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下《认识星座》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3月23日,在区送教活动中上了六下《认识星座》,回来后做了一个复盘,并于4月10日在上虞区小学科学第二轮品质研修第7次活动中做了分享。

  先看一下教材。《认识星座》是六下新教材第三宇宙单元的第4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开展对星座的学习和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利用星座找方向,第四部分认识夏季星空,第五部分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本课主要对前两部分开展教学。



最后编辑上虞余沁 最后编辑于 2023-08-28 09:54:41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朱钻飚 于 2023/6/11 17:01:53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再来看一下教学过程。备课时,我没有着急地直接写教案,而是先用思维导图设想了几个教学大环节,理出课的主线板块,非常清晰。

我们边看图边介绍。

  我最初的一个设想,先以一颗恒星,到三颗恒星来导入,再到七颗恒星来建模,最后便水到渠成了解更多的恒星,也就是星座。那一星、三星、七星、群星的跳跃,我设计了一个乘坐宇宙飞船在星际间旅行的情境,做一个环节间的串联,课堂有了一条主线。试教之后,听了师父们的建议做了一个微调,将星座知识的科普放在建模之前,但思路整体看是没有大改的,还是存在一种递进关系。


最后编辑上虞余沁 最后编辑于 2023-08-28 09:55:00
TOP
3#

  分而述之:

  课前谈话,从日地模型导入,既复习了前几节课的知识内容,又感受了模型。


TOP
4#

  快速聊完之后,进行一个感受“三体模型”的活动,《三体》是刘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说,意思是在这个星系有三颗恒星,我们太阳系是只有唯一的一颗恒星。我自己是很喜欢这个活动的加入,因为我觉得三体这本书蛮好看,三体这种结构很奇妙。三体星球上的人能看到3.2.1.0颗太阳,大的时候让人有巨物恐惧症,小的时候只能被称作“飞星”,还有“三日连珠”等特殊情况的产生,蛮有意思。我们班受我影响,已经有看完全文的学生了,没看过原文的也见习惯书皮上的《三体》书名了。所以他们做这个活动更有感觉一点。扯开去说一点,我经常在午休时间在教室看书,有老师压着自习,纪律和学习效率会高一点。然后学生课余就会对我在看的书感兴趣,也借去看。有段时间我在追余华的书,我们班学生也大部分看过余华的三部曲。看完《三体》的那学生也是借我的书看。我还把这两套书各新买了一套作为奖励奖给了两个表现最好的学生。

  这里介绍感觉略显多了些,但作为课前小活动实际上只用了5分钟模拟了几种可能的情况,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建立模型对于我们研究天体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这为用“建立模型”来认识星座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TOP
5#

  正式上课,聚焦板块,以问题“星座知识知多少”为导入,学生比较容易想到与出生对应的十二星座,简单分享之后,音频补充星座的含义以及人们划分星座的意义——星座能在迷航时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随后的情境是,我们的飞船往地球的北方——大熊星座飞去,在行驶过程中看到了北斗七星。当飞船里的我们看到的北斗七星呈勺子状时,飞船的位置可能在哪?让学生在黑板上的北斗七星模型前,摆一摆纸飞船可能的位置。又让改变纸飞船所在的位置,思考看到的北斗七星还是勺子状吗,此时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北斗七星不处于一个平面,并从不同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图像。接着做了一个借助手电筒绘制北斗七星投影的图像的示范指导,为学生接下去的自己建模、绘图给予方便。


TOP
6#

  学生建立北斗七星模型环节。首先对学生建模材料做了一个优化。教材中是使用细线和橡皮泥小球悬挂的方式,我是使用泡沫小球和小棒插在泡沫板的方式,减小了学生制作难度,节约了学生活动时间。教材是把投影打在教室墙上,我是给每个小组一块装有卡槽的泡沫板作为背景白板,因着泡沫板装上卡槽之后就能立在桌子上,这样学生就不用离开座位去教室的墙那边操作了,坐在位置上就能完成。

  因为学生要绘制四个面的投影,活动时间就放了15分钟。


TOP
7#

  研讨环节。将动作快的组的图贴在黑板上,学生画完,就会发现,画下来的图像是不同的,也马上能说出其原因是角度不同。那除此之外还能研讨什么呢?这是我在备课时感到伤脑筋的。师父们给了我一些建议,比如可以问:有画到勺子状的形状的吗?代表什么?预设是想让学生回答,代表是模拟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的样子。然后追问:其他几个面画下来完全不像勺子,是画错了吗?那肯定不是画错了,再次强调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图像。还可以问,从地球上看北斗七星,一直都是勺子状吗?十万年前呢?是万年后呢?让学生从迥然不同的图像中感受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会发生变化。那即使不往十万年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说,一年四季,北斗七星斗柄的方向也是在发生变化的。这个思维导图里的问题3手电筒的作用。(我上课时是漏掉忘研讨了,但我觉得是可以提一下的)因为我们知道,北斗七星是恒星,是自身会发光的,不像月亮靠反射太阳光而被我们看到。在之前的很多关于日地月的模拟实验,手电筒往往模拟的是太阳,但在这个实验并不是模拟太阳,而是代表观测的角度。是我们为了方便绘制泡沫小球产生的投影借助的工具。

  虽然这样梳理下来,研讨的内容不愁了,但在上课的时候,因着自己组织能力还欠加强,研讨环节总有种混乱的感觉,并且可能因为在活动开始前,没有明确说做完要研讨自己的心得,导致研讨的时候学生不是很主动。

虽然研讨不热烈,但通过研讨,学生还是深刻认识到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一个星座是由远近不同、没有关联的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视觉图像。


TOP
8#

  研讨结束。我们的飞船也要返航了,当飞船回到地球上,出示北天星空图,让学生再找北斗七星。明确北斗七星在大熊座,北极星在小熊座。随后了解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关系,能够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TOP
9#

课堂开始,我们乘坐飞船出发,课堂结束,飞船返航。今后我们也将继续脚踏实地,仰望天空,继续探寻星空的奥秘。


TOP
10#

今天培训恰巧也听了《认识星座》这一课,与余老师相比,我觉得两节课在教具的改进上非常适合学生观察和记录(今天我听到那节课,老师是用一个立方体的架子将北斗七星架起来,学生在四周画下看到的样子),再看余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你的活动设计更具有学习进阶。
TOP
11#

老师的设计真好,下次会试一试。
TOP
12#

刚上完常态课,没有余老师这么深入的思考。尤其是教具的处理这方面,特别用心,每个小组都从四个角度看到北斗七星的视觉图像,值得学习的很多
TOP
13#

这样的教学活动很有意思,下一次我也尝试上一上。
TOP
14#

有趣的情境,带领学生边游边学
TOP
15#

很有趣的实验设计1
TOP
16#

余老师的深度课堂,充分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去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反思,是一堂值得研究的好课
TOP
17#

教具的改进,非常适合学生观察和记录,学习了
TOP
18#

前几天听了戚调菊老师的《认识星座》,戚老师器材部分的立方体框,效果卓绝。
最后编辑上虞余沁 最后编辑于 2023-04-15 08:12:55
TOP
19#

刚上完常态课,没有余老师这么深入的思考。尤其是教具的处理这方面,特别用心,每个小组都从四个角度看到北斗七星的视觉图像,值得学习的很多
海豚阁 发表于 2023/4/14 9:05:22
而且相对的两面产生的投影呈镜面效果
TOP
20#

余老师的教具改进非常实用,下周也要上这一节课了,来学习。
TOP
21#

回复 4楼上虞余沁的帖子

《三体》这本书最近很火爆啊,学生也是感兴趣的,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TOP
22#

教具的改进,非常适合学生观察和记录,学习了
嘉琳 发表于 2023/4/14 21:03:05
很高兴得到您的认可~
TOP
23#

回复 2楼上虞余沁的帖子

余老师的思维导图清晰明了
TOP
24#

有思考的课例
TOP
25#

余老师的这节课很好落实了建模这种学习技能的培养。
TOP
26#

建模是认识天体的方法,通过乘坐宇宙飞船来衔接整堂课也给整堂课一个情境,非常值得学习
TOP
27#

感谢分享,好想去现场听听,学生遇到您 这样的老师很幸福
TOP
28#

崧华学校卢睿华老师对该课教具的改进非常好用,材料来自《建造塔台》。
TOP
29#

精华帖马上就要来了,这个反思太全面了!
TOP
30#

立体太带感了余老师的贴子总是能给人以收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