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思路:
1.
引入本堂课的探究主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探究多样物品来发现。
2.
物品1:橡皮筋,要求仅仅用手,能否让橡皮筋发声?有几种发声方法?不同的方法效果如何?,通过这3个问题层层递进,研究橡皮筋发声的情况。
发现,发声情况可能与橡皮筋的振动有关。
3.
物品2:钢尺,让钢尺发声,观察钢尺发声时的运动状态。并成为验证发现的证据之一。
4.
物品3:小鼓,利用小鼓发声,观察运动状态。只能用手感受小鼓的振动,无法看到振动。因此由学生思考方法,提出可以放轻小的物品。再次观察,验证发现。
5.
物品4:音叉,敲击音叉发声,观察运动状态。明显用手能感受振动,有部分小组能看到音叉上的斑点变糊,都证明了振动。也再次验证发现。
6.
结论:由此可发现,这些物体由振动产生声音。
再扩张,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物体是由振动产生声音。
7.
推及到人体发声,人体是由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感受声带的振动。
推及到乐器发声,乐器发声是谁在振动?
教学亮点:
1.
培养学生的证据思维。在探究各个物品的发声原因时,以第一样橡皮筋作为提出猜测的依据,以后续的物品作为验证猜测的证据。
2.
聚焦迅速,引入直接。直接聚焦课堂的中心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能带着目的去探究。
3.
根据证据得出结论,不扩张。根据课堂实验的物品,仅仅能得出这些物品发声靠振动的结论,无法扩张到所有物品。
教学不足:
1.
实验不足:音叉由于感受的振动非常明显,就没有再准备挂着绳的泡沫小球。但是考虑一致性,与小鼓相一致,则不能光感受,还需要看到音叉的振动,所以需要再准备泡沫小球,让音叉的振动显化。
2.
拓展环节太匆忙。由于实验物品多,对于声带的拓展,所用时间就非常少。
3.
思维发散不够。其实这些实验物品局限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完全可以加入更多身边的物品,去发声,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