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课堂生成也给我上了一课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说实话,在刚开始教科学那几年,这张图拿到我是有点懵的,在高中地理课上我并没有理解它,当时有很多疑问,没有搞明白。
所以,着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建模好以后,我在班里根据孩子们建立起来的模型图,做了一个全班观察到模拟实验,在第一大组的中间放上一个球,代表冬至;在第四大组的中间放上一球,代表夏至,太阳和春秋分的位置请孩子确定。然后我不改变高度,照射了一遍,在一起整理发现,完毕后,问学生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来回移动?老师明明是一个高度照射的。(这个问题当年我也想不通)
很多学生很激动地举手,生2:因为地轴是倾斜的。还把地球仪拿起来,竖直给大家演示看看。
生2:为什么现在白天会长夜晚会短,而夏天又是倒过来的。(这个问题我没有细想过,只是知道跟昼夜交替有关,在图上我可以解释)


生3和生4也是很激动,一起叫了,因为他们想演示给大家看。
他把手电筒直射到南回归线,然后指着上面北回归线亮的区域,说:我们现在北回归线这段亮区域变短了,地球转过去用的时间就变少了,所以白昼会变短;而这时候南半球亮的区间就比较长,白昼就长了。
生3: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转的,我感觉有一个面会永远对着太阳,不能实现昼夜交替了。(因为第二节课,他们班没有提到速度差)(这个速度差,是另一个班提及的,以前教这课的时候,没想到从这个角度去推翻假说。)
生5:这两种转法的周期是不一样的,转到速度是不同。如果一样就没有昼夜交替了。

最后编辑陈芳芳 最后编辑于 2023-10-20 17:49:47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就是教学相长啊!
TOP
3#

同感,我以前高中地理也学得不好,现在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发现自己的理解也不一样了。
TOP
4#

边摸索边学习边实践,这应该是最好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研究效果倍增。
TOP
5#

太阳直射范围用双面胶贴下,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孩子们看得更清晰了。
TOP
6#

孩子们的知识经验是很丰富的,观察的也很细致
TOP
7#

胶带是个不错的点子
TOP
8#

虽然没有上过这个课,但是关于这个知识点要弄明白还有有点难度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
TOP
9#

要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一致,才会出现没有昼夜更替的情况。
TOP
10#

会这么巧吗?会呀,月球绕我们地球就是这么巧
TOP
11#

就是那么巧,月球由于这个原因一个面永远是白天一个面永远是黑夜
TOP
12#

确实在上宇宙单元时是和学生边学边教的,共同提升
TOP
13#

现在的孩子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宇宙这个单元,我都是跟着孩子边学边教的
TOP
14#

跟着步骤做一做,方法正确,很容易得出结论,效果也很棒啊
TOP
15#

三年没有教过这个内容的我现在教起来又感觉生疏了,和学生一起学习
TOP
16#

我会用操场跑步一圈来表示自传和公转周期一样,不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学生能感受到跑步时只有一侧面朝里面。
TOP
17#

一个简单的现象蕴含着众多知识,教学相长,其实学生们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最好的知识掌握方法
TOP
18#

这个办法真不错,以前说亦师亦友,现在是亦师亦生
TOP
19#

这节课太有难度了
TOP
20#

生生之间的碰撞真的是很有意思,这些小老师又用他们的方式来引导其他同学去发现规律
TOP
21#

我有时候也会有和学生一起讨论,发现新角度,理解新思路的时刻。
TOP
22#

这也体现了孩子们都在认真思考,互相成长。
TOP
23#

太阳直射范围用双面胶贴下,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孩子们看得更清晰了。
TOP
24#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羡慕……
TOP
25#

回复 7楼秋清的帖子

因为地球仪上的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是虚线,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肯定找不准,所以才用双面胶标记的。
TOP
26#

回复 16楼1212的帖子

这个生活经验贴切。
TOP
27#

回复 20楼阿励的帖子

是的,课堂生成,生生交流,是课堂上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一直在研究这个点,不知道有哪些好的方法来激发,好像影响因素挺多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