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备课室(1楼全册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11#

自行车

 

    1818年,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车把的两轮自行车,靠双脚蹬地行驶;1839年,苏格兰的麦克米伦制成第一辆由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
                    
车,用脚蹬踏板行驶;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

 

    1869年,英国的雷诺首先用辐条来拉紧轮辋,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1874年,英国的劳森开始在自行车上采用链条传动结构,但此时自行车仍是前轮大后轮小。

 

    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在自行车上装上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又将前轮缩小,使前后轮大小相同,并将钢管组成菱形车架;1888年,英国的邓洛普成功地将充气轮胎应用在自行车上,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

  自行车主要由车体部分、传动部分、行动部分和安全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可增加一些附件。四个主要部分又可分解为车架、前叉、前叉合件、车把、前轴、中轴、后轴、曲柄链轮、脚蹬、飞轮、车轮(包括轮辋、车胎、辐条)、链条、鞍座、车闸、车灯、车铃、反射器等部件。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和竞赛车还装备变速控制器、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等。自行车附件有衣架、支架、气筒、保险叉、挡泥板等。车体部分主要由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组成。前后轮中心距上、前叉倾斜角和前叉伸距堤自行车的主要参数。车架是用普通碳素钢管经钎焊而成的菱形桁架结构,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担骑行者和运载货物的重量,以及来自地面的冲击;前叉通过有上下两组滚珠轴承的前叉合件与车架相联接,前叉在车架上可以灵活转动;车把通过车把中心的斜楔式螺母,用旋紧把心丝杆的办法固定在前叉的主管内,使之与前叉联接成一刚性的转向机构,以提供良好的操纵性能;鞍座通过一根鞍管与车架刚性联接,以承受人体全部重量,鞍座的高度可根据骑行者的需要调整     

          传动部分由脚蹬、曲柄、链轮、中轴、链条和飞轮组成。骑车人的双脚踩动脚蹬,带动曲柄作回转运动,由链轮经链条传到后轴的飞轮而带动车轮旋转。一般自行车的传动速比是固定的,即行程是一个定值。较高级的和特殊需要的自行车都装有不同形式的变速传动机构,常见的有中轴变速、传动链变速和后轴变速三种。

      行动部分由前后车轮,通常由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和轮胎组成。车轮的重量和轮胎的花纹、规格、质量等都影响骑行的轻快性和舒适性;轮辋和轮胎的重量一般尽量减轻,以使骑行轻快;轻质轮辋用铝合金制造,轮辋通过辐条与前后轴联接。安全装置主要是指制动器,即车闸,其次还有照明设备和鸣号装置等。车闸是保证骑行者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车闸的种类繁多,基本上分为轮缘闸和轴闸两类。轮缘闸是通过机械杠杆、推杆、拉杆或钢丝绳等,直接将高摩擦系数的闸皮压向轮胎或轮辋,以使车轮制停的机构;轴闸是用各种方式来制停轴壳的机构,这种车闸不受轮缘不正的影响,制动过程柔和平稳。

 

 

 

 

 

TOP
12#

作者真是好辛苦呀!!谢谢了!!!
TOP
13#

既然是备课室,更应开展相关的备课及上课的讨论,但愿我们都珍惜这里的平台,积极行动起来。
TOP
14#

1  电和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 学生活动

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 学生活动

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15#

2
                
电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大头针、透明胶

2. 教师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能够产生磁”。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 阅读P50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

4. 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 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

2. 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电磁铁有磁极吗?我们可以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
                

3.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

4.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6. 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2)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3)交流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16#

3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

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大头针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直到学生看P52图片)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作出我们的假设

1. 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 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3.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指导填写P52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三)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1. 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2. 以研究线圈圈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磁铁的线圈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线圈的圈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3. 看书P53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4. 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5. 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6.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17#

4
                
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 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 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3.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 各小组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强调根据P562. 准备小组的汇报发言”边实验边准备如何发言。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 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 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 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

2. 大家动手试一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18#

5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

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

2. 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

2.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 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 学生活动。

3. 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4. 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 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

2. 学生讨论交流。

3. 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并实验。

4. 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19#

6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铁丝

2. 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 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 打开书P60,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

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 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 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 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 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 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 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 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 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 观察教材P62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 P62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20#

7
                
电能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一号电池、玩具小电机、溜溜球上的绳子、透明胶

2. 教师准备:小电珠、导线、指南针,手摇发电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你知道我们使用的电能都从哪里来吗?(板书课题:电能从哪里来?)

 

(二)各种各样的电池

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可以带着走的“电能”吧。

2. 看书P62,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电池?这些电池里的电是什么能量转化出的呢?

3. 除了这些电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得到电?

 

(三)我们来发电

1. 大家看老师这里的手摇发电机,转动摇杆它就可以发出电来。演示发电。

2. 介绍手摇发电机的结构(磁铁、线圈、导线、底座和摇杆)

3. 看了这个结构之后,你联想到我们之前学习的什么装置?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4.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小电机发电吗?可以怎么做?

5. 要知道是否发出电来,我们应该怎么检验?

6. 用你们说的方法试一试吧!

7. 成功没有?让小电机发出电来的原因是什么?(介绍机械能P61

 

(四)发电站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1. 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特殊的关联之后,人们继续研究,不久就发明了发电机,从此人类全面进入了电器化时代!发电机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发电站里。

2. 你们知道目前有哪些类型的发电站?这些发电站都是使用什么能源发电的?

3. 介绍三峡发电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