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风信子——金华培训活动点滴 [复制链接]

101#

以下是引用夏日蒲公英在2012-11-15 20:07:00的发言:

    
    
    

明天我们继续实验技能培训,这个学期培训特别多,一个接一个,有点扛不住了。下次,要不你回来也给我们来此培训,把你外出学习的新理念统统转达下??


    


不会吧,你还等着我来培训啊?今年真是忙坏大伙儿了,看着都心疼!!
侯也跟我提起过下次培训的事,还得商量下再说吧?就怕我的传达词不达意啊!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2#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11-14 0:09:00的发言:

是不是直接写在帖子里的?我也上过这样的当啊!不要啊!不好玩的!同情你。。。


是啊,因为那晚我直接用PAD,直接写的,不料写到结尾了,写了一个多小时了,突然闪退了。晕死啊!教训啊,我以前总是在电脑上直接写的,唉,这习惯不好,得改。还有,丫儿,你咋半夜十二点还在论坛上啊,注意身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7 20:43:56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3#

 

1113


      听评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连续两日都在环城小学听课,两天听的是同一内容——六上第三单元的《神奇的小电动机》,演绎课堂的是两位不同老师,昨天是我们的导师钱老师执教的,今天是实习生在昨天听课的基础上重新演绎的。两位老师选择这样的内容展示给我们看,老实说,首先是佩服,因为一般情况下,导师或者说实习生要展示教学的话,肯定选择比较容易把握,比较能体现自己风格,或者是比较容易操作能体现学科特点的内容的,可是关于小电动机这样的内容,很少听到。听完课,也深切感受到这样的内容比较难上,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正如钱导说的:越是没人上的内容,越是要去挑战一下,越有研究的价值。说得真好,学习并受益。


先简单记录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由一辆“裸装”小赛车导入,引出小电机驱动;然后分发小电机,小组观察,汇报认识小电机各部分名称及构件;再由各部分名称入手,简单说说换向器的作用,说到线圈铁芯的时候,让学生联想电磁铁,并用回形针的实验验证这个线圈和铁芯的确组成的是电磁铁。然后抛出研究问题:怎样让小电机转起来?给学生提供磁铁、制作好的电机模型、电源等,分小组探究,交流汇报,最后总结出转子转起来的原因。


感触:


依旧是材料问题。都说一套有结构的材料是支撑科学课堂的支柱,这次又一次得到验证。起初老师用的是工具箱配备的小电机模具,里面的电刷很细,孩子们很难把换向器插入两根极细的电刷两边,其次是转子在架子上很不稳定,很容易被磁铁吸引或通电后从卡槽里跳出来,而且两块小磁铁的位置是固定的,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改进后还是选择自制教具,主要是按照书本的参考图,在一次性杯子上固定导线、支架、转子,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可以避免许多与探究无关的因素,使得探究更有效。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4#

(续上)


 


其二,很欣赏老师在孩子们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随机参与并随机发放小磁铁。瞧,孩子们在汇报时,有的把拿到的磁铁组合成一大块,通过调整角度,发现一块磁铁也能让转子转起来;有的小组拿到六块磁铁,就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实验;还有的拿到的是不规则的、破损的磁铁,也能让转子转动起来……一个小小的举动,收到如此的“百花齐放”,多好啊!


其三,无意中发现这里的孩子们有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会自然而然的翻开科学书、参考资料、作业本等,一些能从书本上自学的内容就不需要老师这样引那样导了,直接参考书本就可以学习获得,简单高效!可反观我们很多的科学课堂(包括我自己),科学书常常是被冷落的,有时几乎从上课到下课没有翻过书,这就是“学生探究”吗?我们说,老师学会“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学会“用教材”呢?


商榷:


按照小马提出的教学设计思路,我感觉蛮好,很有探究味。小马老师提出的建议是:从小电机的转子即线圈和铁芯入手,先证明通电后的线圈有磁性,再想办法让转子能转动起来,把学生的关注点拉到如何让转子转动上来,只要转子能转动了,组装上外壳、后盖就是小电机了,也就是让孩子们经历一次小电机的发明过程,而不是按照书本:认识小电机,研究小电机,验证性的探究为主。值得尝试的一种设计。


此外,感觉两次课听下来,老师都让孩子想办法证明了线圈、铁芯通电后有磁性即是电磁铁,却没有提到,既然是电磁铁就会有南北极这一点,直接导致孩子们在研究转子转动原因时很难把磁铁间的相互作业联系起来;此外,如果老师给孩子的磁铁中有表明南北极的或者老师自己准备着,估计也能将难度降低,对孩子们的思维,建构知识有帮助。另外,我们也在思考:学生这么长时间的探究只停留在操作层面,如何设计一张记录单呢?有记录的话,孩子们在汇报交流时就可以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思维碰撞也可以更加明朗,只是这记录单如何设计为好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学习,随记。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5#

不愧是杨姐啊,总结概括的这么准确!
TOP
106#

 

1115


常态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本次培训中,听过两堂关于《声音是怎样是产生的》的课,一堂是育才小学的宋老师演绎的,一堂是环城二小的温老师引领的。怎么说呢,这个内容的课比较经典,经常有老师在公开课、研讨课活动中展示,但都可以发现,这节课上活动很多,老师要准备的材料也多,很热闹。


在这里不想再去回顾两位老师具体的教过实施过程,也不作评课了,只是想就这两节课听课后,我的一点感悟记录,或者说是:假如我来上这课的设计思路。


导入部分:桌上摆放钢尺两把、拉伸在铁钉上的两根橡皮筋(不同长度),直接问,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尝试让尺、皮筋发声,交流、汇报。


探究部分:两个环节,第一重点观察尺、皮筋在发声和不发声时的区别,交流汇报,关键解决“在力的作用下,尺和皮筋发生往返运动”,解释“振动”。


由“尺子、皮筋在发声时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在发声时也振动吗?”导入下一环节,重点是将不明显的振动现象明显化,并且设置层次性,即由教师辅助的:借助物体看到振动到学生自己相处各种方法来证明。如,老师喜欢用鼓,师生一起想办法——借助米粒或泡沫粒等演示;然后出示音叉,教师可以演示靠近乒乓球的实验,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留给学生,教师尽可能的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材料,鼓励学生方法越多越好,交流汇报中,孩子们的想法一定能让大家感到惊讶,课堂氛围也提高提升。还可以直接由音叉导入:如果振动停止会怎样?


只是,我也在思考,这样的课堂设计只是很常态的,学生的活动挺多,而且比较松散,怎么样整合,能让探究活动长时、高效的进行呢?


试想着,下次有机会再来磨磨这节课,看,是否有新的突破。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07#

以下是引用素素无为在2012-10-25 17:01:00的发言:

课终于结束了,我算是完成了执行任务了,


谢谢组里 沈主任的前期准备,谢谢朱组长的坚强后盾,


谢谢杨姐的全力帮助,最后谢谢小马的关键掉链,让我有了这次被成长的经历。


只是我没能很好地展示大家的先进理念,对不起了,我会好好反思的!加油!


 


我来了,迟到总比没到好吧!我们家的小小是最棒的!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108#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2-10-30 23:03:00的发言:

(续上)


    张校还有一次是11年四月上的这课,没给我们看,我们很期待,但是张校就是这样,处处设悬念,吸引着我们探秘,可惜到今天结束,还是没给我们看。


     第一节课是张校三年前的,给我们看视频已经有一周了,但是带来的思维冲击很大,恍如昨日刚看过,那三个不知道太震撼了。张校那时,想传达的是一种理念,是借班上课,在四年级上的,让孩子喜欢科学,爱上科学,这三个不知道的深度不可估量。而今天呈现给我们的是去年上的同一课,在六年级上,张校传达的是怎样做好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抓住一句话,编制一堂课。挖掘一英尺宽,一英里深


     细细品张校的课,高,深,不愧大师也!


     我们的组长总结性发言:大师悟的是,我们悟的是,术没有上升到道,非大师是也!


     (随记  2012.10.30.2240


 自从教了科学后,听了一些科学课,感觉我们的课太精致了,缺少一种大气,于是想到了“道”与“术”。是不是我们都在追求教学之术,而忘了传道呢。


以前从事语文教学时,我感觉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能抽出时间来阅读,并写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之道。而科学呢?五年了,我很想悟出点东东来……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109#

 

杨姐,那天我的“总结性”发言还没有来得及与大家见面,后用了十来分钟整理成文字了。补上……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本课的重点是学生对“振动”的正确描述与理解,难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将物体微小的振动现象放大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现象。


今天温老师的课准备相当充分,这可以从有结构的材料上体现出来。下面就这一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从科学概念的建构来说,温老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皮筋、钢尺、小鼓等发出声音时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特征,也就是物体都在振动,从而初步建构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在帮助学生理解“振动”时,温老师又用手势让学生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形象而直观。


从过程与方法来说,温老师能组织学生多种材料开展实验探究,实验后又引导学生积极的研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温老师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时,安排了两方面的环节,即产生声音——发现物体振动,停止振动——声音消失这样的证实与反证这样的过程。课后又让学生能带着更多的关于声音的问题走出课堂,这也体现了课堂不是句号这一思想。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丰富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课的开始,温老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后问:可能会干什么?看似简单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下面再谈几点自己对本节课的想法:


1.概念振动使物体发出声音这个概念建构还不够丰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作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需要学生更多的体验的。从课堂后测上看(课后我在走廊上叫来五个学生,问了以下几个问题:现在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了吗?4个学生能回答,物体发出声音时振动了我们怎么看不到呀?学生都很迷茫。风吹的呼呼声是怎么回事呀?1个学生回答说是空气振动了。我接着问,空气振动我们有看见吗?学生又茫然了。),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还是欠缺的。


2.本节课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即本节课研究了固体物质产生声音的特征,而对液体、气体产生声音的特征还没有组织学生探究,对概念的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不完全的。如何引导学生从个体的规律引出一般性的规律,是我们老师需要深思的。


3.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前概念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前概念是什么?温老师在课的开始让学生用各种方法产生声音,如敲、弹、打击……这些都是用力才让物体产生声音的。而后温老师又用力弯折钢尺、用力拉皮筋都没有使物体发出声音,充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很好的,是探究的起点。但本节课还有一个隐性的难点,即力的作用下使物体振动,没有突破解决。声音的产生跟力没有关系吗?不是的,而是力使物体振动才有声音,如果用力了却没有产生振动,依旧是没有声音的。

也许本节课能深挖的东西太多了,而有限的40分钟必须要有取舍,因此留下了诸多遗憾和瑕疵。可是,我想我们不用太担心因遗憾留下的惋惜,有舍才有得,或许面面俱到并不是真实的课堂。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110#

学习活动丰富多彩,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希望在这次活动中有最大的收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