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花开——蕺(jí)菜


蕺菜,三白草科植物,蕺菜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要是说到鱼腥草或折耳根,那知道的人肯定不会少。
顾名思义,鱼腥草这个植物是有鱼腥味的,不特意凑近它,也没啥特别的气味,如果搓一下叶片,就会有鱼腥味。
鱼腥草的地下根茎叫折耳根,对于云贵川地区来说,就是一个美味的菜,在美食圈里鱼腥草跟榴莲、香菜一样,将人群划成两类,喜欢它的人爱极了它,讨厌它的人见了都要绕道走。这边超市偶尔也能看到在卖,但本地人买的基本上没有,这边只有在今天,也就是端午节这一节,会有鱼腥草植株卖,不是用来做菜,而是用来作为端午节的标配植物,主要用来煮汤喝的。喝汤的时候就会有一股浓浓的怪味,据说可以用来防治皮肤长疮。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小时候皮肤很不好,一旦有个蚊虫叮咬,可以一个夏天都会有一个疱在,消不下去,特别的痒,抓破皮了也无法停止的那种。老妈就每年会在端午这一天除了挂艾草菖蒲束之外,煮这个汤给我喝,说可以解毒,有没有用不知道,长大后慢慢的就好了很多。
作为一味中药比较有名的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蕺菜:“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疾,解毒。”蕺菜全株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效,主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疾病。


鱼腥草的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刚抽出来的时候,会卷起来,这个时候倒是特别像猪鼻孔,四川那边把鱼腥草还叫做“猪鼻孔”(音),不知道是不是“猪鼻孔”这个名字的由来。
它的花聚集成稠密的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没有花瓣,外面的白色花瓣状是它的总苞片,有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