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
一、种子发芽实验
1. 猜想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土壤、阳光、养料等。
2. 对比实验:控制不同条件,验证我们的猜想。
3. 验证绿豆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的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个塑料皿,并编号。
②放上不同条件
③分别放入相同的绿豆种子3颗。加上其他相同条件。
④观察并记录。
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比较每个人做的对比实验的结果。发现:有土壤和无土壤的种子都发芽了;有阳光和无阳光的种子也都发芽了;加肥料和不加肥料的种子也都发芽了;有水分的种子发芽了,无水分的种子没有发芽;有空气的种子发芽了,无空气的种子没有发芽;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放在冰箱的种子没有发芽。
2. 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适宜的而温度;土壤、养料、阳光不是必备条件。
3. 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绿豆苗的生长
1. 绿豆苗的生长必需条件: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2. 证明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有无阳光,不改变的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①准备1个不透明的纸盒子,将两个长势相同的绿豆苗盆栽分别做好分组为1号、2号。
②将1号放在不透明盒子中,2号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分别定时浇水。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
④记录表:
| 高度 | 茎叶的颜色 | 茎的粗细 | 我们的解释 |
阳光下的绿豆苗 | 较矮 | 淡绿的的茎、绿色的叶 | 粗壮 |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料。 |
黑暗处的绿豆苗 | 较高 | 白色的茎、黄色的叶 | 细长 |
3. 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在阳光的作用下在绿叶中产生氧气和养料。
4. 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料,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和食物。
5.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热带水分光照充足,芭蕉的叶子宽大;沙漠中缺水仙人掌根系发达叶退化成针,茎可以储存水分。
6. 植物的向光性:课后实验。阳光往哪边照,植物就往哪边生长。
四、蚯蚓的选择
1. 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
2. 实验证明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①不同条件:有无光照。相同条件:湿润的泥土、空气、适宜的温度。
②折叠蚯蚓实验盒:一端有光照孔,一端没有。
③将2份相同的泥土分别放在蚯蚓实验盒的两端,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上盖子。
④让蚯蚓盒一端有阳光,一端无阳光,看蚯蚓的选择。
⑤5分钟后观察记录。多次实验。
3.实验证明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
①不同条件:干泥土、湿泥土。相同条件:黑暗环境、空气、适宜的温度。
②折叠蚯蚓实验盒:一端有光照孔,一端没有。
③将1份干泥土和1份湿泥土分别放在蚯蚓实验盒的两端,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上盖子。
④让蚯蚓盒内没有阳光,看蚯蚓的选择。
⑤5分钟后观察记录。多次实验。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的蚯蚓比较多,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5.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喜好。
五、当环境改变了
1.青蛙在不同环境(季节)中的行为变化:春季是小蝌蚪,夏季变成小青蛙,秋季快速生长,冬季进行冬眠。
2.四季的田野,根据阅读资料和生活常识整理四季的田野中气候、草木、蝴蝶、青蛙的变化。
季节 | 气候 | 草木 | 蝴蝶 | 青蛙 |
春 | 温暖 | 发芽 | 由卵孵化成幼虫 | 由卵孵化成蝌蚪 |
夏 | 炎热 | 生长 | 变成蛹 | 蝌蚪变青蛙 |
秋 | 凉爽 | 变黄 | 变蝴蝶 | 生长 |
冬 | 寒冷 | 枯萎 | 产卵、死亡 | 冬眠 |
3. 阅读资料。知道丹顶鹤、螃蟹、鱼类的迁徙和洄游。
4. 在野外遇到冬眠或者迁徙的动物应该怎么办:找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处理。
六、食物链和食物网
1.绿豆苗周围的生物有哪些?非生物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绿豆苗周围的生物存在食物关系吗?举例说明。
2.什么是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什么是食物网:多条食物链交织成的“网”。
3.食物链的特点:最低等的生物在最左边,依次向右是越高等。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
4.食物链的作用:低等生物为高等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营养。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5.模拟实验:减少食物链的其中一种生物,其他生物数量先会增加、再减少。
七、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1.群落:自然界中某一区域内的生物形成的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生态系统:一个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整体。
2.设计生态瓶:
①设计方案:有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选择合适的材料。
②制作:先放非生物、再放植物、再放动物。
③保持平衡:保持生态瓶中的生物平衡,种类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