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陆国萍专帖(二、五、六年级) [复制链接]

271#

回复 34楼陆国萍的帖子

学生对于这课内容很感兴趣,可以看到微小世界
TOP
272#

回复 44楼陆国萍的帖子

这么做难度确实会减小一些
TOP
273#

使用磷酸或盐酸的科学化方法。磷酸和盐酸都是常见的家居用品,不但便宜而且对除锈十分有效。这里指导你可在哪里找到它们及如何使用:磷酸其实是“锈转化剂”,它将氧化铁(铁锈)转化为磷酸铁,变成黑色镀层。将生锈物品浸泡在磷酸里,静置隔夜,然后让其风干。表层风干后将磷酸铁刮掉。磷酸常见于可乐饮料、Naval Jelly除锈剂和糖浆。
TOP
274#

把小苏打做成糊状:将水和小苏打混合做成糊状,稍微比牙膏要稠一些。[3]你需要比水更多点的小苏打。混合之后用能摩擦的物体剥离锈蚀。然后擦掉检查是否都脱落。可能需要用好几次这种糊状小苏打才能看到结果,但这个方法一定会有效。
TOP
275#

冒着泡的可乐你可以用冒着泡的可乐来除锈。可以用一个玻璃瓶或者大一点的玻璃容器装上可乐,把生锈的东西放进去,过半个小时再看看,应该成功了。
TOP
276#

陆老师对学生的 实验操作、过程分析 都 细致、到位哦
TOP
277#

使用磷酸或盐酸的科学化方法。磷酸和盐酸都是常见的家居用品,不但便宜而且对除锈十分有效。这里指导你可在哪里找到它们及如何使用:磷酸其实是“锈转化剂”,它将氧化铁(铁锈)转化为磷酸铁,变成黑色镀层。将生锈物品浸泡在磷酸里,静置隔夜,然后让其风干。表层风干后将磷酸铁刮掉。磷酸常见于可乐饮料、Naval Jelly除锈剂和糖浆。
陆国萍 发表于 2023/5/26 21:19:03
学到了,原来生活中也有这些化学试剂的应用
TOP
278#

回复 275楼陆国萍的帖子

这也可以
TOP
279#

为什么米饭在嘴里嚼了100次后吐出来,滴上碘酒还是呈现蓝色,而且颜色还是比较深?
TOP
280#

当用碘溶液进行检测时,直链淀粉液呈显深蓝色,吸收碘量为19%~20%,而支链淀粉与碘接触时则变为紫红色,吸收碘量为1%
TOP
281#

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碱物质会呈现不同颜色(遇碱变绿,遇酸变红)。把紫甘蓝捣碎加水或用热水浸泡后,可以把花青素溶入水中,这样就做成了纯天然的酸碱指示剂,我们可以尝试加入柠檬汁、白醋、雪碧、洗洁精、盐、小苏打或苏打水之类的物质,感受奇妙的颜色变化!
TOP
282#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TOP
283#

波义耳采集了药草、牵牛花,苔藓、月季花、树皮和各种植物的根……泡出了多种颜色的不同浸液,有些浸液遇酸变色,有些浸液遇碱变色,不过有趣的是,他从石蕊苔藓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酸能使它变红色,碱能使它变蓝色,这就是最早的石蕊试液,波义耳把它称作指示剂。为使用方便,波义耳用一些浸液把纸浸透、烘干制成纸片,使用时只要将小纸片放入被检测的溶液,纸片上就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显示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今天,我们使用的石蕊、酚酞试纸、pH试纸,就是根据波义耳的发现原理研制而成的。
TOP
284#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主要有以下四类:
1、 硝基酚类 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酸碱指示剂
2、 酚酞类 有酚酞、百里酚酞和α-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3、磺代酚酞类 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偶氮化合物类 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可作碱式离解。
TOP
285#

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pH值的溶液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每个地方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一些酸碱指示剂。下面介绍一些自制的方法:
1.从红萝卜皮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刮下红萝卜的红皮后,用95%的酒精浸泡一天左右,过滤取出它的滤液即酸碱指示剂。按检验的需要制作pH1~14的标准液若干个,每个标准液取10ml分置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红萝卜皮浸泡液10滴,塞紧作为比色样品。在某待测溶液中加入红萝卜浸泡液,颜色发生变化后再与比色样品比较,就能确定待测溶液pH值的大致范围。
TOP
286#

2. 从紫草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取紫草5g,用50%的酒精浸泡一天可得到紫草素的紫色的酒精溶液即酸碱指示剂。其遇到酸碱的变色与石蕊试液相同。
TOP
287#

3. 从紫色卷心菜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取约250g紫色卷心菜,洗净切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然后过滤冷却置于容器中即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其用法可参照上述操作1的方法。
TOP
288#

4. 从米苋菜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其操作方法同操作3。
5.用咖喱粉制酸碱指示剂:取一药匙咖喱粉,用50%的调成糊状,涂在一块白布的两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水冲去多余的咖喱粉,白布被染成黄色,这就制成一块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的酸碱指示布。它遇碱性溶液时呈红色,遇酸性溶液时呈黄褐色。每次用完后,用水把布上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漂洗干净,指示布又恢复原来的黄色。可以供下次继续使用。
TOP
289#

还有很多植物的色素如月季花、菊花、牵牛花等的浸出液都可以制成不同的酸碱指示剂。
TOP
290#

回复 283楼陆国萍的帖子

重大的发现往往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中,只有见微知著,善于发现,才能有伟大的成就。
TOP
291#

“酸碱指示剂”这名字一听就很陌生,很化学。但如果知道这些指示剂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紫甘蓝、牵牛花等中提取出来的话等就很和生活贴切,也能让学生爱上科学
TOP
292#

回复 283楼陆国萍的帖子

这个他们在语文课本的文章中曾经碰到过,结合起来讲,学生会更清楚。
TOP
293#

运动后出汗,到底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TOP
294#

个人觉得运动出汗也是化学变化。
TOP
295#

回复 294楼陆国萍的帖子

我觉得是物理变化吧,就像问你流泪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汗液中大部分都是水分,只是从体内排出体外的同时带走部分热量。
TOP
296#

回复 295楼kich的帖子

运动后出汗,表明是运动产生的汗液,汗液的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呀
TOP
297#

区实验抽测的几点思考:
1.朱老师的班级和试题永远是不按常理出牌。上次抽到了同一个年级的两个班级,这次是三、四、五年级。每个年级的每个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是需要认真做好 实验的。
TOP
298#

2.试题也是如此,五年级的实验以为是热在水中的传递,因为这个很热门。结果是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包括四个观察。金属条的一端,金属条中间,金属片的一边,金属片的中间。熟知实验的孩子操作起来问题是不大的。
TOP
299#

3.五年级使用酒精灯相对比较多,所以需要让孩子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也是一项基本的实验技能。
TOP
300#

4.酒精灯放置一段时间和灯芯容易受潮,本次实验中就出现了学生点不然的现象。所以需要老师在实验前先试点每一个酒精灯,确保实验中学生能顺利点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