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问题:省电的意义是什么?

六上第四单元《能量》第二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计算家里每天消耗的电能。学生根据课前调查的用电器功率,根据功率✖用时➗1000=耗电量来计算,那么学生算了老半天,只是发现了家里每天的耗电量有点小多,一个月的耗电量有点多,经济成本还是有点高的,所以我们该省电,那么回头想想,省电的意义只是节省家里的开支,降低经济成本吗?家庭富裕的孩子内心就会觉得,反正家里不差钱,不省电也没事。
二、联想节能项目:认清省电的意义 本学期刚开学时,我们组设计了一个《”零碳”小屋》项目,当时我也是搞不清楚省电为什么会与低碳主题联系在一起,曾经做过一番思考“挣扎”。
从电能产生的源头考虑:我国大部分电能来自于火力发电,这就需要消耗很多燃料,自然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从电能转化后的结果考虑:用电器用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排入周围的环境中。


这个环境代价,也可以让学生用数据来感受,只用描述性的语言,学生不会有那么清晰的感受的。
从家国情怀角度,让一度电,那么有需要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这个哔哩哔哩视频:
你真的了解“一度电”吗?_哔哩哔哩_bilibili阐明得很清晰。
三、根据上位概念:重构教学设计1、根据调查的家用电器名称,谈谈他们的能量表现形式和能量来源
如:台灯,能量表现形式是发光,同时也会有轻微的发热现象,发光是我们需要的,发热我们不需要,热量就进入了周围的环境中。能量来源是电能。
设计意图:能量表现形式,除了我们需要的,许多用电器还会产生附带能量或者物质,产生环境代价。这里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理解环境代价。并可把碳排放的概念告知学生。
2.发现用电器的电都来自于电能,那么电能的源头是什么?(火能、水能、太阳能等等)分析这几种能量的环保情况和产生周期,由能源源头问题引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3.(1)我们怎么得到这些电的?(付电费)计算家中用电器的耗电量,电费(指向经济成本)
(2)付了电费是不是可以滥用电了,反正付钱了?(灵魂拷问省电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电的来源、用电器转化后产生的环境代价和家国情怀等角度去考虑。
设计意图:不要止于计算,而应该从数据开始思考它的意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省电意识,不只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成本,更是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和保护地球环境。
4.提出节约用电的方法。
基于前面的分析,学生就非常明白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每一次的节约都产生了价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