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缙云团队陈凯杨2024网络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31#

集体备课心得: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中,运用实验和互动活动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答案是关键,这样他们可以深入了解科学概念。
学到的新词:概念的附着
TOP
32#

教育提质:课标学习抓落地 课堂教学抓提效、命题能力抓提升、评价改革抓推进、教研活动抓实效。
TOP
33#

下学期我该如何备课?
1.梳理单元与课时间的逻辑关系
2.看材料清单
3.用好教参,将结构与主要问题进行梳理。
4.预设学生可能性答案
5.及时总结反思
TOP
34#

任教几年级?下次向你请教一下
TOP
35#

感受空气的三个主要活动:哪里有空气?捕捉空气,感知特征。在比较中感受空气的特征。
学生的生成:气泡图的更新。
材料尽可能丰富。
TOP
36#

感受空气要让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角度发生变化:从物体的角度到物质的角度。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在丰富的活动中,由表及里,连点成线。从观察描述角度转向实验验证。
TOP
37#

回复 34楼在水流年的帖子

四年级和六年级,是我向您请教。
TOP
38#

今日学习记录: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课堂八个必:问必探、做必检、观必静、学必专、言必规、程必思、证必研。果必拓。
积分反馈四个一: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奖、每学期一总评。
确定共同愿景
同伴分层帮扶
师者榜样示范
依托课堂活动
陈凯杨 发表于 2024/8/17 12:04:59
向你学习,有规划,有安排
TOP
39#

感受空气
【教材简析】
《感受空气》是第二单元《空气》的单元起始课,本课主要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如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等,同样也选取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单元中持续学习空气做铺垫。
聚焦板块,通过导入活动,希望学生关注到两个问题,空气的特征是什么?空气的作用有哪些?这样更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也为本单元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做一个铺垫,让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更全面的、更科学。
探索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通过感受活动,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压缩,很轻等特征。通过传递游戏,训练学生的思维,发现空气会流动、不易密封等特征,在游戏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与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
拓展板块,通过游戏后研讨,让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获取新知。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相同点的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思维: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
探究实践:能借助身边的材料,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认识空气的特征,并以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态度责任: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多种特征。难点: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带盖的黑盒]
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
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
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
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
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
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究研讨: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
(一)游戏二:感受空气
[材料准备:每组1个大透明塑料袋、1个气球、1个打气筒、1个风车]
1.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风车、1个气球、1个打气筒,你们分别会怎么玩?
2.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
3.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
4.学生汇报交流: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空气有什么特征?
小结: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填入气泡图中)
(二)游戏三:传递游戏
[材料准备:每组一套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筛子]
1.出示:三样物品水、石头和空气,三个容器自封袋、透明杯子和筛子,每个容器中只能装一样物品进行传递。
2.学生小声讨论实验方法。
3.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并思考理由。
4.学生汇报交流:
(1)我们用什么(容器)来传递什么(物质),理由是什么?
小结:空气容易泄漏,会流动。(填入气泡图)
(2)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空气和水的共同点: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
(预设)空气和石头共同点: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
三、拓展:认识物质三态(预设5分钟)
介绍固体、气体和液体,学生举例。
四、小结与延伸(预设5分钟)
1.小结空气特征,解释气泡图上的气泡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的。
2.针这些空气特征提出新的质疑。
小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后面的课堂学习。
TOP
40#

感受空气学习单
班级:          第   小组
.感受空气,把你的方法和发现记录下来。
方法    发现空气的特征或作用
例:我用(眼睛看)    发现空气(无色)
我用(               )    发现空气(              )
我用(               )    发现空气(              )
我用(               )    发现空气(              )
我用(               )    发现空气(              )
TOP
41#

心得:三年级的纪律……一言难尽。
改进:建立奖惩制度。及时收走器材,演示实验要求。
TOP
42#

三年级和六年级比,我更适合六年级,三年级教室出来喉咙是哑的
TOP
43#

科学三分钟反思:对视频要加以处理。
TOP
44#

微小世界单元可以准备一些黑藻观察,也可以在培养液里滴牛奶。
TOP
45#

感受空气学习单
班级:          第   小组
.感受空气,把你的方法和发现记录下来。
方法        发现空气的特征或作用
例:我用(眼睛看)        发现空气(无色)
我用(               )        发现空气(              )
我用(               )        发现空气(              )
我用(               )        发现空气(            
陈凯杨 发表于 2024/9/13 18:39:40
给与学生表达的支架,很好
TOP
46#

三年级和六年级比,我更适合六年级,三年级教室出来喉咙是哑的
miracle1228 发表于 2024/9/15 6:22:30
三年级小朋友更活跃,需要更好的激励制度一开始是辛苦的
TOP
47#

感谢分享,一起加油
TOP
48#

我今年教一年级科学,更多动的。
TOP
49#

回复 48楼在水流年的帖子

前几天在舒洪小学听了四节一年级新教材的课,真的是再厉害的老师也要为一年级的课堂纪律发愁。
TOP
50#

星级教研组现场陈述反思:脱稿脱稿脱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是脱稿真的好难,表现力这个真的是我一生的课题,再怎么努力去展现自己可能也只能够到人家的起点……
TOP
51#

各位老师,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创新教研:谈思维导图在科学教研中的有效运用》
科学思维是学好科学的核心,不仅如此,思维是学好一切的核心。但它看不见摸不着,有效的工具是让思维外显,思维导图正好符合需求。我校科学教研组通过实践,从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两个方面,以时机、形式、内容、评价为着力点,实现教与学时思维路径的可视化、碎片知识结构化、能力发展个性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学生层面。
很多老师肯定尝试过甚至经常布置思维导图类作业,经历过的老师会发现一些问题:过度装饰、内容形式简单、评价单一。那不是思维导图,只是结构手抄报,把思维导图真正用好是我校教研组在探索的方向。
以课时为节点,结构化板书。每一堂思维含量高的科学课上会有一张结构化板书。精心设计的板书有“提纲挈领、聚焦思维、画龙点睛、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可以以结构化板书这份思维导图将学生的一堂课生成化零为整,串点成链。
以单元为节点,开放式思维导图作业。学生依据单元中心词出发,由链建体,整合重构单元内分支要素。学生亲手绘制的单元思维导图就是最适合学生的单元复习材料。这种思维导图如何绘制,基本范式是分块体现归类、线条体现联系、色彩体现对比、形状体现更新。

以期末复习为节点,半开放式思维导图作业。挖空式的思维导图适合在期末单元梳理时出现,能助力学生按一定的框架结构化演绎原有知识,从而深化他们的认知理解。
在六年级毕业复习时,也可以将三四五年级相近内容进行整理,田健兵老师上了一趟宇宙单元思维导图梳理课,将地球月球太阳系银河系内容进行整合,并在浙派教育百家活动上了一节融ai智能平板思维导图梳理为一体的创新复习课。
一开始,学生对思维导图作业会很感兴趣,但一段时间后,兴趣会减退。因此,确定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才能让学生成长留痕。对于思维导图作业,我校教研组确定了分项互评机制:从内容、思维、美观三方面赋分评价,以评促用。优秀作品可以上到班级思维导图墙和实验室展区实现班级和年段漂流。
教师层面。
经过对学生思维导图的探究,我们发现思维导图还能用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
我校科学教研组为实施思维导图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初步确定了这样一种模式。
一是通过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二是将思维导图融入集体备课。三是借助思维导图多维评价课堂。
下面,我将从这三方面,结合教研活动实例,具体讲解。
第一点,规划。我们为科学组内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思维导图,供老师参考借鉴。老师们去制定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思维导图。如图所示,有的老师从现状分析开始,确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
有的老师会从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自身发展分块梳理并细化目标,呈现很直观,若后期有修改,可以直接在图上更新,很方便。
第二点,教研。学年初,我将科学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走向探究”的活动课件作为老师的培训学习材料,老师们会根据科学课的一般流程,初步制作了上课流程精进思维导图。如图所示,是一位老师的初步梳理作业。
接着,我们对科学课各环节逐个击破,对导入活动、主要活动、交流研讨环节分块进行教研。
以导入活动为例,教师通过观看指定课例,对几堂科学课课的导入活动进行自主梳理。这是老师们的梳理作业。而后,现场轮流展示解说自己的图,再聆听、比对、交流。每个人都对导入环节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由一名老师整合出关于导入篇的思维导图。
图中展示的是老师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导入环节应当在3-5分钟内产生主要活动所要研究的问题,清晰主要活动所要研究的方向,可以做必要的指导,激发主要活动所要研究的动机。
主要活动与交流研讨环节同样进行。老师们经历了从独立学习,绘制导图,到合作学习,交流分享,再将习得成果在五备三思的课堂中呈现。
  第三点,评价。我们一个月会有一堂教研课,我们将问题分类整理下来,对照评价。我们清晰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以及解决的办法。
以上是我校科学教研组利用思维导图在教研活动时的一些具体做法。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好东西,无论谁用,只要用好,那便是掌握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思维。
TOP
52#

游玩途中不忘学习
TOP
53#

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玩中学最好
TOP
54#

新建小学学习充电中,一起加油
TOP
55#

一起学习一起加油,我也要学会要勇敢说出观点
TOP
56#

实验室器材操作规范



TOP
57#

十个课堂达成度的问题


TOP
58#

微小世界单元整理课思维导图心得


TOP
59#

摆的快慢思考


TOP
60#

课堂的一般流程与注意事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