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校园实例讲解群落和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期末复习阶段,发现学生对于群落和生态系统总是要搞错,于是想到用我们所处的校园来做一个贴近生活的实例,让他们有更深的感触:
一、用班级比喻群落
教室里有不同的 “生物”:比如同学(像不同种类的动物)、盆栽植物(像植物),甚至角落里的小蚂蚁(像微生物)。这些 “生物” 生活在一起,虽然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比如同学学习、植物光合作用),但都属于这个班级 “群落”。关键点:群落只包括 “活的生物”,不包括教室的桌子、墙壁等物品。



分享 转发
TOP
2#

二、用学校比喻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班级里的同学、操场边的大树、花园里的蝴蝶(相当于群落)。
非生物部分:教学楼、操场、阳光、空气、雨水(这些是生物生活的环境)。 互动问题:
如果操场没有阳光,花园里的花会怎样?(植物需要阳光生长,花可能枯萎,蝴蝶也会没有食物)
下雨时,同学们会去教学楼躲雨
这都是生物依赖环境的例子。

TOP
3#

课后实践:让孩子自己举例
1、让孩子想想家里的阳台、小区的花园或公园,试着区分哪些是 “群落”,哪些属于 “生态系统”。
•比如:阳台花盆里的植物、蚯蚓、小虫子是群落;加上花盆的泥土、阳光、浇水的水,就是一个小生态系统。
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孩子能直观理解 “群落” 是 “生物的集合”,而 “生态系统” 是 “生物 + 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感受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像他们在学校里和同学、教室环境的关系一样~
TOP
4#

时间有的多的班级,也有学生拿鱼缸举例子:
1. 鱼缸群落:鱼缸里的 “小动物家族”
生物有:金鱼、水草、鱼缸里的小螺、甚至一些看不见的微生物。
2. 鱼缸生态系统:完整的 “迷你小世界”
非生物部分:鱼缸里的水、加热棒(保持温度)、过滤器(净化水质)、阳光(或灯光)。
最后编辑周涵潇 最后编辑于 2025-06-17 16:21:19
TOP
5#

这个设计太有创意了!把校园变成‘生态实验室既能直观理解群落概念,又能培养孩子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的探究思维!
TOP
6#

简单来判断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的区别:生态系统由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则是特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不包括非生物。周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时,让孩子们自己用类比的方式来举例,让孩子们充分”内化“的做法非常好。
TOP
7#

这样的比喻好恰当,孩子一下子明了了
TOP
8#

很有创意,值得学习
TOP
9#

鱼缸群落与鱼缸生态系统,进行对比,概念就很清晰了。
TOP
10#

学生对一些概念总会存在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利用身边的事物做类比,由此及彼,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TOP
11#

用班级做比喻,好,实实在在,学生能立刻感知到,有了“根”,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他的“生态系统”了
TOP
12#

用学生的生活场景做类比,效果不错
TOP
13#

以身入局,理解会更深刻,这个方式不错。
TOP
14#

通过生活情境,了解和区分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别,这样的方式非常好。
TOP
15#

我们科学老师真是太聪明了!有些基于孩子们的立场容易混淆,并且没有方法理解的内容,通过我们老师运用合适的方法,形象化的解决了问题。真是太好了!
TOP
16#

我也是用班级比喻生态系统,课桌、凳子就是我们所处环境的非生物,我们就是生物群落当中的一类
TOP
17#

举例子,很贴切
TOP
18#

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最容易理解了
TOP
19#

一个包含非生物另一个不含
TOP
20#

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通过接近生活的例子的深入分析肯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分 。
TOP
21#

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学生是容易混淆。
TOP
22#

这个设计太有创意了
TOP
23#

用身边的场景做比喻,老师太有想法啦
TOP
24#

学生对这两个术语也比较陌生,能区别两者,但时间久了,容易搅浑
TOP
25#

这个两个概念的区分点就是是否有非生物
TOP
26#

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区分群落和生态系统,我将在班级比喻群落的基础上,继续以校园为场景,用不同案例解释生态系统概念,并对比两者差异,加深学生理解。
TOP
27#

限定一个范围来比较两个概念比较有效果
TOP
28#

贴近生活的例子,学生很容易理解。
TOP
29#

这样一说,小朋友大致都能区分了,学到了
TOP
30#

这样子讲,学生就好理解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