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天气》单元,“测量气温”一节,再上有感。
对于气温的测量——从4个地点测量气温,先完成“教室里、走廊上”,再测量操场上,树荫下“。对于教室和走廊的气温测量,可以先进行对比预测——”你认为两个地点的气温相同吗?若不同,哪里的气温更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推测教室更高,并说出理由,教室人更多。再进行实地测量。测量后,会有学生发现与当天的气温不一致,高于最高气温,由此可以引出,这两个地点所测气温是否能作为天气温度来代表今天的气温?
对于操场和树荫,也可以进行对比预测,并阐述理由。操场上可以点明是太阳下。
对于晴天,操场上气温普遍高于树荫下;对于雨天,操场上气温可能低于树荫下。
对此做好数据分析。
再根据测量的气温数据,发现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气温不同。而且再根据今日气温与之对比,可以找出更为准确能代表今日气温的地点,由此引出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树荫下测量。
但是后续又引发思考,我这样的环节设计,是否将因果颠倒顺序,由气温来推测正确的检测地点。而实际上确定这个地点作为气温是不是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