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学生出发,重构《蜗牛》 [复制链接]

1#

从学生出发,重构《蜗牛》

 

     三年级《蜗牛》这课已经上了很多年了,前几年上这课基本都会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安排去进行,后几年我就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蜗牛过桥”“两只蜗牛相遇时”等。今年我在进行这课教学设计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教材里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研究蜗牛的身体和运动,第二课时是观察蜗牛吃食物、排泄和呼吸。按照教材这样上,观察的时间很紧张,学生经常还想继续探究但已经下课了,并且我发现孩子的观察有些已经超出了教材。基于“教学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进行有意义的探究”“进行真实问题的探究”等理念指导下我尝试对《蜗牛》这课进行重构。


      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都会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教什么”要看学生的起点和基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怎么教”要看学生能力水平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蜗牛》这课我是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先让学生写下对蜗牛的已有认识,接着让孩子小组去观察蜗牛,每个人用气泡图的记录方式把发现写下来,然后在投影仪下出示一张纸,每组观察完把你们组认为重大的发现记录在全班的这张纸上。讲完要求就是长达25分钟的学生观察。在课堂上我发现孩子对蜗牛的观察很仔细,基本蜗牛身体的器官都能观察到,尤其是有两个小组他们的蜗牛正在排出粪便,他们能观察到蜗牛排粪便的地方,而有些小组就对蜗牛的爬行产生了兴趣,他们尝试让蜗牛爬过有缝隙的桌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发现都是很丰富的,但孩子们是很会去学习的,当有小组在全班的大纸上记录下他们的发现时其他小组就会去学习,他们会再次观察看能不能发现别人的发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互相充当了老师,不需要我再去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去巡视各小组的观察情况,发现他们的描述有不正确的我会提醒他们再次去观察、修正记录;对于观察发现不够丰富的小组我会指导他们还可以观察哪些方面。课的最后我对全班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这节课就结束了。下面给大家看看几个学生的记录写了什么,全班的记录又是如何:

分享 转发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

个别学生的课堂观察记录: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3#

四个班的全班记录: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4#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观察,第一课时学生观察到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粘液,同时学生也能说出粘液是为了保护身体、为了爬行稳固。但蜗牛在不同的地方爬行,它们的腹部会有什么变化?爬行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是学生没有留意到的,而这些是指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科学概念。所以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两次观察,在观察中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在观察前我先让学生猜测蜗牛是怎样爬行的,有学生说是像毛毛虫蠕动的,有说是左右左右的前进的,也有说只是腹部的边缘有波浪状的起伏前进,但很多学生都说不上来,这就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观察也顺理成章的开展了。第一观察是让蜗牛在透明的尺子上爬,从反面来观察蜗牛的腹足是怎样爬行的,用文字和图画的方式来记录(三年级学生的文字描述不够详细,配上图画展示蜗牛爬行的过程更能表达他们的意思)。只有完成了第一个观察任务的小组才能进行第二次观察,第二次观察是让蜗牛爬上小木棒上,观察比较蜗牛的腹部在尺子和小木棒上爬行不同的地方。


      对蜗牛的爬行需要老师去做些指导,因为学生对物体细节的观察方法还未掌握,对物体细节的描述也正在学习中,所以这课不能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另外有些小组的观察能力比较弱,在这节课上我只让他们观察蜗牛在尺子上爬行的情况,不急着进行第二个观察任务。


通过两次的观察,学生发现蜗牛在小棒上爬是用腹部包着小棒,并且是s形的前进,而在尺子上爬腹部是平的、直走的。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蜗牛的爬行在不同的物体上会有所不一样”后,学生都明白到蜗牛的爬行腹部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9:46:36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5#

 

      


      进行了两个课时的观察,随着观察的深入孩子对蜗牛也会产生不少问题,第三课时我会开放给孩子进行小课题的观察研究,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来进行研究。在让孩子提出问题前我先举出了一些例子告诉学生哪些问题是难以研究的,伤害蜗牛的研究也是不适合研究的。


      三(2)班学生提出的问题:(1)蜗牛怎样吃食物?(2)蜗牛能看到多远的物体?(3)怎样让蜗牛进行赛跑?(4)蜗牛五分钟能爬多远?


      三(3)班学生提出的问题:(1)在不同方向的尺子上蜗牛会想哪个方向爬?(2)蜗牛能在尖锐的物体上爬吗?是怎么爬的?(3)蜗牛在什么情况下会缩进壳里?(4)蜗牛的爬行速度是多少?(5)蜗牛的粘液有多粘?


      三(4)班学生提出的问题:(1)蜗牛喜欢吃哪种菜叶?(2)蜗牛除了吃菜叶还喜欢吃什么?(3)蜗牛喜欢向哪个方向爬?(4)蜗牛向下是怎么爬的?(5)蜗牛在狭窄空间里怎么爬?(6)怎样使缩进壳里的蜗牛爬出来?


      三(5)班学生提出的问题:(1)蜗牛怎样吃东西?(2)蜗牛怎样闻气味?(3)蜗牛爬行的速度是多少?(4)蜗牛喜欢吃什么?(5)蜗牛怎样过“桥”?


     四个班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可以研究的,不同班级的学生对蜗牛感兴趣的问题很多都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统一每个班、每个组都研究相同的问题,就会压抑了孩子对其他问题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只会等着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在第三课时我开放了探究的空间给孩子们。但是有了问题怎样去研究,三年级很多学生都无从入手,这时就需要老师指导他们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有计划的进行探究才不会变成盲目的动手。为了更好的让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我提供了一个支架给他们:我想研究的问题;我打算这样做;我的观察发现;实验的结论。


     这节课孩子们的研究热情都很高,因为研究内容来自于他们真实、个性化的问题,虽然孩子们的探究还很稚嫩,但他们已经知道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这为他们课外探究和以后的探究都作了很好的铺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3 16:18:24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6#

   

五年前我在上《蜗牛》这课时曾经看过兰本达这课的教学设计,当时我写这课提出了一些质疑:


 







对兰本达《蜗牛》一课的看法


作者:stm21 日期:2008-10-17 10:00:00


这个学期又是教三年级,又到了上《蜗牛》这课的时候了,我在想这课是否可以上得开放些呢,于是找来了兰本达《蜗牛》一课来参考。兰本达这课的教学思路很简单,提供蜗牛和放大镜给学生,然后给学生30分钟的观察时间,前15分钟自由观察,后15分钟提供了鸡蛋、黄瓜、葱头、苹果、面包。之后把实验材料收了,让孩子们把椅子搬出来围坐成一圈,教授跟孩子并排坐在圈子里,进入"研讨"阶段。在研讨阶段学生确实观察到了蜗牛的不少方面,但我对这节课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掌握的是哪些方面呢?外形、吃食物、运动都涉及到了,但我觉得一节课要把这些方面都研究透时间不允许,只能是蜻蜓点水。是否应该有重点的认识,深入的观察呢。


2、这样的教法,每个学生的观察发现都有所不同,但汇报时个体的发现不能代表全体的发现。有些学生观察到外形,有些学生观察到运动,那究竟汇报的学生说的是事实吗?教授也没有让其他同学再来观察。


我感觉这样的教法如果老师把握得不好,很容易就被学生牵着走,走到哪里是哪里。我们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但老师心中要数,哪些这节课的重点。特别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不能放手太快,老师要向学生指出一个观察的方向。我在上这课时,给了学生25分钟的观察时间,一边观察一边要记录我在观察前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大家觉得如何呢?


 


 


      五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以前写的文字,我又有新的想法想和五年前的自己说说:


     1、兰本达教授的这节课,前十五分钟的观察是先满足学生对蜗牛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去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后十五分钟是用材料去引导学生对蜗牛吃食物进行观察。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对外形、运动、吃食物都会涉及到,老师也会作适时的指导。当然如果在一节课想这三方面都深入研究是不够的,但是我觉得在这节课上兰本达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蜗牛身体、运动、吃食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蜗牛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一点很重点,有了兴趣才会有观察的动力,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探究的欲望。这会引领着孩子在这节课后自主去观察、探究蜗牛。


     而我安排三课时对蜗牛的探究,其实是对兰本达教授这课的扩充。第一课时让学生自由去探究,用意和兰本达前十五分钟是一样的,同时也是为第二课时作准备,从第一课时中看到学生对蜗牛哪些方面的观察未到位,就可以在第二课时进行指导、再进行细致的观察。第三课时其实与兰本达后十五分钟的活动类似,不同的是课前我和学生说第三课时是自由观察,先想好你想研究的问题,再自行准备你需要的材料来进行探究(例如观察蜗牛吃食物就需要自备各种食物)。通过三个课时的探究,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让他们在探究中建构起关于蜗牛的知识,也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了培养,同时也引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究。


      2、关于交流汇报的问题,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观察能力不同,兴趣点不同,所以他们对蜗牛的观察发现就有所不同,在汇报时就会呈现各有各的精彩。当然一个组的发现不能代替其他小组的发现,也不代表他们组的发现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对兰本达教授的这个环节进行了改进。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我让小组轮流在投影上写出小组观察的一个重要发现,但不能和其他小组的重复。其实这就是一个无声的交流环节,学生看到其他小组的发现,若这个发现是他们小组也有发现的,他们也会去对比大家的发现是否一样;如果这个发现是他们小组没有的,这就会促进他们去关注这一点,看看会不会有同样的发现。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论重复检验,互相做小老师的过程。


      3、看似完全放手的一节课,却蕴含着老师对学生情况胸有成竹,相信兰本达教授在上这课前已经预测到学生会发现些什么,会出现些什么问题,所以教授就提前准备好食物,在后半段的时间用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另一方面的探究,所以不存在学生牵着老师走的问题,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样在我三课时的教学前,都要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起点和学习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去进行探究,而每一课时的结束都是下一课时的起点,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很多老师都担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是不是就没有了方向很难收回来,是不是就学生走到哪里算哪里,其实不然,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前提的,他们能力能达到的不需要老师指导的可以放手,就如第一课时的处理;他们能力还不足够的,就需要老师搭建支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就如第二、三课时的处理。


      不知道2018年当我再教《蜗牛》这课时,会不会再有新的想法,期待着和2018的自己再进行思辨。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7#

思维导图的记录方式也是在尝试中,《金鱼》这课我也打算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欢迎其他老师分享你们用思维导图的经验,让我们的教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