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诗里的科学 [复制链接]

1#
近期在听学习强国中的小喇叭,一个主题古诗里的科学。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覆盖了天文、地理、气象、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例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弹性势能和动能。苏轼的这首诗描述了弓箭的弹性形变和发射时的动能转换。
《望庐山瀑布》中的机械能。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下时蕴含的机械能。
《梅花》中的扩散现象。王安石的这首诗解释了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
《暮江吟》中的液化现象。白居易的这首诗描述了露水凝结为小水滴的液化现象。
《枫桥夜泊》中的声音反射和折射现象。张继的这首诗描绘了声音在夜空中反射和折射的景象

不知是否准确
分享 转发
TOP
2#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让静止的事物产生了动态美。“青山相对出”是运动的,是以小船作为参照物,孤帆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是把太阳作参照物。
TOP
3#

浣溪沙

[唐] 敦煌曲子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释义
竿头五两随风轻举,扯起帆,顺风打桨只觉这船轻轻地行。橹也不摇,桨也不打,船仍在走。满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觉得眼前的青山好像迎面走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山并没有动,是船在前行。

科学说明
“看山恰似走来迎”说明山是运动的,而山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因此是以船为参照物。“是船行”说明船是运动的,所以是以山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所看到的运动形态不一样,充分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的哲理。
TOP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释义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科学说明
燃烧的灰烬——草木灰可作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钾,能使植株强壮。火虽然烧掉了地上的野草,但是种子却留在了泥土里。来年春天,气候转暖,种子得到了充分的养料,就会重新发芽生长。
TOP
5#

3气象知识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释义
好雨仿佛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伴随着和风,悄悄进入夜幕,无声地滋润大地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科学说明
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形成降雨。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体现了节律和周期之美。
TOP
6#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释义
四月,百花都已凋谢,而在深山古寺之中,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科学说明
深山海拔高气温低,花开得晚。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左右,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推迟了一个月左右。诗中借指超凡脱俗远离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TOP
7#

4光学知识


钓鱼湾

[唐]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释义
垂钓在春天的绿水湾,春已深杏花盛开纷繁。俯看潭水,水清见底。见到荷叶摇晃,才知道是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绿杨岸。

科学说明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我们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荷动知鱼散”是力的现象,描述了力的作用,鱼对荷花施加了力的作用,荷花从静止变成了运动。
TOP
8#

小儿垂钓

[唐 ]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释义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科学说明
小儿听到路人问路,赶忙招招手,不敢回答,因为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水中传播。
TOP
9#

学习到了,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
TOP
10#

现在科学也会融入古诗等考点
TOP
11#

古诗中蕴含着科学原理
TOP
12#

配上图就更好了!前天晚上小家伙在苏堤上脱口而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TOP
13#

自然现象入诗句,古诗中肯定会有科学的内容。
TOP
14#

故事里面的科学原理很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里面也有
TOP
15#

学习到了,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
TOP
16#

以前题目做到过,一首诗出来,问你发现了什么知识,考察应用能力。
TOP
17#

一个很好的跨学科设计
TOP
18#

好有心的老师,优秀!!
TOP
19#

科学就在大家的身边
TOP
20#

科学和古诗相映成趣
TOP
21#

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学习到了,感谢分享。
TOP
22#

跨学科,果然知识都是相通的。
TOP
23#

学习了,这么多蕴含哲科学的古诗。
TOP
24#

跨学科项目化!!!
TOP
25#

语文和科学融合
TOP
26#

想起来古诗里的气象知识
TOP
27#

跨学科的结合~在古诗词中关于月的描写也可以和月相结合起来
TOP
28#

我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很多的酒文化、爱国主义情怀、爱情的浪漫等。
TOP
29#

学科融合,科学无处不在啊
TOP
30#

科学就在身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