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侦探团:寻找完美泡泡水!
——给幼儿园大班上科学课的奇妙之旅
接到儿子班主任邀请,去幼儿园给大班的小朋友上一节科学课!说实话,接到任务,还是有些开心的,原因有三:1.想尝试一下在幼儿园大班中,能否顺利上完一节科学课;2.想表达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3.平时忙,没有给班级活动提供支持,能通过科学课给小朋友们带去一些欢乐,我也很高兴。
一、选什么内容
要考虑科学课的特点,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最终聚焦到“探究”“趣味”“生活经验”“起始课”这几个关键词上。最终确定与泡泡有关的内容。
二、下水实验很重要
第一版内容指向:探究巨型泡泡水的配方,用泡泡大小来判断配方优劣。利用温水、洗洁精、甘油、瓜尔胶配置好泡泡水后,开始对比测量。发现:即使是“洗洁精+温水”的配方,一口气根本吹不破泡泡,四种材料的配方,三口气都吹不破,小朋友肯定吹不破,难以从泡泡大小层面来比较配方的优劣。再者,从“洗洁精+温水”到“洗洁精+温水+甘油+瓜尔胶”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材料比例)太多,可能不太适合小朋友探究。
最后确定:用泡泡量的多少来判断配方优劣,这种只改变洗洁精的量的对比实验是适合小朋友探究的。
三、教学过程
1.课前互动:(1)自我介绍;(2)课前约定:①科学课要合作学习;②只研究,不比赛,需要很多真实的数据;③安全提示。(怕小朋友抢材料,怕小朋友胜负欲太强,怕他们哭)
2.聚焦:(1)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见到了很多泡泡?(2)说明哪些东西跟水混合起来就能产生泡泡?(3)今天,我们就用洗洁精来配置一份泡泡水,想试一下吗? (唤醒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尽量以口语化的形式进行提问、交流。小朋友的回答基本在预设之内,肯定“吹泡泡时”“吹起泡胶”这些回答,不作延伸。聚焦到用生活中某一种常见材料来研究)。
3.探索:1.出示材料:半杯水。提问:需要这样挤压多少次洗洁精(固定按压,每次获取的量差不多,大约是3.6克),才能配制出吹得又大又多的泡泡水?请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具体的猜测数值(1-8)。报给老师,老师在杯体上做好记录。同时把猜测记录在大表格中。




(学生猜测2/4/5/5/6/8;我提前预备了1/2/3/4/5/6,感觉小朋友猜测数据分布较好,就没有用备用的材料了)
(2)请来领取水和洗洁精,搅拌,让洗洁精充分溶解。




(3)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带着自己配置的泡泡水到上面来,按照加入洗洁精数量,从少到多排列,进行吹泡泡实验(提示:不是比赛,我们是在研究)重复吹几次


(可能是工具或吹泡泡方法的原因,泡泡量不多、不够大,没有看到炸裂的氛围。。)
(4)分析数据,半杯水,挤压放入多少洗洁精能配置出最好的泡泡?


(小朋友们很快就发现半杯水,加6次洗洁精,泡泡水的效果比较好)
(以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泡泡水的配方,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感受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同时,以半杯水、固定按压这种免除工具测量的量化方式开展研究,方便学生回家进一步探究、配置,让学生成果可以迁移。在探究中,培养序化研究、公平对比意识,在数据分析中,培养分析能力,体会对比研究的意义)
4.应用:现在,请对我们的泡泡水进行改良吧。(学以致用,学生根据研究成果添加洗洁精或水,用到简单的加减,算跨学科啦吗?
四、教学反思
大约上了25分钟左右,有幼儿园老师在,纪律很好!
1. 有探究味,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的历程。
2. 学生有生活经验基础、有兴趣、有能力开展这样相对简单的探究活动,并且能基于数据得出结论。
3. 挤压几次、几滴……等表述不统一。
4. 改进:
(1)研讨时间太短,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应该给足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半杯水需要挤压几次洗洁精(已得出);②不是洗洁精越多越好;③泡泡水效果与洗洁精和水的比例有关等;
(2)公平性上还需要通过吹泡泡的工具和吹的方法来解决。要寻找更方便吹的工具,要让学生提前练习。
(3)在比较大小上,尤为困难,肺活量不够、吹的方法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4)整体而言,泡泡过少,好玩性不够。
(5)做好课件,材料整齐统一。(当时以为希沃白板坏了)
请大家给些建议,让这堂课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