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月相观察记录 [复制链接]

1#
月相变化的观察对学生来说简单而难度大,简单在于晴朗天气抬头可见,难度大在于如何获得变化的特点和规律,那么学生的观察是放在上课之前好还是上完课以后再去观察呢?各有什么优缺点?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课前观察,优点一般是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会发现月相的一些差异(如形状不同、位置不同等),为后续课堂讨论提供鲜活素材。但缺点在于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不能布置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例如如果这时候先让学生记录月相的话,就容易误用阴影标记月相亮面、对阴雨天的记录中断也不会处理。

安排在课后观察,优势在于学生了解了月相周期性(约29.5天)、基本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循环)等核心概念后,能更精准地设计观察记录表并辨识关键特征,即使有阴雨天,也可以辅以模拟实验(如篮球绕行模拟月地运动)强化规律认知[。缺点在于,主动发现会削弱一些,验证性活动为主。

其实,课前观察和课后观察都是需要的,“观察-学习-修正观察”的迭代模式更优。课前可以先布置简单观察任务引入问题,再通过课堂知识梳理与实验模拟构建框架,最后进行修正性系统记录。
TOP
3#

月相这一块内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找到其规律或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判断,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观察记录。
TOP
4#

月相这块内容是有难度。
TOP
5#

没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真的也没有办法理解。
TOP
6#

月相变化的规律这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挺有难度的。
TOP
7#

月相在三年级有点难了
TOP
8#

真实的观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TOP
9#

上课前观察,优点一般是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会发现月相的一些差异(如形状不同、位置不同等),为后续课堂讨论提供鲜活素材。但缺点在于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不能布置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例如如果这时候先让学生记录月相的话,就容易误用阴影标记月相亮面、对阴雨天的记录中断也不会处理。

安排在课后观察,优势在于学生了解了月相周期性(约29.5天)、基本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4/30 8:17:48
分析的很到位。
TOP
10#

月相,在新教材可能调整到六年级了
TOP
11#

月相最大的痛点是,一个项目化观察探究活动与一节课之间的矛盾。我最近就在做月相活动,需要克服变化的天气因素,抬头看月相,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所以要研究月相规律,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关键不在于几年级
TOP
12#

可以通过学生群分享教师自己的观察过程,鼓励学生一起观察,效果挺好的~
TOP
13#

月相的观察需要持续可能有点困难
TOP
14#

月相这堂课的需要孩子们前期长时间观察后开展。
TOP
15#

月相这块内容是有难度。
TOP
16#

月相变化规律也是一项长期的观察记录的实践项目
TOP
17#

回复 0楼俞英南的帖子

贵在坚持
TOP
18#

月相观察这个单元,对孩子们是一种挑战,对任教老师也是巨大挑战。每天提醒,每天提醒
TOP
19#

让学生去观察记录就可以了,降低要求。
TOP
20#

月相观察,找到规律需要长周期的进行,持续观察就很难,提醒,坚持。
TOP
21#

记录也难,同一个上弦月,同一天15时、18时、21时,看到的上弦月月相朝向完全不同,建议记录时写上几时几分,然后一个月后,又该如何整理月相,和教材图示月相左右正位黑白不同,又变得无从解释了,现有月相教材存在盲点,连老师也无法解释,因为月相各种教材存在漏洞或空缺。
TOP
22#

我的解决方案

四步进阶:月相变化教学的创新路径(附四步进阶教学课件)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9131.aspx

考考你:为什么各种月相亮面的朝向角度会不同?(谜底揭晓)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1171.aspx
TOP
23#

真实的观察右边亮,在右下方亮,真理论有点不一样
TOP
24#

回复 7楼泗小邹老师的帖子

我也这样认为
TOP
25#

回复 7楼泗小邹老师的帖子

是啊,感觉还需要结合其他作业或者活动一起来加深理解
TOP
26#

有时候的月相,需要的白天才能观察,
这个观察活动有点难
TOP
27#

月相观察难度主要体现在:天气影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等
TOP
28#

先观察,碰上阴雨天气,就用网络图片吧。
TOP
29#

回复 7楼泗小邹老师的帖子

确实有点难度
TOP
30#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这个讲的很清楚,给新教师很好的建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