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过程
一、聚焦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1.思考:我们能在哪些地方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2.思考:岩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岩石、沙和黏土(板书)
二、探索: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一)探索一:归纳岩石、沙和黏土的发现地
1.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其余组进行补充。
2.PPT出示一些典型的图片
3.小结:自然界中岩石、沙、黏土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二)探索二: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活动一:观察干燥的岩石、沙和黏土
1.明确观察要求和方法,微课演示实验方法:
①眼看: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②鼻闻: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③手摸: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2.组内合作,有序观察,并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全班交流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指导学生用“粗糙、细腻、颗粒较大、颗粒较小”等词语进行描述)
4.小结:
①岩石:粗糙,颗粒大。
②沙:粗糙,颗粒较大
③黏土:细腻,颗粒很小
活动二:观察潮湿的沙和黏土
1. 我们对岩石、沙和黏土已经有所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一次,思考如果用水润湿沙和黏土,哪个能团成小球,并说说你的理由。(预设:黏土颗粒小能团成小球,沙颗粒大不能团成小球)
2.明确观察要求和方法,微课演示实验方法:
①分别用药匙取适量沙和黏土放在手心,用滴管滴少量水润湿,试着团成小球,观察现象。
②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过一会儿,把白纸竖起抖一抖,观察痕迹。
3.组内合作,有序观察,并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全班交流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5.提问:为什么沙不容易团成小球,黏土容易团成小球?(引导学生从颗粒大小、颗粒间隙回答)
预设:黏土颗粒小,颗粒间隙小,容易团成小球;沙颗粒较大,颗粒间隙大,不容易团成小球。
5.追问:如果是颗粒更大的岩石容易团成小球吗?颗粒更小的物质容易团成小球吗?并说说推测的理由。(引导学生从颗粒间隙大小回答)
6.提问:为什么黏土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而沙则容易掉落下来。这说明什么?
7. 小结:沙:颗粒较大,颗粒间隙大,没有黏性;
黏土:颗粒很小,颗粒间隙小,黏性大。
三、研讨
1.思考:大自然中的沙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沙颗粒较大,是由颗粒更大的物质(岩石)碎裂而来。
2. 思考:如果沙碎裂成更小的颗粒,会变成什么呢?(黏土)
3. 推测大自然中岩石会如何变化?
小结:岩石风化碎裂成沙,继续风化变成黏土(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