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行思坐想(六上教学反思帖) [复制链接]

31#

《能量》单元之<电能和能量>教学后记:

本单元叫《能量》单元,前五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电和磁这两种能量的相互转换,不过一直没有提到“能量”二字。本课,通过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能、能量,以及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于电能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关键是多举些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对于机械能和化学能的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这个在作业中能够看出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而结合各种家用电器来说明电能的转化,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各种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会同时转化成多种能量表现形式。在交流中,学生提到“冰箱”,说是电能转化成了“冷能”,虽然是有“冷能”,但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向学生解释为:电能转化成压缩机工作的“动力能(机械能)”,从而使压缩机工作而制冷,同时压缩机工作时又产生一定的热量,消耗部分能量。

最后一部分的两幅图和一幅漫画,是结合实例了解其他能量的转化关系。学生有了前几个例子的训练,说起来倒也不难,但在介绍鞭炮的能量转化时,应先介绍一下做鞭炮(火药)的原料,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是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一幅漫画,蛮有意思,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交流,能较好掌握各种能量的转换过程。老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再找些例子,来说明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中应较多地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让学生在联系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的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科学概念。
TOP
32#

《能量》单元之《电能从哪里来》教学后记:

    本课既与上一课知识有联系,也是上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上一课讲电能可以转化成各种能量,这一课要探究这些电能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也是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从而懂得能量的相互转化。教学的第一部分希望通过介绍各种电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使用的电从哪儿来。这个环节的编排其实是不合理。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这个知识在<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有所牵涉(作业本的课外知识中),生活中所用的各种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储存于电池中的交流电,一种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需要向学生介绍说明的,不能只介绍各种电池,这样是片面的。在介绍电池时,学生都能认识各种电池,教师关键在于使学生懂得这些电池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把什么能量转化成电能”,尤其是充电电池和蓄电池的介绍,要使学生懂得电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过程。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使学生懂是“电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电,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借助器材,使学生能“看”到电的产生。“手摇发电机”是个不错的工具。我找了两个手摇发电机,一个做演示给学生看,一个拆开让学生看里面的结构。演示过程中,学生看着手摇后小灯泡亮了,还能过两根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使灯座上的灯亮了,小电扇转了,学生看着这些蛮新奇,也急于想了解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拆开手摇发电机外壳放在实物展台观察,里面是没有电池的,但有个类似于小电动机一样的东西,通过转动摇柄,通过齿轮的变速,使电动机的轴快速转了起来,然后就有电,灯就亮了。其实,这里的电动机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发电机”了,它的工作过程和电动机是相反的。电动机是“由电生磁”,而发电机是“由磁生电”。为了更有说服力,演示了P63页中的实验,将漆包线缠绕在指南针上,用手指一捻,转动小电动机的轴,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对于“转动电动机的轴就能产生电流”深信不疑了。这个实验为了使效果明显,一定要用漆包线,多绕上几圈,然后放在实物展台上演示,效果不错的。
    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发电机”转动是能够产生电流的,自然联系到生活中大型的发电机是不可能靠人力驱动的,那靠什么?靠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对于这些力量,学生的举例说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从而了解到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能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最后,给学生看了些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的路灯图片(东钱湖边有条路都是这种路灯),看了段水力发电的片断,那么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转起来,使学生更有感性认识了。也希望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要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这些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来发电,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TOP
33#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抵抗弯曲》教学后记:

本单元是一个“动脑,动手,再动脑”的活动单元,应该能够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有所收获。

本课,作为研究“形状与结构”单元的起始课,要让学生直接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通过实验中了解内在的科学奥秘,懂得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这一课前,我更多地是在“纸上谈兵”,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过此课,听过其他老师执教过此课,博取众家之所长,经过较为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最后执教了此课,将所思所想所悟付诸于实践了。

本课教学,实验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不存在任何难度。本课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前的思考,以及活动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为了让学生能将学习活动更贴近于生活,我拍了些校园中的某些建筑物图片,如钢架楼梯,室内横梁等,向学生介绍立柱和横梁这两部分,再结合某些桥梁、房屋建筑坍塌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增加横梁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性,自然引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思考。将学生提出的各种因素加以选择,研究“宽度”、“厚度”两个因素。研究之前,应该引导学生预测、分析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等,这些分析,对于本课实验的开展,对于本单元后续几课的探究活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应强调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轻轻地放垫圈,放在纸横梁的中间等。明确了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学生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时间花费也不多。让各组将实验数据在黑板上板书汇总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尤其重要的是要对两组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4倍宽度和4倍厚度的抗弯曲能力,经过分析,学生很清楚地感受到: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这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科学概念,不能忽视。在此基础上,出示8倍宽和8倍厚的纸横梁,让学生预测其抗弯曲能力有多大?这个环节成了本课的一个高潮,要说之前两个活动的预测,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第一项“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活动,因为学生的预测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很多是比较随意的瞎猜。而经历了前两个活动之后,在前两个活动所取得的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才是真正经过思维的科学预测。在演示8倍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时,给了学生极大的冲击,8倍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超过了同学们的预测,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也更加体会到增加纸的厚度能极大地提高抗弯曲能力。(研究纸的厚度的实验中所用的纸,一定要用胶水粘贴,最好是固体胶水,切不可简单叠放来增加厚度,粘和没粘,抗弯曲能力相差很大的。所用的纸,普通打印用的纸太薄,做贺卡用的卡纸又太厚,4倍厚时压不垮影响数据的得出,建议使用请贴内芯纸。)

最后,再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观察教室内的横梁摆放特点,观察凳子的横梁,观察大桥的横梁等,学生利用实验中所掌握的科学概念,对于这些横梁为何如此摆放就比较好理解了。

TOP
34#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瓦楞纸的结构,通过观察、解剖,了解了瓦楞纸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通过增加厚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抗弯曲能力。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事物,这是科学课所追求的。课后,布置学生用实验中所用的几张纸,模拟制作一个类似瓦楞纸的材料测试一下承重能力,这样即避免了实验材料的浪费,又能使学生有新的、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TOP
35#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拱形的力量>教学后记:

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实验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推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通过在“没有抵住拱足的纸拱”上放重物观察,学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拱受压后,拱脚会向两边推,这也为后续教学作下铺垫,而要使纸拱不垮,就得抵住拱足,这是学生都能想到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就要测试纸拱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这个实验中,纸拱承重能力的界定,以抵住拱脚的物体移动或纸拱塌掉为准,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合适的垫圈,合适的抵住拱脚的物体,材料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实验的顺利开展,影响结论的得出。经课前尝试,我选择了磁带盒子作为抵住拱脚的物体,两边各一个;选择了做贺卡的卡纸做纸拱,宽6CM。明确实验要求后,要求学生观察纸拱的形状有何变化?这是需要强调的,因为这个形状的变化,也就是拱形受到压力时,将压力转移的特征。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掌握拱形承受压力时的特点:会将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如何增强这座纸拱承受压力的能力?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自然会想到增加抵住纸拱的物体的重量或高度,就能抵消拱脚的外推力,从而使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通过实验,一目了然,效果明显。这两个实验后,应再次强调一下拱形承重的特点,也就是加强科学概念的渗透,本课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个问题。可以阅读书本P32“拱形承重的秘密”这段文字加深了解。

  搭一个西瓜拱的活动,有必要稍作改动。一则,这个季节,西瓜是挺贵的,教学成本太高;二则,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见的最好;再则,课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我的处理是:1、教学工具箱中有拱桥模型,通过用几块塑料块搭出拱桥,然后上面压重物,效果也很好。这个材料有12组,可以分组体验一下,并要求观察各塑料块承重时的变化,以进一步体会拱形承重时的特点。2、教师用冬瓜演示搭一个冬瓜拱,然后压重物,如钩码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也去尝试一下。之所以选用冬瓜,是因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师演示指导时,要特别说明冬瓜块的切法:刀口指向圆心。3、课外要求学生回家用冬瓜也搭个冬瓜拱试试,做完后冬瓜仍可烧菜吃不会浪费。

TOP
36#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找拱形》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拱形承重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拱形,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拱形,演变成了更多复杂的形状,主要表现为圆顶形和球形,要使学生理解这两个形状受力的特点,教师应准备相应材料,让学生更更多的体验活动,从中亲身感受到科学的奥秘。

借助乒乓球研究圆顶形结构比较简便。将一个乒乓球对半剪开,在剪的时候,不要沿乒乓球结缝剪,按垂直于接缝的方向剪开,这样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就能看到一条明显的拱形,对启发学生思维会有一定帮助。并且,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的边不要有破口,不然会影响后继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半个乒乓球,摸摸它的厚度,单手按压感觉它的承重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了解到乒乓球虽然很薄,但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演示在三个扣在桌面上的半个乒乓球壳上压重物,三十多斤重物压着都安然无恙,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但活动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圆顶形结构为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学生的回答大多停留于:圆顶形是由很多拱形组成的。为了更直观形象,教师可以用细纸条或铁丝制作一个演示材料,按轴心方向旋转一周就形成了一个圆顶形,圆顶形受力的主要特点是因为圆顶形的每一个拱足都紧密相连,就没有拱形的外推力,所以更牢固了。这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打个比方:几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往外退,因为手拉住了,怎么也退不开去了,这一圈就是圆顶形的边,也就是拱形的拱足了。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好理解了。介绍球形物体,有了圆顶形的基础,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学生理解也容易了。为了证明球形有更大的承重能力,可以在三个乒乓球上施加更大的压力,哪怕站上一个学生都不成问题,学生又一次为此而惊叹。

观察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通过观察,用手感知。学生仔细对塑料瓶各部分进行了研究,他们也从没如此专注地探究过一只塑料瓶。通过活动,了解了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特点及最硬最软的部分,其中,瓶子底部要特别强调是内凹的圆顶形结构。此项活动的重点是要学生分析塑料瓶的形状设计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从超市中饮料的堆放上进行思考,明白塑料瓶的上下两面是受力点,所以要用厚的材料,要加工成圆顶形同,而瓶身不会受压,可以做的薄些,也节省了材料。

最后,本课的学习所得都应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找生活中应用拱形、圆顶形、球形的事物,从人体、其他生物等方面,借助图片、模型、实物加以说明,并能了解它的作用,也从中意识到生物进化的奇妙,形成了保护身体的独特结构。

TOP
37#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做框架》教学后记:

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普遍,但学生对其的关注与了解并不多。本课通过动手制作体会,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课,我安排了三个教时,第一课时讲解分析,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当堂制作,没做完的课后继续完成,以保证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作品;第三课时评比分析,记录成绩。花费如此多的课时,一则六年级的课时相对宽松,二则希望能使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并有所收获。

通过生活中的框架结构实例,来认识框架结构。此教学环节,除了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外,最好能再拍些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校园中,小区公园中,家庭环境中等例子,学生更熟悉更能引发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框架结构的共同特点:骨架式,通俗些说就是空心的。我拿吃剩的鱼骨头给学生比喻,较好理解。如果学生能进一步分析这些框架结构中有很多三角形组成,则对后续活动有较大帮助。通过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框架结构中,三角形的作用。在这个分析中,组成三角形的斜杆应方向不同,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应着重强调,这对后续制作活动很重要。这根斜杆有的是起到“推(顶)”作用,有的是起到“拉”的作用,应区别对待。这个对比分析活动学生容易操作,也容易理解,所用材料不多,可以课堂上分组进行。

“制作正方体框架”这项活动,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由于制作材料的限制,不便于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我采用先演示分析,再安排学生利用自带材料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制作。正方体框架,是在前一个分析三角形和正方形框架的基础上开展的一个由平面到立体的活动,看似简单,只要分割成三角形就能牢固,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不少问题出现。材料的长短处理,用于捆扎的材料,如何捆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正方体框架的牢固程度。通过对比分析,边演示操作、测量,使学生一步一步意识到使正方体框架更牢固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框架结构倒塌时的情况,从而分析哪儿需要改进加固。对于学生分组的制作活动,我提了几个要求,材料要求用竹筷,限定20根,目的即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公平;捆扎材料可以用橡皮筋,也可以用线,但各有优缺点,橡皮筋易于捆扎,但牢固程度不够,线绳费时捆扎不便,但较牢固;结构形状上,可以防照正方体框架制作,也可以自行设计框架结构。测量标准:看承重能力。学生在整整一堂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24人为一组,制作一个框架结构,但只有一半学生能当堂完成制作,看来我还是高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没做完的,要求课后完成。第三课时测量打分,并分析各个框架制作的优点、不足。结构合理的框架很牢固,能承受二三十斤的压力,甚至坐上去都不塌倒,引来了同学们的一片惊呼。相信此次活动,能够给大多数同学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TOP
38#

佩服各位 !
TOP
39#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搭高塔》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高塔不倒的原因,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实验的方法比较简单,学生操作也不难,实验过程中,重在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观察艾菲尔铁塔、输电塔等建造很高的铁塔,思考它们不容易倒的原因。学生依据直观的图片,比较容易得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因素,结合上一课的框架结构知识,学生也能说出“应用了框架结构使塔更稳固”的道理,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如框架结构还有什么作用?――塔体空心,风阻小。还有一个塔基座的问题,塔基陷于地面越深越不容易倒。详细分析这些因素,目的是为了后续教学中,使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有据可依,而不是盲目地简单操作,失去活动的科学价值。

有了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但这个实验,一直让我觉着有些遗憾。虽然学生操作了,经历了,但并不圆满,不能很好地和前面的一些猜想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学生仅能用塑料瓶简单地搭起高塔,也就利用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知识,有的小组,由于所带瓶子大小一样,连“上小下大”也无法体现,自然就搭不高不稳了。而对于其他科学原理的应用就更少了,无法体现框架的优点,体现塔基的优点。虽然有的小组,想到把瓶体割开弄空心,希望减少风阻,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加工的好,因为在割空做成框架结构时不科学,反而增大了风阻。而加固塔基,效果更不明显,学生用吸管,甚至用筷子,模仿加固树苗的方法,在塔底做支架,虽然想法可行,但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搭高塔的活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看着那些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也没有太多科学知识的应用,流于形式了,感觉不是一个很成功的活动。后来思考了一下,更好的活动应该在沙坑边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搭高塔的活动有更大的创造发挥空间,应用更多的知识,也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但是限于种种原因,我没有付诸实践,不得不说是件遗憾的事,希望下一次教学此课时能有所改进,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TOP
40#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将在前几课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认识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桥。而了解生活中各种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优点,也是为了下一课“造桥”打基础的。本课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桥。

教材中的三幅图,分别是石拱桥,高架桥,跨江钢架桥,在分析这三种桥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如它们分别应用了拱形、增加厚度抵抗弯曲、框架结构等科学原理。当分析这么三个是不够的,让学生看更多的桥的图片,最好是家乡的桥,学生熟悉,有亲切感,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更多图片的介绍,认识到桥的各种形状和结构,再从多种多样的桥结构中,引申出拱桥和钢索桥两大类。

对于拱桥,受到前情知识的影响,学生较熟悉的是桥面在拱上方的桥,也明白拱桥承重的原理,对于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常见,但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桥的受力特点。我们可以借助钢锯条或竹条,两端绑上绳子使之成为拱形,那绳子就是在拱下方的桥面。让学生亲自体验感知一下钢锯条、绳子受到的力,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种拱桥的受力特点,再让学生阅读一下书本中对它的介绍,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阅读,对其受力特点就印象深刻了。

讲解钢索桥时,通过大量图片的介绍,有本地区的,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看着一座座壮观的跨江、跨海钢索桥,首先使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同时也认识到钢索桥都有一个或两个高高耸力的桥塔。桥塔什么用?为什么要建那么高?这是学生们自然产生的思考与疑问。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模拟实验操作中感知一下,印象会很深刻。按照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模拟建造一座“钢缆桥”,随着桥面与桥塔顶端距离的变化(也就是桥塔高度的变化)感受到承载桥面的钢缆所受拉力的大小,会发现桥塔越矮小,钢缆需要承受的拉力就越大,从而很好地理解了为何钢索桥都有高高耸力的桥塔。

本课教学后,给学生一个桥文化网站,丰富其对桥的认识了解,是个不错的课外延续活动。

中国桥文化网——http://www.cnbridge.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