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缙云团队陶炫霏2024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31#

张老师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一、导入

在热水中放入金属勺子,过一会用手拿金属勺,可能会发生什么?
生:勺子会变热

(用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索

提问: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勺子上端没有碰到热水,是怎么变烫的?

1.全班探讨


通过什么传递到勺柄,(提问表述可以改进——怎样传到勺柄)


热量的传递方向,标出abcd四个点。


交流:有什么方法证明?生:做实验

引出课题——探究热在金属中如何传递

出示实验器材,提问,根据我给的实验材料,可以怎么做实验?(让学生先思考)

酒精灯,金属条,金属片,感温油墨,火柴,蜡

尽量让学生说

2.实验过程:

加热金属片和金属条,看热传递过程,先请学生画出预测的结果。先预测,再实测

实验前研讨: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需要注意的问题
(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感温油墨怎么用?让学生自己说。蜡怎么用?预热会融化


3.出示温馨提示:①不要触摸加热的金属条。②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没有讲明什么使用方法)③明确时间。——可能要注意什么也可以让学生说。

(18分钟)

(课堂反思:该阶段属于实验前准备阶段,主要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呈现,有些许枯燥,但是老师对于课堂内容的引导比较好,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课堂问题清晰。学习记录单最好的一点是先预测再实测,预测环节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了解,之后的实测是未知问题的探究和实践。)

实验:八分钟实验

实验后研讨:1.呈现一个小组,提问谁有不同意见

组1:发现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对吗?

提问:能不能具体描述从哪到哪传递?(学生表述遇到问题)

引出: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课程反思: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有正面评价,积极反馈,对学生的研讨结果要提前预设,积极引导。在该研讨中,学生比较沉默,表述不来,教师可以停下来,组内讨论一分钟,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发现能不能描述更准确一点。)

三、拓展

1.

让学生口头说一说,学生说法不一,但是老师最后也只是表述一下。

(科学应该要更加严谨,该拓展教师应该用具体的实验说明,或者科学数据说明到底距离远热到底能不能传递到)

2.生活中的热传递

介绍三种热传递方式: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

说说生活中不同的热传递的例子

(课堂反思:最后的拓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说,或者也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呈现。更加轻松有趣)

TOP
32#

[url=]图片1.jpg[/url]
图片1.jpg (, 下载次数:0)

题目(2024/6/29 15:25:29 上传)

图片1.jpg

TOP
33#


今天期末考试最后的操作题考了制作一个杆秤
难倒了一大批学生
理理实验步骤:
1.用工字钉在纸盘边缘均匀地扎3个孔,系上细线。

2.找一根长度合适的棉线,一端系住螺母,另一端系成环状,秤砣就做好了。


3.用剪刀在木棍适当的位置用剪刀切出两个浅槽,起定位作用,一个用来系秤盘,一个用来系提绳。
  

4.在秤杆上系上秤盘和提绳,套上秤砣,手拿提绳,调节秤砣位置,直到秤杆水平。此时,秤砣的位置就是0刻度,用笔在秤杆上做上标记。


5.在秤盘里放入5克钩码,手拿提绳,调节秤砣直到秤杆水平平衡,在秤杆上标上5克。

6.在秤盘里依次放入10克、15克、20克钩码,重复上述步骤,并在秤杆上依次标上10克、15克、20克,再将0~5克、5~10克、10~15克、15~20克之间各分10等分,这样就得到准确度(分度值)为0.5克、量程为20克的小杆秤。
TOP
34#

[url=]图3.png[/url]
图3.png (, 下载次数:0)

(2024/6/29 15:35:38 上传)

图3.png

TOP
35#

[url=]图4.png[/url]
图4.png (, 下载次数:0)

(2024/6/29 15:38:01 上传)

图4.png

TOP
36#

回复 33楼陶炫霏的帖子

这个实验题跟五年级那个拓展实验橡皮筋测力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是不均匀的
TOP
37#


今天期末考试最后的操作题考了制作一个杆秤
难倒了一大批学生
理理实验步骤:
1.用工字钉在纸盘边缘均匀地扎3个孔,系上细线。

2.找一根长度合适的棉线,一端系住螺母,另一端系成环状,秤砣就做好了。


3.用剪刀在木棍适当的位置用剪刀切出两个浅槽,起定位作用,一个用来系秤盘,一个用来系提
陶炫霏 发表于 2024/6/29 15:34:49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又紧张,思考受限制了。
TOP
38#

课堂思考:
 1、想让课堂开放些,学生自主些,但是终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相反的没有给学生话语权,在思维上牵着学生走;

  2、细小的环节的处理把握不好,比如过渡和引导的语句,没有让学生在整理信息后在思维认识上有所提升,达不到预设的“点”,即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没有真正意义的`提升;
TOP
39#

今日反思: 
观察实验探究,教师如何调控教学手段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有序地处理教材?例如教材中关于“人文”如何去体现?

汇报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如何去调控处理信息,完成教学目标?
TOP
40#

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TOP
41#

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从课题上质疑
     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从矛盾之处质疑
TOP
42#

来看看地球深处隐藏着的未知的世界
【科学旅行号的作品】“地球最深处”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抖音小助手... https://v.douyin.com/irAWNKWu/ O@K.wF 01/04 aAG:/
TOP
43#

乌托邦老鼠实验。简直太神奇了
看看【科学探索飞船的作品】一场持续1780天的25号宇宙实验,模拟了人类的未... https://v.douyin.com/irAWUf6q/ 12/03 icn:/ S@y.te
TOP
44#

有机化学就是碳化学,有关元素周期表的深入解读
6看看【三个老爸实验室的作品】一次看个爽  https://v.douyin.com/irA7gRqk/ qEU:/ 08/20 y@g.oQ
TOP
45#

最近发现一本新书《走,去看宇宙》,对宇宙的研究总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未知,所以好奇。
TOP
46#

推荐:《游戏中的科学》
作为一本德国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从1964年至今畅销不衰,再版21次。通过400多个游戏帮助孩子解开自然科学的秘密,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
书中提及的小游戏操作起来也都毫不费力,实验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可以激发孩子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在游戏中走近科学。
TOP
47#

最近太阳暴晒,看到家门口的菜和花都晒黄了,有点好奇夏天适合种哪些蔬菜

红苋菜:红苋菜它比较喜欢高温的环境,最低的发芽温度在15度以上,属于短日照的植物。只要温度高,生长得就很迅速,大约20天就能达到15厘米,就可以直接采收了。这种能在40度高温下生根儿生长的植物,夏天里一定要珍惜。
空心菜:而且它耐热性特别强,40度的高温下依旧能够生长,只要满足光照水肥的条件,它的生命力极旺,再生能力极强。可以种一次多茬采收,除了种子播种,还可以用茎蔓扦插腋芽再生的方法也能够繁殖出一大片。夏天里有个花盆儿,或者有块空地种棵空心菜也是非常不错的,它长势很快,大约种一两盆儿就够掐一顿的了
木耳菜:木耳菜非常耐高温,40度的高温下依旧能够生长。而且它特别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随便撒个种子就可以成活。它长势非常强势,如果在花盆里栽种木耳菜,可以经常给它掐尖儿打顶,不让它攀爬,否则它分枝太多了,爬得到处都是。
秋葵:长一对叶片长一对的果子。耐高温能力非常强,耐贫瘠、耐干旱,无论是盆栽还是地栽都能够养得很棒。
豆角:在夏天里,越热长得越旺,放在阳台边多晒晒太阳,豆角儿一串儿一串儿地结下来,摘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在40度的高温下,依旧能长出花絮,长出荚。这种喜光的作物,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如果家里有个小菜园儿,千万不要错过了豆角儿。
TOP
48#

很认真啊    学习了
TOP
49#

一起学习,不断进步,期待精彩!
TOP
50#

张老师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一、导入在热水中放入金属勺子,过一会用手拿金属勺,可能会发生什么?
生:勺子会变热(用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二、探索[/
陶炫霏 发表于 2024/6/29 15:23:43
重点突出的课堂实录
TOP
51#

烟雾泡泡到具体做法。假期在家实践了一下。很有趣
看看【小皮球成长课堂的作品】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孩子超喜欢,快带孩子玩起来吧# ... https://v.douyin.com/irCQ7jLc/ 10/26 q@e.oD aaA:/
TOP
52#

水的缓冲力
看看【科学大表姐的作品】让孩子放下手机,爱上科学的神奇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 https://v.douyin.com/irCCfbuE/ 07/03 KwS:/ e@o.da
TOP
53#

努力努力努力。一起加油
TOP
54#

今日思考: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科学家的思考方式,可以简单分为3个步骤:1、观察并提出问题;2、形成假设;3、验证并得出结论。观察并提出问题就是要通过观察获取大量信息,并从中筛选出关键性的问题。例如,原始人发现野火烤过的动物肉更好吃,从而慢慢地学会了使用火,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烤过的动物肉更好吃?提出问题后,就要针对它进行假设:是因为这种动物本身好吃?或者是因为被烤过才好吃?最后通过实践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比如捉两只相同的动物,一只生吃,一只烤着吃,就能验证出哪个假设正确了,从而得出结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年少时,很多人把当科学家作为理想;长大后,人们因科学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再后来,有些人攀登上科学的高峰,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疆界。今天认真学习的你们,或许明天就是某一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大家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
TOP
55#

雷电喜欢哪些人[
在雷雨天里,加强自我保护,纠正防雷的误区,是减少雷击伤害的基本做法。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人可能更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
1、站在高处的人:闪电是从上到下的,所以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因此应当避免使自己成为最高的物体或站在最高的物体附近。如果在山上遭遇雷雨天,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崖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同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2、在树下避雨的人:雷打到树上,雷电电流就通过树干泻下来。如果树下有人在躲雨,树上的雷电就容易导到人体,人就被击伤了。如果遇上雷暴、雷雨天气,人们应尽量避免靠近大树底下,更不能在树底下躲雨。万不得已,必须与树干保持3米以上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3、待在空旷场地的人:雷雨天,人在空旷地带成为“制高点”,就好比“引雷针”,非常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应该尽快找低洼地势,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身向前屈。这时如果身披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4、带金属物品的人: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如果随身所带有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5、雨中狂奔的人:雷雨中不适宜户外运动,同时也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跨步电压就越大,雷电也越容易伤人。即使有急事需要赶路,或者着急找地方避雨,也要记得走路速度慢一些,步子迈小一些。
TOP
56#

今日:读《被讨厌的勇气》后感

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量,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展开,深入浅出,余味绕梁。以下分亨触动我的几个点: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白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白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白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TOP
57#

科学小故事:从洗澡的故事说起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该故事可以引用到五年级课程中


TOP
58#

学习:一闪一闪亮晶晶
晴朗夏夜,我们仰望星空时会发现星星都在不停地闪烁,这是为什么?
解密:这是因为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使得星光经过大气层后的折射光线随大气密度而时时变化。
TOP
59#

学习:双层玻璃的妙用
为什么隔热、隔音玻璃都会采用双层玻璃?
因为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
看来家里的双层玻璃是假的
TOP
60#

坐地日行八万里?
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地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可引用到六年级地球的运动单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