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怎样带领工作室的老师真正成长? [复制链接]

1#
讨论:怎样带领工作室的老师真正成长?

组建区级的名师工作室已经好多年了,也带过几期老师,或多或少他们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有时候静心想,真的是因为工作室和导师的功劳吗?好像有点,好像又不是那么肯定。

工作室也好,课题也好,学校工作总结也好,我们习惯把相关的成绩都会写进去,作为成果佐证。

所以,想和大家讨论下,怎样带领工作室的老师真正成长?怎么做?做些什么?

已经带过工作室或正在带工作室的老师当然可以发言。没有组建过工作室的老师也可以站在一个一线老师的角度发言。

希望能够看到大家真实的想法,以及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导师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会激发学员的上进心。另外,我觉得应该像教研组一样,发挥团队的力量,面对机遇和挑战大家一起干,可能进步更大。
TOP
3#

我参加了两届教研员工作室,县里的第一届教研员工作室和刚结束的这一届教研员工作室。第一届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需要成长哪些方面,连续三年县公开课,教研员都让我开示范课,那时候初出茅庐,啥都不怕,模仿海风的《点亮小灯泡》、模仿你的《让岩石改变模样》、自己琢磨的《电磁铁的磁力》。虽然是稚嫩的,上不出大师们的味道,但敢抛头露面,敢尝试。有尝试就有收获,这个阶段是敢上课,理论也没有。刚刚结束的这一届,是因为“绿谷名教师”进阶年龄放宽了,自己知道想要什么了,要专业成长有所发展。想论文、课题成果有所收获,想课堂教学评审上档次,潜心细学,参加送教《心脏和血液》,课还很粗糙。但却遇到教研员到香港交流,临时代替的老片区教研员忙于应对杂事,一直想再次送教,想再次提升,机会难得。总结起来,1.课是成长很想要的,在一次次示范课、送教课中锻炼自己。2.论文和课题的指导,也是很想要的,有时候论文写起来,自己怎么也修改不了,总期望可以有高手帮忙指点一二。在研课题,但不知道怎样提炼出来的课题成果才是优秀的。理论学习怎样应用于实践中。
TOP
4#

陈老师太为新教师考虑了!能成为你工作室的一员一定很幸福!
TOP
5#

“想到”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做到”
工作室,有些时候,是一种光环,在我们这里工作室在晋升职称等是可以单独加分的,当然也有学校是合并在荣誉分里。
作为成员,有些时候要承担区市级的学科教研任务等。

报名人数会大约成员数,说明有一定的吸引力。
各工作室也制订了一定的考核办法,
如课例展示(含工作室内相互展示)、
课题申报(教科所的规划或教育学会的申报课题),
论文发表(目的是督促成果转化,而在当下,“劣币驱逐优币”的情况一直有,付费论文、付费专著和发表的一样,很多曾经的什么也传闻可以花钱)
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学成绩需要保证在前1/2,主持人是1/3或领头雁,排头兵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6#

常在朋友圈或群里看到陈老师所带团队成员分享的教学反思,思而有获,慢慢的就会成为习惯,从负担到爱好,、
心在哪里,收获也就会在哪里。
外在的力量:团队成员的吸引,互助,督促
内在的力量:关键是成员自己是否真的想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他自己想成长,就会积极的参加工作室的相关活动,精益求精的完成工作室的相关任务,
而不是只保量而不求质。更不会因为这,因为那……不断地请假,拖沓。
心动——很重要!
行动——更重要!

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要想方设法,让成员看到自己的进步,从成功不断地走向成功。
如同玩网络游戏中的及时反馈,每砍一刀,怪物都会掉一些血,每升一级就可以参与更大的游戏场景。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7#

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606241adb02eeb647a0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8#

多向名师学习,自己多深入研究
TOP
9#

工作室提供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锻炼。要感谢开办名师工作室的老师
TOP
10#

工作室是能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的好平台,导师多给予新老师展露的机会,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职业理想,都会蹦出新想法、新思路。
TOP
11#

就像我们很关注学生学习内驱力一样,我们老师的学习成长也要有自己的内驱力
TOP
12#

名师工作室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肯定有很大帮助
TOP
13#

“想到”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做到”,向名师学习,去实践、去努力。
TOP
14#

一个 是名师本身的引领,还有工作室为学员们提供的各种展示机会和平台,团队协作的氛围,各种学习交流等。
TOP
15#

工作室也好,教研员也好,能够和教师们打成一片,能够激发组员的内生动力,就是一种好的组织方式。
TOP
16#

有机会很重要,引导是一方面自己要才是关键。
TOP
17#

导师以身作则,做好计划,搭建学员展示平台,相处模式亦师亦友,相互扶持,让学员有归属感,学员有困难有疑问,有人可咨询,不用转身看,就知道身后有着一个温暖、励志的团队。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8#

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进步,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在相互激励中前行。
TOP
19#

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606241adb02eeb647a0

[attachimg
扔砖换玉 发表于 2024/1/13 8:04:13

感谢抛砖引玉老师的分享,很有启发。

特别喜欢这几句话: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TOP
20#

就像我们很关注学生学习内驱力一样,我们老师的学习成长也要有自己的内驱力
临海市高霞霞 发表于 2024/1/13 11:22:42

确实如此,要真正激发老师的内内驱力,老师才能主动的学习和提升。
TOP
21#

一个 是名师本身的引领,还有工作室为学员们提供的各种展示机会和平台,团队协作的氛围,各种学习交流等。
爬行的蜗牛 发表于 2024/1/13 19:53:14

导师以身作则,并且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各位平台和机会,确实很重要。
TOP
22#

导师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会激发学员的上进心。另外,我觉得应该像教研组一样,发挥团队的力量,面对机遇和挑战大家一起干,可能进步更大。
陈芳芳 发表于 2024/1/12 17:02:12

非常同意陶老师的观点,导师不要把自己独立出来高高在上,要想学员所想,以身作则。
TOP
23#

我参加了两届教研员工作室,县里的第一届教研员工作室和刚结束的这一届教研员工作室。第一届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需要成长哪些方面,连续三年县公开课,教研员都让我开示范课,那时候初出茅庐,啥都不怕,模仿海风的《点亮小灯泡》、模仿你的《让岩石改变模样》、自己琢磨的《电磁铁的磁力》。虽然是稚嫩的,上不出大师们的味道,但敢抛头露面,敢尝试。有尝试就有收获,这个阶段是敢上课,理论也没有。刚刚结束的这一届,是因为“绿
在水流年 发表于 2024/1/12 18:56:43

在水年华老师代表一批年轻老师的做法和想法,只要去努力,在工作室的支持下,一定会快速成长。
TOP
24#

多向名师学习,自己多深入研究
叶淇芳 发表于 2024/1/13 8:30:39

确实,这也是我发本帖的目的,希望看到更多优秀导师的做法。
TOP
25#

工作室是能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的好平台,导师多给予新老师展露的机会,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职业理想,都会蹦出新想法、新思路。
秋清 发表于 2024/1/13 9:56:42

尽量要让学员参与到工作室的建设之中,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这点很重要。
TOP
26#

陈老师太为新教师考虑了!能成为你工作室的一员一定很幸福!
赵雅珉 发表于 2024/1/12 20:48:58

谢谢夸奖,是不是幸福不好说,但我希望每位成员一定要有进步,而且应该是比较跨越的进步。
TOP
27#

“想到”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做到”,向名师学习,去实践、去努力。
高大 发表于 2024/1/13 13:15:01

想到——做到——得到   很精辟的见解,赞!
TOP
28#

明天要召集工作室成员开个总结会,悄悄地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另外在今天发了一个问卷,调查题目如下

TOP
29#

导师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会激发学员的上进心。另外,我觉得应该像教研组一样,发挥团队的力量,面对机遇和挑战大家一起干,可能进步更大。
陈芳芳 发表于 2024/1/12 17:02:12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aspx?topicid=66581&postid=687445#687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4/1/22 20:58:41
陈老师,我跟您一样姓陈。
TOP
30#

回复 25楼不睡觉的兔的帖子

是哒陈老师,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