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摘录# 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价值、方式和内容 ——基于“学... [复制链接]

1#
[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它对于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批判意识最为关键。学术论文写作是需要训练的,我们称之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即通过训练使学习者学会学术论文写作,使学习者形成用抽象的学术概念、隐喻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p][p=null, 2, left]“二战”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十分重视学术论文写作的研究与教学。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已经成为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书面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必修课,如哈佛大学的说理文写作课程。然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在我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尽管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写作课,但此类课程存在课时少、以理论学习为主、课程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由于缺少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尤其是思维的书面转化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至他们在写作中时常出现如逻辑混乱、不知所云,资料堆砌、人云亦云,论证薄弱、自说自话等诸多问题。厘清“何为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对于破解青年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困境,促进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营造良好的写作风气,健康的学术生态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p][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专门开设的一门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课程,以达到以写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实践证明,经过这门课的训练,很多学生都从开始的不知学术论文写作为何物到最后每个人均能自如写出1万字以上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反馈,这门课不仅让他们明白如何去写,更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写作对于他们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将基于“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程的经验,围绕“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方式”“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何为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以期为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自我训练和改革高校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课程提供借鉴。[/p]

一、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写作”—“学术”—“自我”的共生发展

[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有何价值?这是关系到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理念及意义的根本性问题,是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之前必须了解并一以贯之的宏观指导理念和原则。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写作”—“学术”—“自我”三者关系,促进三者的共生发展。[/p][p=null, 2, left]1.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说出自己的声音,占据一席之地[/p][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首要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学会去“写”,即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高质量学术论文是学者在学术领域耕耘的武器,是学者安身立命的饭碗,也是建构学术自我认同的桥梁和媒介。那么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关键就在于“说出自己的声音”并“占据一席之地”,这正是学术论文写作要领所在,也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说出自己的声音”,就是表达“我”的独到观点,展现创新性的成果。学术研究往往是动态的、难以直接为世人晓见,需要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传播。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提炼观点,掷地有声地表达观点。另一方面,“占据一席之地”,即学术论文写作贵在精而不在多,重点在于学术观点是否占据了学术界的一席话语。学术论文写作本质上也是一个建构自己学术话语的过程,那么这样的话语就在于它的分量而非数量。有的学者看似论文数量很多,然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或学术观点始终找不到,其学术话语根本没有建立。有的学者,比如费孝通先生,当人们提到他,总会想到他提出的“差序格局”。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辨别自己的声音,学会通过文字为自己发声,学会打磨自己的声音使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真知灼见,最终让自己逐渐成为学术领域具有一席话语的专家。[/p][p=null, 2, left]2.帮助学生精耕一个学术领域:走一条路、做一件事、做到极致[/p][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之二就是让学生通过写作真正精耕于自己的学术领域,致力于所在学术领域的知识生产。学术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活动的知识成果。自身的学术研究是学者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安身立命的场所。然而,很多时候一些人往往喜欢赶新潮、热点,忽略了对于自身研究领域的长期精耕。这就需要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去锻炼学生在学术领域“走一条路、做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精耕精神,即真正发现并钻到属于自己的学术田野里深耕,在了解这个领域的来龙去脉,洞悉该领域创新和发展过程之后,通过自己持续、深入、专一、极致的研究和写作,贡献于领域发展和知识生产。这样的精耕最终要依赖于对某一类写作类型的长期专门训练。现代学术论文写作可以分为评论写作(书评写作、论文评论写作和会议评论写作)、文献综述写作、基于不同方法使用的原创性写作(定量方法的学术论文写作、定性方法的学术论文写作、混合方法的学术论文写作)、政策咨询文本写作、叙事学术论文写作等。不同写作类型犹如不同的“武术门派”,其背后所蕴含的探寻、理解与解释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文章结构和撰写风格也各有差异,如定量方法的学术论文写作更多从科学主义立场理解世界,因此更加强调写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并且有着一套较为统一的论文结构——“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讨论—结论—建议—结语”;而理论论文更多从建构主义立场理解世界,更关心新概念的创建、已有概念的重构以及理论的建构,一般采用“引言—本体—结语”的结构。唯有立足于某一类写作类型进行极致训练,最终才能生产出有质量的知识成果。[/p][p=null, 2, left]3.帮助学生建构学术自我认同:自我了解、自我成长、自我突破[/p][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专注于学术领域精耕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学术自我认同。我们认为好的教育研究者应具备6个核心素养,首要素养便是学术自我认同。这实质上是一种“学术我”的自知(自我了解)、自立(自我成长)、自强(自我突破)的过程。①自我了解,就是了解“学术我”的兴趣、专长,从而能最大程度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术领域和写作风格。如前所述,当前学术论文写作“门派”林立,不同“门派”的“招式”、体系各不相同,因此选择适宜的写作“门派”是前提。而这样的选择全仰赖于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自己的学术信仰是什么?自己的学术价值观是什么?自己更擅长用什么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程为例,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依托于专题讲座和四类型阅读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有哪些写作类型,不同写作类型的写作风格、方法论基础、基本结构等有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比自身,从而明白自己的所喜、所长、所感。②自我成长,即培育自己的学术能力、勇气和信心,有能力选择、有资格去践行、有勇气去承担自己认为重要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学术论文写作本质上是一种高阶认知能力,是语言、概念、话语、思想的知识表征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重要价值就是通过提高学生认知、书面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真正让学生有勇气、信心、底气去表达、辨析、坚守、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去写自己想要写的论文。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从“无知”转为“有知”的过程,更是真正意义上“学术我”的形成和建构过程。③自我突破,就是自我迭代更新和持续生长。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术我”的建构始于自知、自立,终究会走向自我突破(即“自强”)。突破自我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是一种基于自身学术成长和领域发展要求的负责任自我迭代更新手段,是致力于真正创造性活动的宝贵品质,也是自身对于学术知识生产的敬畏心态,更是学者自身内在强大的体现。学术论文写作训练通过“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尤其是在论文的多轮次撰写和修改过程中涵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最终让学生在这样持续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中实现自我突破,实现自我的迭代发展。[/p]

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方式:“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

[p=null, 2, left]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这一问题关系到如何让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落地生根,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中间环节和具体措施。以“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为例,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应是一个围绕高质量论文写作而进行的“教”与“学”的有意义双主体互动过程,涉及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四个环节——“教”“写”“评”“改”。其中,“教”与“评”属于教师“教”的范畴,“写”与“改”属于学生“学”的范畴,“教”“写”“评”“改”的互动构成了“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p][p=null, 2, left]1.教师“教”:行动性教学[/p][p=null, 2, left]写作训练始于行动性教学。我们在这个课程的第一讲就明确指明该门课的特点——“行动性教学”。它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学术审美和学术能力为目的,以四类型阅读材料为教学材料,围绕高质量论文写作展开的主题教学和小组讨论活动。①教学目的:提高学术审美和学术能力。学术审美是对于何为好的学术论文写作的认识,关乎学术眼界和视野,关乎学术的基点和高度。学术能力则是如何写出好文章的能力,关系到如何去写的问题。因此我们经常建议学生要找到自己的“学术偶像”,大量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跨学科著作等,以培育自身的学术审美和学术能力。②教学材料:四类型阅读材料。鉴于学生学术的“规定阅读”和“自由阅读”的双重属性,为提高学生的学术审美与学术能力,我们将四类型阅读材料——必读书、推荐书、课程经典论文、专题经典论文,作为“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的教学材料。通过类阅读、主题阅读、方法阅读等形式,我们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解读、学习这些材料,让学生学会集百家之长,学会评赏与借鉴优秀材料以及材料的优秀部分,如逻辑架构、观点表达、论证方式、话语表述等,打破原来学生仅关注内容的思维局限;同时,带领学生共同对比、评析、反思这些材料,尤其是那些具有争鸣性的经典论文,对提高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涵养其不断反思、质询的意识大有裨益。③教学方式:专题教学与小组讨论。专题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相互承接的专题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技能技巧。“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程共包含九大专题(见表1),这些专题之间层层递进、相互衔接,对于学生获得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知识至关重要。小组讨论则是围绕一些核心问题进行小组探究的活动,如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不同实证论文的方法论、结构、话语表述的异同。小组讨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专题教学起到了补充作用,有利于强化专题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思考、同伴对话的意识,更有利于学生养成搜集、阅读、类比、评析、借鉴相关优秀论文的意识、习惯和能力。[/p][p=null, 2, left]2.学生“写”:任务驱动性写作练习[/p][p=null, 2, left]以任务为中心的学术论文写作练习是写作训练课的关键环节。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国际公认的写作研究领域领导者南希•萨默斯(Nancy Sommers)也明确说到“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这与我们在“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上的教学主张不谋而合,即写作练习是帮助学生将内隐写作知识转化为外显写作行为的关键。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练习,更明确提出“任务驱动性写作”的概念,即以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为终极任务推动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这一写作练习主要有两类:①课上即兴写作。这是指结合当次课所授知识点进行即时性写作练习。例如,在讲到“主题切入式路径”时,学生需要基于自己的选题去撰写一段主题切入式的句子并进行分析,以真正理解何为主题切入、如何主题切入。②课下每周写作。课下每周作业源于该周专题授课内容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作业档案袋,记录着他们每周的作业情况、批改情况以及返修情况,从中可以管窥到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写作练习情况。每一份作业反映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术论文写作学习的心路历程和外显结果,这实质上是每一个“学术我”的主观表达和具体形式,是建构学术自我认同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写作练习的方式和内容,足够的练习时长亦至关重要。尽管我们很难在课上去量化每一个学生的写作练习时间,并且这个“足够”是多长时间也因人而异。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想要让广大学生重视练习的时长。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常态标准:根据我们的经验,青年学生每天需至少保持9(3+3+3)小时的学习投入,其中写作投入至少需3个小时。[/p][p=null, 2, left]3.教师“评”:一对一反馈与共性点评[/p][p=null, 2, left]教师的“评”是对教师“教”与学生“写”的检验,是学生“改”的重要前置条件。教师“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对一个性化反馈与共性点评。面向个人的一对一反馈与面向集体的共性点评交相呼应,通过关注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和共性问题,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共同成长。一方面,面向个体的一对一反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学术论文写作过程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比如有的对于学术论文写作性质把握不准,将论文写成了散文;有的基本是自说自话,缺乏证据支撑等。鉴于此,我们会对学生的每周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提出针对性建议并一对一反馈给学生。另一方面,面向集体的共性点评,有利于强化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同伴学习。很多时候,学术论文写作里面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所有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如问题与疑问关系不清、观点提炼困难、逻辑混乱、概念使用随意等。这些看似简单但却是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经常遇到的共性问题。需注意的是,无论是一对一反馈,还是共性点评,都需要教师做到有效点评。我们认为教师的“评”是“教”与“学”的沟通桥梁,有效点评应该是“教”与“学”的综合体:从学生角度出发,写作点评不应只是告诉学生“这里不行”“那里不对”,即仅仅点评好坏与否,更应该告诉学生“为何如此”“应该如何”,即提出建设性、可行性意见;而从教师角度出发,写作点评在教会学生如何修改、写好一篇论文的同时,更应该保护他们的个性化思考以及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保护他们勇于与权威对话、捍卫自己观点的勇气。[/p][p=null, 2, left]4.学生“改”:多轮修改、螺旋上升 [/p][p=null, 2, left]“好文章一定是改出来的”,这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核心理念。学生“改”是继教师“评”之后,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意见,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意见不理解或不清楚,也可以通过批注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对话与辩驳。这样反复多轮次修改和对话,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质量,锤炼其写作技能,更有益于培育学生三个重要的学术品质:①“永不言弃、多修精写”的“精耕”品质。在这门课上,所有学生都需要依据“高质量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对自己文章的观点、逻辑、论证、规范方面进行多轮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见证了他们每一次的进阶。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希望学生明白好的文章来自于反复的修改和坚守。②自我反思的意识。善思是弥散在整个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中的关键。学生多轮修改的过程不仅是对教师教、自身学的复盘过程,更是一个学会自我反思的过程。在反思中,学生不仅能基于自身的情况得出自己对于“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如何去写出好的学术论文?我又如何去写出好的学术论文?”的主体性回答,更有助于他们将反思内化为建构学术自我认同的一种习惯、一种特质、一种生命方式。③“我”与文章共生发展的信念。每一次的修改过程并不轻松,但这不仅仅是文章的优化完善、写作技巧不断纯熟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方面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是“我”与文章的共生发展过程。正如一位学生在学期末很激动地说:“朱老师给我们的简直就是思想上的巨大飞跃!”可见,学生们在修改辛苦之余,也会品味到源于个人成长的甘甜。 [/p]

三、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

[p=null, 2, left]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有何?我们认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主要表现为“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这是完成一篇观点精准创新、逻辑清晰连贯、证据数据丰富、引文注释规范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所需要的写作流程和写作工具,具体表现为五方面十二条路径(见表2)。它不仅是“学术论文写作和规范”课程九大专题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对前八章专题内容的总括和升华。[/p][p=null, 2, left]1.大逻辑路径:问题、方法、结果、结论的逻辑合理[/p][p=null, 2, left]逻辑很重要。高质量学术论文一定是逻辑合理、自洽且前后呼应的。这里的逻辑包括双重逻辑——大逻辑与小逻辑。大逻辑是文章大的结构框架逻辑,这样的结构框架如同一个人的“骨架”,包括了一篇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问题、方法、结果、结论)和它们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很多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存在大逻辑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源于问题(problem,P)的研究问题(question,Q),方法论不合理,问题、结果与结论的错位与自相矛盾等。若使得大逻辑合理,至少需要遵循三条写作路径:[/p][p=null, 2, left](1)问题与疑问的逻辑路径(路径1)。即通过对“问题”(P)的发现、聚焦与深化,结合研究者自身的理性思考、抽象凝练,提出基于“问题”的“疑问”(Q)。“问题”(P)主要是指给人类(社会、自然、人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的“难题、困难、困境、麻烦”的情境;“疑问”(Q)是研究者基于问题提出的需具体解释、回答或论证的问题,一般从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三维度进行细化,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如何(how)”,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进行表述。该路径强调我的学术研究应源于我们对现实困境的体察之后的理性思考,故而应基于现实困境提出研究问题(P→Q的逻辑)。因此,写作论文时应首先指出与选题相关的现实存在的问题(problem),而后分析与选题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problem:limitation of research),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例如,一位学生的选题为“中小学教师过劳研究”,这个选题现实存在的“问题”(P)就是:“双减”政策背景下,随着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长增加,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效能感以及幸福感受到挑战,教师过劳问题更加突出。基于这一问题提出研究“疑问”(Q)为:首先,我国中小学教师过劳的现状是什么(what)?其次,为什么我国中小学教师会出现过劳状态(why)?最后,如何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过劳状态、为教师减负(how)?[/p][p=null, 2, left](2)方法论逻辑路径(路径2)。即依据研究问题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体系的路径。依据方法论背后价值立场的不同,方法论逻辑路径可分为四类:①思辨方法论逻辑路径。它是指从先天概念和原则出发,应用逻辑推导来建立一种理论体系的论文写作路径,一般适用于理论思辨文章,如《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②科学主义方法论逻辑路径。它是指从假设出发,通过操作化定义形成变量,借助数学统计,探讨变量之间关系,从而发现事实和规律的学术论文写作路径,多用于量化研究论文,如《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类型:一项聚类分析》。③诠释主义方法论逻辑路径。它是指研究者介入实践情景,通过深描、民族志等方法收集当地人对特定事物的主观想法,从而探索理解和意义的学术论文写作路径,多用于质性研究论文,如《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④批判主义方法论逻辑路径。它是指从理解现存情境的问题及其原因出发,经过多轮探索,形成改变情境的有效方法,以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平等社会为旨趣的论文写作路径,通常适用于行动研究论文,如《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掌握方法论路径的关键在于通过研究问题和主题,判断自己的论文属于何种研究论文,而后采用适宜的方法论体系。[/p][p=null, 2, left](3)结果与结论一致性路径(路径3)。即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回应,结果和结论要逻辑一致、相互呼应。结果(finding)是基于研究所选择的方法、工具、技术综合运用之后对客观事实(fact)的陈述,具有客观性;结论(conclusion)是基于研究结果的学术观点(opinion)表达,是作者思想或理论的集中体现。结果不等于结论,结果是基础,是研究者提出结论的依据;结论,是基于研究结果而表达的学术观点,二者应紧紧围绕研究问题。例如,一位学生基于对“不同分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什么不同?”的探究,获得“高分组的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为4.36;低分组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45;中间组介于两者之间,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为3.66,比高分组低,比低分组高”的事实。这是一个研究结果。而基于这样的事实给出学术观点“高分的学生自我效能感高,低分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低”才是一个研究结论。此外,无论是研究结果还是结论都是对研究问题的回应,“问题”“结果”“结论”应保持逻辑的一致性。[/p][p=null, 2, left]2.小逻辑路径:概念、句、段、上下文的逻辑自洽[/p][p=null, 2, left]小逻辑即文章微观层面诸要素(即概念、句、段、上下文)之间的逻辑。我们发现学术论文写作初学者常常容易出现概念使用混乱,句、段逻辑不一致,前言不搭后语等问题。实际上,高质量论文不仅应大逻辑合理,也要体现出小逻辑的自洽,即概念与概念、句与句、段与段、上文与下文之间的逻辑合理。为此,要坚守四条写作路径:[/p][p=null, 2, left](1)对于概念,要坚持概念一致性路径(路径4)和概念进阶与建构路径(路径5)。“概念一致性路径”,即核心概念贯穿论文始终,并且在文中(标题、段落、语句等)保持一致。概念一致性路径主要运用在论文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论文标题与内容陈述之间、全文概念使用等是否一致的研判上。例如,一位学生在《我国教育减负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过劳内涵、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一文中,将“教师过劳”这一核心概念贯穿文章始终。“概念进阶与建构路径”,即从大概念(母概念)到小概念(子概念)、从抽象概念到可操作概念,应如同阶梯一般自然进阶与建构,避免随意跳跃导致概念逻辑不顺。其中,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进阶,可以采用类型路径、范畴路径,细化大概念,如“媒体”“新媒体”到“学前儿童新媒体”;从抽象概念到可操作概念的进阶,可采用过程路径,使得抽象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如“认知”可以分解为“分析→判断→推理→决策”四个概念。[/p][p=null, 2, left](2)在句、段方面,要坚持句段逻辑路径(路径6)。即根据所表达的内容厘清逻辑关系,在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使用因果、并列、递进承接,总—分—总等结构组织行文,做到结构上层次分明,语意上连贯通顺,前后呼应。例如,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边缘人’概念演变”的引入段阐明了合作学习“边缘人”的概念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此,下面三段开始逐一论述“一般‘边缘人’、班级‘边缘人’、课堂‘边缘人’、合作学习‘边缘人’”这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p][p=null, 2, left](3)对于上下文,可采用上下文之间连接语路径(路径7)。即采用适宜的连接语,使文章段落布局更加合理、结构严谨,文章内容衔接更加紧密、语意连贯。具体而言,上下文连接语有三种:①常见关联词。其中表并列的词,如:一方面、另一方面;表承接的词,如:于是、从而;表递进的词,如:而且、甚至;表因果的词,如:因为、所以等。②表示时间、空间的承接语。其中表时间的承接语,如:XX年、XX年—XX年等;表空间的承接语,如:从东部到西部、以XX部/XX地区为例等。③层次、顺序性、总结性连接语。层次性表达词,如:以上、以下;顺序性表达词,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一是、二是、三是;总结性表达词,如:总之、综上所述等。例如,有学生在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时,整个段落一“逗”到底,内容上全是文献资料的堆砌,分不清究竟哪些是主要因素。经过调整,该生通过加入连接语“一方面……;另一方面……”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两方面分而论之,使得段落具有层次感,主题也更加突出了。 [/p][p=null, 2, left]3.观点类路径:表达观点与阐明观点[/p][p=null, 2, left]衡量一篇高质量论文的核心标准就是它能否被凝练为具有影响力和建设性的学术观点。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经常是要么混淆了“事实”与“观点”,堆砌资料和重复说明结果;要么难以跳出这个现象或结果(“事实”)本身给出自己创新的见解与判断(“观点”);要么就是观点“羞于表达”,藏匿于文中,让读者不明所以、云里雾里。那么何为观点呢?这里首先要区别“事实”与“观点”。总结“事实”不等于提炼“观点”,真正的“观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作者基于科学研究结果、现象、细节来展开而又超越科学研究结果、细节、个案之上的更为抽象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解读或价值判断。它反映了作者对所论述的学术问题的见解、主张和态度。因此,我们提出两个路径以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和阐明观点。[/p][p=null, 2, left](1)标题的观点表达路径(路径8),鲜明呈现观点。这需要在标题中使用表达观点的短语或句子,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需注意,这里的标题不仅仅只是总标题,还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所有的标题均是观点表达,不同的观点最终均服务于总观点的论证。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述“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模式”时,初始的二级标题有三个:“Rotter的控制点理论”“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Tschannen-Moran的理论模型”,然而这些只是各个学者的理论名称(“事实”),这位学生并没有提炼出关于这些理论内容的核心观点。经过指导,该生将三个二级标题改为“Rotter的控制点理论——外部影响下基于结果取向的自我信念”“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认知加工中基于能力判断的自我信念”“Tschannen-Moran的理论模型——走向整合的循环模型”,并且还增加了“三个理论与模型的比较与评析”这一部分,如此才算是真正体现了基于“事实”提出“观点”,做到了标题的观点表达。[/p][p=null, 2, left](2)主题切入性路径(路径9),明确阐明观点。观点是作者独特性的表达,需要充分阐述以理清其内涵并论证其合理性。“主题”,就是作者在描述生活现象或论述问题时所表达的基本观点;“主题切入”,即在论文写作中,特别是引言写作中,围绕主题展开各章节、段落的论述。主题切入的路径主要有两种方式:①直接切入,即开门见山,首句即出现研究的核心概念、上位概念、文章标题或研究话题。如一位学生在《我国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研究》正文部分的首句从“课后服务”作为当前一个政策热点直接切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②间接切入,即“抛砖引玉”,以时代发展、政策背景、理论研究推进的需要或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或困境等引出主题。例如,一位学生通过呈现2021年两大政策——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务院颁布“双减”政策中关于作业布置与管理的规定,从“减负”与“提质”的政策背景入手间接引出“作业反馈”研究的政策意义和现实价值。[/p][p=null, 2, left]4.论证类路径:“我”的主体性与证据客体性[/p][p=null, 2, left]论文是“论”起来的文章。逻辑和观点明确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和面貌,而论证有力才能让论文的观点和逻辑为人们所信服。论证的过程就是用“客观证据”证明“我的观点”的过程。虽然大部分学生懂得学术论文需要论证,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不明白:论证资料究竟有哪些?这些资料如何服务于自身观点的论证?如何处理这些论证资料与自身观点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提出两个重要的路径:[/p][p=null, 2, left](1)“我”的主体性和观点的他者性路径(路径10)。即学会说“别人”的基础上表达自我。这一路径包含三层意涵:一是“我”对“我”的研究及写作有主导权,文责自负;二是“我”的研究是建立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并能够回应他人研究;三是以第一人称提出“我”的观点,表达对他人观点的赞同、驳斥与批判。该路径强调提出“我的观点”是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贡献,同时,“我的观点”的创新性、价值性源于对他者研究的熟知与把握。例如,一位学生通过对1997年以来主要期刊上发表的文化资本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的考察,论证了“文化资本对教育获得发挥作用的大小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教育政策以及教育考试制度的标准化程度密切关联”这一观点。这一路径提示了在学术论文写作练习中要注意基于前人研究的“创新”而非脱离前人研究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白如何基于前人观点来论述“我的观点”,也有利于涵养学生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与注重传承创新的品质,也是学生建构学术自我立场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基于他人研究进行批判创新的关键。[/p][p=null, 2, left](2)学术观点与证据和数据的关系路径(路径11)。即证据和数据的客观性与“我的观点”的主体性统一,一切数据和证据应服务于论证“我的观点”。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媒体作品、工作总结、政策报告,它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凝练。学术研究活动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自己的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负责,审慎地下每一个研究结论。这就要求学术论文写作须秉持科学与严谨的态度。因此,学术论文写作一定要注意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权威性。客观性即证据为客观存在,主要有调研数据、研究成果/观点、史实资料、客观现象等。例如,一位学生在《国内外可视化编程教育研究的概况、知识基础与热点演变》一文中,基于对247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发现“2001—2021年,美国学者关于可视化编程教育的发文量最多,达350篇,占36.04%;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95篇)、西班牙(62篇)、中国(43篇)、巴西(40篇)以及中国台湾(39篇)和英国(34篇)”(“数据资料”),进而有力论证了“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多是欧美等传统研究强国,但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成为可视化编程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学术观点”)。权威性即尽可能采用具有高证据效力、最相关的证据作为论证材料。比如,同样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般比自行收集的数据更加权威,科学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相关性即选取的证据应与主题密切相关,如选题为教师职业倦怠,那么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资料会比教师过劳的资料更能证明文章观点。最终,所有的证据应服务于论证“我的观点”,表明“我”的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之上,并能够回应已有研究和证据。[/p][p=null, 2, left]5.规范类路径:行文规范,言之有“礼”[/p][p=null, 2, left]学术论文是每一个“学术我”的主体性创作和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主体我与他者交流互动的过程,是主体间性的典型表现。高质量学术论文不仅要言之有“理”,也要言之有“礼”,即行文规范。行文规范是对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实质上也体现了作者在遵循了这些规范基础上与学术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展开交往的过程。虽然一篇行文规范的论文不一定是高质量学术论文,但高质量学术论文一定要行文规范。然而,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经常出现“匿引”(引用他人成果而不标注出处)、“间引”(过度转引二手文献,缺少原始文献)、“滥引”(过度引用他人成果)、“崇引”(执迷于引用名人作品而非忠于文章内容的需要)、“曲引”(断章取义或曲义误解他人成果)等诸多行文不规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必须坚守行文规范路径(路径12),即行文要遵守注释规范和引文规范。它具体表现为五个原则的坚守:①标准性,即符合当前有关引文和注释的标准。当前国内常见的引文和注释规范标准主要有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及《美国心理协会出版手册(第六版)》(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6th Edition)。由于引文和注释的标准会定时更新,且刊物要求有所差异,因此为保持引文规范,减少手动引用失误,我们一般建议学生使用NoteExpress,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自动插入引文和注释。②权威性,即引注最具支撑力和权威性的证据。③客观性,即坚持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勿过多转引文献。④完整性,即引用和注释应忠实文本整体的原文或原意,切忌断章取义。⑤贯通性,即无论是注释还是引用,都需要做到引用和注释后保持上下联通、语意连贯(即,承上型贯通、启下型贯通、承上启下型贯通)。实质上,行文规范路径的掌握不仅是写出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涵养学生为学为研的严谨求实态度、尊重前人劳动成果品性的必然要求。[/p]

四、结语

[p=null, 2, left]综上所述,基于“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课程经验的探讨,我们尝试建构了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模型(见图1)。[/p][p=null, 2, left]该模型由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方式、内容构成,回应了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应基于什么样的价值、运用何种方式、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使命何在。我们认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写作”—“学术”—“自我”的共生发展。它在于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绝非只是单纯写作技能技巧的培训,更在于通过写作训练推动领域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帮助学生建构学术自我认同,以真正实现以写助研、以写育人的目标。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方式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目的与内容的沟通桥梁和媒介。它是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围绕四个环节(教、写、评、改)进行的“教”与“学”的有意义双主体互动过程。具体而言,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写”提供了系统性专业知识;学生的“写”为教师“评”提供材料,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方式;教师的“评”为学生的“改”提供针对性意见;而学生的“改”在完善自身“写”的同时,也为教师“教”与“评”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它打破了将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训练过程,而将其理解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有意义双主体互动过程,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是关于训练什么的问题,这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具体内容或可称之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载体。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内容应聚焦于“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的十二条路径”,它意味着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有理可循,只要帮助学生在大逻辑、小逻辑、观点、论证和规范五方面真正理解了相关要求,他们就有能力写出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方式、内容相互依存,其中价值处于顶层,它引领着整个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活动;方式处于中间层,它是沟通价值与内容的桥梁;内容处于底层,它是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物质载体。从上而下,“写作”—“自我”—“学术”共生发展需要围绕“高质量论文写作的十二条路径”进行“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从下而上看,围绕“高质量论文写作的十二条路径”进行“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从根本上应服务于“写作”—“自我”—“学术”的共生发展。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不仅有下乘的术,还有中乘的法,更有上乘的道,它不仅关涉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更是以写助研、以写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学术自我养成的开端。[/p]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6期

分享 转发
TOP
2#

写作一直在路上,学习不能停
TOP
3#
TOP
4#

作者: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郭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TOP
5#

一、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价值:“写作”—“学术”—“自我”的共生发展
1.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说出自己的声音,占据一席之地
2.帮助学生精耕一个学术领域:走一条路、做一件事、做到极致
3.帮助学生建构学术自我认同:自我了解、自我成长、自我突破
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方式:“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
1.教师“教”:行动性教学
2.学生“写”:任务驱动性写作练习
3.教师“评”:一对一反馈与共性点评
4.学生“改”:多轮修改、螺旋上升
三、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内容: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
1.大逻辑路径:问题、方法、结果、结论的逻辑合理
2.小逻辑路径:概念、句、段、上下文的逻辑自洽
3.观点类路径:表达观点与阐明观点
4.论证类路径:“我”的主体性与证据客体性
5.规范类路径:行文规范,言之有“礼”
TOP
6#

回复 0楼方妍的帖子

关注论文的框架搭建也能利于自己写作时候的框架搭建,内涵逻辑性
TOP
7#

整个论文的框架是最难的
TOP
8#

回复 7楼吕小斌的帖子

是的,我在写的时候先搭框架,要耗时间很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