而不是一条容易上钩的鱼。我从内心佩服小木。

看了小木的留言,我也有了一点冲动——

冲动一:我想把《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个教材内容传递上去。我马上在书房里找教材(科学教材我家里有一套,在学校里有一套,这样便于学习、交流。),结果看了一下,发现,这个教材跟我上课时用的不一样,很不一样。吃过午饭后,我就马上到学校,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两个版本。供小木和其他网友研究。

冲动二:我是不是对教材的理解出现了问题。我不悉心教参,但是,我还是仔细的看了教参,看了电子备课系统。我把电子备课系统中对本课的分析也一并附后。

冲动三:我觉得,我同样需要进一步思考小木提出的两句话——1、“看过了我忘记了……做过了我记得了……”2、科学课并非等同于实验课。 对于这两句话,或者对于其他的看似真理的话,我有一种感觉——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论,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真理,结合情景看待真理,创造性地应用真理……

我的总结:欣赏小木,佩服小木,附上教材,继续交流。








                    



                    

以上两页,为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时的《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内容



                    



                    

以上两页,为2004年5月第1版,2006年5月第3次印刷时的《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内容


以下为电子备课系统中的教材分析(但是,我看了一下,这个教材分析,还是对于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时的《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内容地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热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分别是怎样传递的探究过程。学生在三下已学过冷与热的有关内容,知道热水会浮在冷水的上面,因为水的体积受热而膨胀。热在冷水与热水之间是怎样传递的?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可能说得出一些,但他们是否做过实验呢?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细致观察清测及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怎样才能使热在冷水与热水中的传递观测得更为清楚,老师们可以思考实践,设计更好的点子。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与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有相似之处,教学中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本节课的重点是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实验验证,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重点放在哪里呢?即考虑哪个活动环节最有价值,如何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怎样作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思考的问题。实验中,除了要保证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性。选择怎样的材料更有利于实验探究, 请参阅《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内容。

教材最后还介绍了另一种热传递的方式,即辐射。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通过辐射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热传递的有关知识。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65431

TOP
13#

我是这样设计“它们凉得一样吗”这一环节的  2006-11-8 19:24:11

 今天下午,教学了《让水凉得慢一些》一课。对“它们凉得一样吗?” 这个环节,我进行了处理,感觉效果不错。

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我提问: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同时分别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然后,用手摸一摸各种杯子的外壁,感觉一样吗?能解释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这一点我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因为在前一节课结束前,我就在一个班级问过这个问题。已经了解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不做评论,而是引导学生总结出他们回答中的共同结论——不同材料做的杯子的外壁的温度是不相同的,这说明了不同材料的导热本领不同(这个结论,其实在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已经得出。),不同材料的散热本领不同。

第二,实验。我根据班级中已经有的四个大组进行分组实验。为每个大组准备了三种杯子,并倒好开水。让学生一个一个的用手摸的方式比较杯壁的温度,并且要求,一定要摸到位。

第三,学生交流摸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非常精彩的学生之间的争论现象,因为开始几位摸的同学的结果和最后几位摸的同学的结果不相同。这是因为,第一位摸的同学和最后一位摸的同学的时间差在3分钟左右。这样的时间下,前后同学的结果自然不同。而教师正是也学生的争论为切入口,解决了教材中原本要用两次试验来解决的问题。第二次试验——过几分钟后,这三杯水的温度还一样吗?哪杯最冷?的问题迎刃而解。我想,这也是这个实验的精妙所在。同时,由于将原本需要准备14个小组实验器材,降低到4个组的实验器材,降低了老师的准备要求,还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如果每个小组都这样做,开水的问题,是一个安全隐患。)

第四,总结

我想,本环节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基础,降低了材料准备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安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思维训练的层次。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67391

TOP
14#

与st老师就《框架结构》一课材料问题的聊天记录  2006-11-17 17:51:14

 傍晚打开电脑,看到了st老师给我的留言——
st 17:17:48 http://www.lifepop.com/comments.aspx?id=252248
我点击打开一看,出现了如下内容——我今天又在回忆当初我为什么改用吸管和图钉,最大的问题是吸管容易裁剪而木条的裁剪比较困难,并且吸管受力变形更容易观察出来。st
IP:58.63.103.6
游客发表于 2006-11-17 17:17:00

我做了如下答复——奔跑的蜗牛 17:19:06 你很有主见,木头的一次性筷子也很容易裁剪,可能我与你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界定不同。吸管受力弯曲的地方,我想更多时候是因为吸管本身不能承受重力,然而,木头受力弯曲更多时候是结构的问题和捆绑的问题。

这时候st老师回复了,我们进入了对话阶段——
st 17:22:50 对,你说到点子上了
奔跑的蜗牛 17:22:58 因此,我觉得,应该用木头更合适。
st 17:26:05 我觉得用吸管就不存在捆绑的问题
奔跑的蜗牛 17:26:06 你说得很对
st 17:26:40 我的处理和教材很不同
奔跑的蜗牛 17:26:29 这就是我所说的,我的设计与你的教学的目标定位的不同。五、六年级的科学教材设计,相当关注对技术层面的落实。让学生动手做做,就是教材体现技术问题的表现之一
st 17:27:39 特别是小车单元,学生都做不出来更别说探究了
奔跑的蜗牛 17:27:57 技术问题的落实,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君子动口不动手”,也是很可悲的。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记得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一次培训上说过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学生会对科学技术更亲切,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72605

TOP
15#

《蜡烛能燃烧多久》的教后回顾  2006-11-24 10:12:33

 夜晚,静下心来,泡一杯茶,点一支烟,细细的回味明天的科学课堂教学,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今天下午,执教了《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在三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对
对于点燃两支长短不一的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两只相同大小的玻璃杯,分析为什么是长的那支蜡烛先熄灭的原因。学生们作了如下解释——
解释1:蜡烛燃烧根空气的多少有关,长的那支蜡烛占据的空间多,……(学生说不下去了,发现自相矛盾了。)
解释2:蜡烛的火焰有大小,火焰大的蜡烛先熄灭,火焰小的蜡烛后熄灭。(这个说的到很有道理。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解释3:地球上,越贴近地面空气越厚,越远离地面空气越稀薄。杯子就像一个地球,靠近被子底部的空气厚,在杯子上部的空气薄,所以,长的那支蜡烛先熄灭。(这种说法多有创意。)
……(还有一些说法,课堂上没有及时纪录,可惜。)

这节课上下来的最大感受是,教材的设计很巧妙,但是,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同时,要想上好本节课,教师必须自行事先进行实验,把握好材料准备的关节点。
此外,我觉得,如果教师不注重一个细节的指导,这节课,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烧破杯子的现象,因为学生在分组实验时,随着蜡烛燃烧的时间的增加,火焰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的剪短棉线,很容易使玻璃杯破裂。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76213

TOP
16#

《电和磁》教学随笔  2006-12-6 20:36:27

 今天下午,执教了《电和磁》一课。
本节课,有三个部分组成——
1、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
2、制作一个电磁铁;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
三节课下来,我感觉,这节课,对六年的学生而言,是合适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电和磁铁的基本知识,他们具有了较强的合作能力,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本节课,是充分展示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课,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课。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杭州新地科教公司生产的配套教具。用到了指南针、漆包线、铁钉和用来扎漆包线并能套在铁钉上的塑料管。我感觉,这样的材料设计是非常符合这节课的教学需要的。——可以说,因为到位的材料,使我们的教学可以更加的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学设计中的三个部分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
1、制作一个“电磁铁”
2、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
3、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
这样的教学顺序调整,是基于以下的思考——
第一,看似操作最简单的“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环节,是操作最麻烦的课;
第二,制作一个电磁铁环节,就是一个操作性的环节,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环节,而非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的环节,把它放在第一环节,降低了坡度,而把“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既能降低组织学生实验的难度,也能使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更深入、更到位。
当然,这样的处理,或许是存在问题的,在这里,也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现象,真的感觉,我们的学生很聪明。
第一,有的学生在把绕在塑料套上的漆包线绕到塑料管上的时候,居然采用了一位学生把一支笔插入塑料套内,另外一位同学绕漆包线,这样的合作,加快了速度。这真是原创。
第二,有的学生居然发现了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不同,会产生,小磁针偏转方向的不同。
另外,我觉得,教材中呈现的用砂纸去打磨漆包线,我认为还不如用小刀去刮(先把漆包线放在塑料尺上。)
不过,我觉得,从我校的情况看,让学生去掉漆包线两端的绝缘层,让学生作不是很合适。有的学生在打磨过程中,容易损坏其他部位的绝缘层,而且,平行班多的情况下,要训练这一点,只有把前一个班级打磨好的线头剪掉了。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84210

TOP
17#

与st老师就《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相关问题的聊天记录  2006-12-10 17:22:12

 st 21:08:11
你好
奔跑的蜗牛 21:08:28
你好

st 21:08:37
关于声音这课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奔跑的蜗牛 21:09:08
别说请教,可以交流

st 21:09:23
学生在观察声音能发声时他们会发现摩擦、碰撞等能产生声音。那怎样让学生认识到摩擦、碰撞。。其实物体是在振动?
奔跑的蜗牛 21:11:03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可以直接观察到或者感受到物体的震动,就直接解决,也就是说,让学生再试一下,做一边这个实验。这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奔跑的蜗牛 21:12:33
但是,有更多的物体,需要的是第二种方法 。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按照设计预案进行研究,得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得到这个结论后,再回过头来,讨论,刚才摩擦、碰撞发出声音的原因

st 21:14:39
你觉得选用什么材料比较适合?
奔跑的蜗牛 21:14:52
教材中的实验材料不错的

st 21:15:20
尺子和橡皮筋?
奔跑的蜗牛 21:16:12
是的 。手上没有教材,两年没上这节课了。记得不是很清楚

st 21:17:18
你的意思是如果想让学生不产生摩擦等方法能产生声音,就要选用只有振动才产生声音的材料 。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的发散想法?
奔跑的蜗牛 21:17:40
是的

st 21:17:58
我比较倾向第二种方法
奔跑的蜗牛 21:18:14
科学教学,在一开课的时候,不要树立太多的“敌人” 。也就是要深入浅出

st 21:18:29
不想束缚学生的想法
奔跑的蜗牛 21:18:36
集中力量打歼灭仗 ,这个束缚学生的想法是两回事 。如果,学生自己提出了,那是好事

st 21:19:28
问题是学生会有各种想法,而怎样引导他们认识到物体发声本质是在振动 。我觉得这是最难的
奔跑的蜗牛 21:19:38
如果,是因为老师考虑的不周到,而出现意外,只能说,老师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奔跑的蜗牛 21:20:24
是不是通过研究,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震动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 。然后问,你知道,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物体发出声音?

st 21:21:08
这是第一种思路
奔跑的蜗牛 21:21:15
学生举例,实验(可以是选择性的实验,也可以采用演示的方式) ,通过分析得出—— 也是由于物体的震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st 21:22:19
难点就在于归纳这些方式都是在振动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最难理解的
奔跑的蜗牛 21:22:45
你举个例子说说,哪个实验难以归纳到振动产生声音?

st 21:23:03
为什么碰撞发声也是物体在震动呢 ?碰撞——振动,如何在学生的思维上搭桥?
奔跑的蜗牛 21:23:46
你先说明一下,是什么物体根什么物体碰撞?

st 21:24:15
尺子和桌面碰撞
奔跑的蜗牛 21:25:04
你问学生,尺子和桌子碰撞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奔跑的蜗牛 21:25:29
把手放在桌子上,拿尺子去碰撞桌子,放在桌子上的手有什么感受?

奔跑的蜗牛 21:25:43
你说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

st 21:26:22
那如果是磨擦产生声音呢
奔跑的蜗牛 21:26:44
你举个例子?什么根什么摩擦?

st 21:27:08
还是尺子和桌子?
奔跑的蜗牛 21:27:08
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的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要祝贺你,你的学生很优秀

st 21:27:20
哈哈
st 21:27:44
敲打——才是最多学生发现产生声音的方法
奔跑的蜗牛 21:27:55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应该让学生去感受到摩擦中产生的震动

st 21:28:37
但摩擦、敲打这些方式眼看不到物体本身明显的变化
奔跑的蜗牛 21:28:33
让另一位学生把手放在尺子上,感受摩擦时的感受

奔跑的蜗牛 21:28:50
什么是观察?

奔跑的蜗牛 21:29:08
眼睛看,耳朵听,用手摸等等

st 21:29:13
运用多种感官
奔跑的蜗牛 21:29:12
都是观察

奔跑的蜗牛 21:29:22
为使么震动一定要用眼睛看

st 21:29:38
我明白了
奔跑的蜗牛 21:29:47
那我们再见了

奔跑的蜗牛 21:29:59
怎么不说谢谢呀?

st 21:30:14
我还在整理思路呢
奔跑的蜗牛 21:30:17
88

st 21:30:22
哈哈,谢谢大师
奔跑的蜗牛 21:30:32
呵呵,自己讨出来的 。我不是大师

奔跑的蜗牛 21:30:45
想你学习 。你经常能够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

st 21:31:07
你寥寥几句就帮我解决问题了
奔跑的蜗牛 21:31:07
不象我,夜郎自大

st 21:31:16
你很厉害
奔跑的蜗牛 21:31:33
现在开始,有人要给我浇麻油了

奔跑的蜗牛 21:31:36
哈哈

奔跑的蜗牛 21:31:39
开心

奔跑的蜗牛 21:31:48
听小雨伞介绍过你

奔跑的蜗牛 21:31:51
说你

st 21:32:11
产生声音的方法——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声音产生的原因
奔跑的蜗牛 21:32:11
玲珑善思

奔跑的蜗牛 21:32:21
口才出众

st 21:32:37
她太抬举我了
奔跑的蜗牛 21:32:38
不聊了

st 21:32:48
最后一个问题
奔跑的蜗牛 21:32:49
我还要整理一份材料

奔跑的蜗牛 21:32:52


st 21:33:13
有没有必要对比发声和不发声物体
奔跑的蜗牛 21:33:30
在我印象中

奔跑的蜗牛 21:33:44
教材中对于一个试验,好像有两张照片

st 21:34:08
不必拘泥于教材,关键是有没有必要对比
奔跑的蜗牛 21:34:07
我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希望的是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奔跑的蜗牛 21:34:19
对比实验有两种方式

st 21:34:32
如果对比的意义不大那就取消
奔跑的蜗牛 21:34:46
一种是同一个时间里同样实验材料不同操作方法的对比

st 21:34:51
对比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奔跑的蜗牛 21:35:06
一种是前后两次试验中不同操作方法的对比

奔跑的蜗牛 21:35:08
如果

奔跑的蜗牛 21:35:19
学生已经达到了前后两次试验中不同操作方法的对比

奔跑的蜗牛 21:35:46
就应该采用一组实验,两种方法,前后进行对比

奔跑的蜗牛 21:35:50
这是学生发展的体现

奔跑的蜗牛 21:36:14
对比,是让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震动产生声音

st 21:36:30
你的意思是对比实验是四年级要掌握的技能?
奔跑的蜗牛 21:37:36
确切地说,从三年级开始,科学教材中就已经让学生在开始比较研究了

奔跑的蜗牛 21:38:01
不过,我已经没有很深的印象了

奔跑的蜗牛 21:38:15
这段时间,我关注的是六年级的科学教学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86545

TOP
18#

《电磁铁的磁力》教后回顾  2006-12-13 17:14:53

 今天下午,执教了《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我有进一步感受到了学生的聪明——
学生对于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的假设,在我上课的三个班级,都说出了四种不同的方式——
1、增加电池。
2、增长(增粗)导线。
3、直接讲导线缠绕在芯上。
4、把芯做的面积大一点,形状变一下(U型)。
但是,对于本节课,对于上课老师来说,太累了,要准备的材料多而且都要自己动手,我觉得,现阶段,要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方面,增加好且多的配套教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喻伯军老师的一句话——有时候,材料就能决定一节好课。

在此我也呼吁。是否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组织下,组织一次科学教具的评比,然后,再把优秀的教具推荐给学具公司。如果,走好了这一步,对教师有利——轻负担,高质量;对学生有利——可以真正动手动脑学科学,对商家有利——质量高了,定的人就多了。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88598

TOP
19#

对《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一课的改进  2006-12-22 9:07:32

 对《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一课的改进

下午,执教了《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两大改进。

第一,教学顺序的调整。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节课的教学顺序为:引入——冰融化了——水蒸发了——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

在我的教学中,我把“冰融化了”与“水蒸发了”这两个环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调整,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改变这两个教学环节的顺序,不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影响(可以调整);

其次,调整了这两个教学环节的顺序,实验更精确,器材更节省。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按照先教学水蒸发了后教学冰融化了的顺序,只要一杯水、一支温度计就可以搞定,而且,数据更精确。而如果是先教学冰融化了后教学水蒸发了,就需要两杯水,两支温度计,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精确。(至于为什么这样说,请大家自己思考。)

第二,实验的改进

首先,实验器材的改进

按照教材的建议,在教学“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这一环节时,学生要用到深色的饮料罐,我觉得,用透明的玻璃杯效果更好,因为,用透明的玻璃杯,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另外的想法,减少给学生的不必要的神秘感。

其次,把这个实验变成对比实验。

具体做法是,一个按照教材的建议做——再一个玻璃杯中按大约3:1的比例放入冰和盐。把装有少量水的试管浸入冰盐水中。另一个除了不加盐,另外做法一样。

过一会,让学生观察两个杯子外面的变化,在观察杯子内部的变化,最后拿出试管,观察试管内部的变化。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295812

TOP
20#

《杠杆的研究》教学随感  2006-12-28 16:58:14

 

昨天下午,执教了《杠杆的研究》。我感觉,本节课,在教学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这一问题时,就可以解释杠杆省力和费力的结论。而后续的试一试的定位,应该是应用、
                            
深化和巩固这一科学结论。如果是这样定位的,那么,本节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活动是在“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这一活动后的理性分析。


从我今天的教学实践看,通过上述理解的定位而上的课,效益更高些。


而且这样的定位,更符合动手动脑学科学的特点,也符合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典型杠杆的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巩固与理解。例如钓鱼竿、撬棍、天平。

引自——龙卷风视线:小学科学教学新视野http://www.lifepop.com/view.aspx?castid=3001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