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珠从哪里来》——一节充满思辩的课 [复制链接]

1#

《水珠从哪里来》——一节充满思辩的课

 

     《水珠从哪里来》是《冰融化了》的后一课,学生在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发现装冰的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本课就是从这个现象展开的。本课是思维含量比较大的一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有不少错误的前概念影响他们,所以要分析出“水珠从哪里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有以下的前概念:1、温度差别造成水珠的出现。2、空气能搬运水珠,使水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3、水珠从空气中来。4、水珠直接由冰产生。5、冰融化时放出冷气,冷气和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水珠。6、首先形成雾,雾散开再形成水珠。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的猜测中最多提到的是“雾”,雾与水蒸气的关系?雾与水珠的关系?雾与冰的关系?空气与水蒸气的关系?这些纠缠在一起,使分析变得吃力。课后我在反思,在让学生猜测“水珠从哪里来”之前应该先让学生明白“雾”其实就是小水珠聚集在一起,猜测原因时不要把“雾”牵涉进来,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把这些弄清楚后思路会清晰些,分析起来也简单些。


      这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提出本课问题。2、对“水珠从哪里来”进行猜测。3、对猜测进行归类(学生有些猜测是类同的)。4、小组对各种猜测进行研讨分析(对哪些猜测有质疑,理由是什么?支持哪些猜测,能否举出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对哪些猜测觉得不具体的,可以补充)5、全班交流研讨,去伪存真。(引导推理:水珠在杯外最有可能是由什么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小水珠?低温的环境是由什么而造成的?)6、总结。       


     这课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对各种猜测的分析,一是要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哪些猜测是正确的;二是要质疑有问题的猜测,如果在学生提出质疑时能适时出示一些简单实验,用实验现象来质疑就更有说服力。例如用盖和没有盖同样装着冰的瓶子对比,观察瓶子是否出现水珠,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瓶子是密封的,会是从里面渗出来的吗?有可能是冰融化后的水给带到空气中而形成水珠?有可能是冷气变成水珠或者冷气与空气混合变成水珠吗?瓶子是密封的,会是从里面渗出来的吗?如果是外面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空气中包含水吗?那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变成水呢?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会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这节课很容易会被学生越搞越复杂,在学生进行猜测和分析时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小组研讨分析”和“全班交流研讨”时我是用概念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整个思辩的过程中思维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错误走向正确。下面是五个班的分析概念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8 10:06:0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3#

以下是引用周王庙师在2014-3-21 9:35:00的发言:

这堂课你上了吗?效果怎么样?


我上了啊,只要把前面几个问题弄清楚再让孩子去猜测就比较容易理解。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4#

看了熊二这课的设计,让我茅塞顿开。在质疑有问题的猜测时,如果能适时出示一些简单实验,用实验现象来质疑就更有说服力。例如用有盖的瓶子装着冰,观察瓶子是否出现水珠,这就可以解释并不是冰融化后的水给带到空气中而形成水珠,也不是冷气变成水珠或者冷气与空气混合变成水珠。这样用事实说话学生就更容易排除错误的猜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1 16:38:48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5#

以下是引用小乖哥哥在2014/6/11 14:21:00的发言:
鉴于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差距太大,以及三年级的探究水平,是一开始就放开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测(似乎把问题复杂化了)探究好,还是老师有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探究好,值得探讨。 另外有关空气里有水蒸气的内容在下一课,本课只是让学生发现:杯子外出现水珠和杯内有冰相关,此外还需要一个条件:空气中要有水。 然后在下一课研究水蒸气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无需把水珠的问题(原因)研究的那么透彻,这似乎超出了本课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水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11 14:21:02编辑过]

这个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难理解,一开始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测后是比较难收回来,搞不好最后学生会越来越模糊,正如小乖哥哥所说从探究条件入手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