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崴脚后,可按 RICE 原则 处理,具体如下:
1. 休息(Rest):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受伤脚踝受力,可用拐杖辅助行走,让关节制动休息,减轻疼痛与二次损伤风险。
2. 冰敷(Ice):崴脚后 48 小时内(急性期),用冰袋或冷毛巾敷患处,每次 15 - 20 分钟,间隔 2 - 3 小时重复,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出血;若有皮肤破损,需先消毒。
3. 加压包扎(Compression):用弹性绷带 “8 字缠绕法” 适度包扎(从脚掌内侧起始,螺旋覆盖踝关节、交叉缠绕踝部 ),松紧以不阻碍血液循环为度,减少组织水肿与关节活动。
4. 抬高患肢(Elevation):平躺时将受伤脚踝抬至 高于心脏水平(可垫枕头 ),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若出现 剧烈疼痛难缓解、无法站立行走、足背青紫扩散、有骨擦音或脚踝畸形,可能是骨折/韧带撕裂,需立刻就医,通过 X 光、MRI 检查,严重时需石膏固定或手术。
恢复期(疼痛缓解后),可逐步做康复训练:
• 初期(1 - 2 周):脚趾抓毛巾,促进循环;
• 中期(2 - 4 周):缓慢踝关节画圈,恢复活动度;
• 后期(4 周后):单腿提踵、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 ),强化肌肉、降低再损伤风险。
另外,日常可通过运动前充分热身、穿支撑性好的鞋、锻炼踝关节力量(踮脚尖、单腿站立 )等,预防崴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