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注材料,欣赏优质课,随笔感想 [复制链接]

1#

关注材料,欣赏优质课,随笔感想

 

     今天参加了绍兴县小学科学网络观摩研讨活动,观看了2011全国年会课堂实录(会场一)的优质课展示,让我受益良多。今天我特别关注了课堂中的实验材料:


李建荣老师:显微镜,电子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记录单,课件


李春云老师:托盘,受精生鸡蛋,熟鸡蛋,培养皿,放大镜,镊子,强光手电筒,抹布,实验报告单,鸡蛋结构贴图,课件


韩宜萍老师:新疆带根植物若干,嘉兴带根植物若干,试管,滴管,水,油,塑料膜,橡皮筋,课件


  静老师:现场班级同学照片,五种性状编码统计图,记录单,课件


罗明明老师:镜子,花生,蛋卷,记录单


这些材料看起来简单但是处处体现了老师们的用心良苦。


1、精心准备,率先探究。李建荣老师《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用带根的稻草浸入水中从而培养出了富含丰富微生物的水成为了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水中微生物生活周期无法有效控制,李老师带着一份“好水”打开了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大门。李老师还率先探究,微生物照片,微生物视频都是他长期观察的结果。


2、打破常规,简约创新。李春云老师《动物的卵》中使用镊子敲击鸡蛋中部,分离生鸡蛋各部分,不但让鸡蛋保持最大完整性防止鸡蛋与外界接触产生污染,还为通过生鸡蛋观察膜、气囊等细节创造了有利条件,更是在我们平时敲击鸡蛋(敲碗壁或桌角)这一思维定势下的简约创新。


3、不断尝试,直观高效。罗明明老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在教案中选择馒头、饼干和花生味使用材料,但是在真实课堂中却选择了花生和蛋卷,可见她为在课堂中更为直观的呈现出尝试选择食物用心良苦。花生和蛋卷不光是小学生常见并爱吃的食物,也是自然生长绿色食物和人为加工烘焙食物的典型代表,并且能在五次咀嚼和15次咀嚼后有明显现象的层次变化,让课堂更为高效。


回顾以前的优秀课堂视频中的材料,比较今天各位老师的实验材料,我也发现:


1、材料准备时期长。科学家为一个结论需要进行成千上万次试验,花费几十年甚至一生去研究,我们在不断挖掘科学课堂真谛进行材料准备也是一个长期工程。为体现科学,为适应课堂,为适用学生,为打造一套实用的实验材料,要进行长时探索,最终有了科学学具袋,有了科学学具箱。


2、材料更新周期短。科学学具在使用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现代社会物质更新换代速度惊人,让我们对材料的选择性更大,不断创新,不断用新型的更加有利于教学的代替材料不断涌现,但是等下一次课堂又会更换更加优秀的实验材料。


      一套好的实验材料是一堂好的基础,材料的选择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感谢各地优秀科学教师的课堂展示为我们展示各自的优秀实验材料,你们的独到选择,你们的自主创新让我明白在材料准备上仍有千万种可能,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