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陆国萍专帖(二、五、六年级) [复制链接]

91#

六上第一单元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在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标本,教师需要准备种类尽可能多的生物细胞装片细胞装片,需要典型,有代表性。同种类别数量不宜过多,同一小组所观察的标本建议数量控制在四种左右,最好能够保证,其中一个小组观察的是同一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
如果没有标本,需要收集一些细胞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交流时,重点描述每一种生物细胞主要的形态结构,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形态,以及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结构。
TOP
92#

六上第一单元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师要指导学生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可以用视频播放演示。
对于学生的观察记录,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些样板示范,说明画水中微小的生物要画出生物大致轮廓,有比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适当的文字或符号等。
在观察时,也可以给每个小组学生分发一些微小生物的图片文字资料,一方面方便学生识别微小生物,另一方面扩充学生对这些微小生物的认知,重点了解它们是什么样子,是怎样生活和繁殖。
TOP
93#

六上第一单元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
概念目标: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在课前,师生要共同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上取得的成果方面的资料。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专题研究小组,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课堂交流才能互通有。
回顾与总结本单元内容可以采用流程图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TOP
94#

一般光学显微镜放大极限是1500倍。光学显微镜其实指的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显微镜是一类精密的光学仪器,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TOP
95#

一般光学显微镜放大极限是1500倍。光学显微镜其实指的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显微镜是一类精密的光学仪器,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陆国萍 发表于 2023/1/1 20:01:22
原来光学显微镜物镜最大是100x,难道目镜最大只有15x嘛?
TOP
96#

六上第一单元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
概念目标: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在课前,师生要共同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上取得的成果方面的资料。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专题研究小组,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课堂交流才能互通有。
回顾与总结本单元内容可以采用流程图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温
陆国萍 发表于 2023/1/1 19:41:11

每一课都进行反思,把上过的课拿出来在分析分析,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TOP
97#

六上第一单元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
概念目标: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在课前,师生要共同收集有关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上取得的成果方面的资料。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专题研究小组,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课堂交流才能互通有。
回顾与总结本单元内容可以采用流程图和思维导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3/1/8 22:19:40
我要多学习王老师的经验,分析能力是很重要。
TOP
98#

回复 93楼陆国萍的帖子

不同角度收集,让课堂交流更加丰富多彩,值得我学习反思
TOP
99#

回复 95楼专属的帖子

受可见光波长的影响,即使目镜倍数大也放大不了了。
TOP
100#

回复 98楼高珠怡的帖子

这也算是课后反思,希望下次这堂课可以上得更扎实一些。
TOP
101#

回复 96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是的,趁假期多反思一些。
TOP
102#

六上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
在制作模型前,教师先展示材料;接着,让学生一边观察材料,一边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地球模;随后让学生领取自己想要的材料包,进入动手制作环。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一边制作,一边对照阅读教科书中的地球模型示意图的数据信息。
研讨时先让学生在全班展示他的模型,并介绍模型如何制作的,以及表达了什么知识。在学生介绍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同的模型,总结不同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是不同的,选择的材料、制作的方法都是不同的,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在学生提出改进意见时,既要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还要帮他们将意见进行归类,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TOP
103#

六上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提问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可能会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不建议立即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暂时没有思考周全的或无观点的学生会需要更多的信息作为脚手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解释。这时,提示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四种假说的图片。
在学生有了自己的初步解释后,进入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学生将在与他人观点的碰撞中,发现尽管观点不同,但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在这样的认识冲突之后。,让学生认识到需要做模拟实验去验证哪种假说才能真正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并验证哪种假说才是与事实相符的。
学生讨论结束后,按假设的类型,分别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模拟实验,介绍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并说明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的。在出现争议时,建议让学生再次展示实验过程,全班一起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TOP
104#

六上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探索活动一中,当学生基本完成阅读和记录,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研讨,请学生分享一下他们对研讨问题一的看法。建议分两步进行交流分享,先请学生基于学习单的记录汇报两种学说关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然后再说说支持两种学说的证据。教师最后总结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作为研讨活动的总结和下一活动的过渡。
探索活动二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模拟实验,才能让实验与事实相符,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改进要点:增加地轴,让地球绕地轴自转;模拟实验时,在一个基本固定的位置自转一周,代表24小时不;增加反光贴,代表观察反光贴纸位置的24小时昼夜变化情况;建议给贴纸做序号,方便观察也方便表达。
TOP
105#

六上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
在地球椅模拟实验中,为了有更好的实验效果,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建议教师在组织实验时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更多人能坐在椅子上亲眼观察太阳的运动;尽可能与太空纯色调的背景相同,教室如果太杂乱会影响效果;三是学生在转的过程必须清楚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可以在学生的眼前挂东西的字,体验感更好。
TOP
106#

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也因此成名。
这次实验在法国巴黎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
傅科在大厅的穹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达28千克的摆锤,摆锤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盘。每当摆锤经过沙盘上方的时候,摆锤上的指针就会在沙盘上面留下运动的轨迹。
人们惊奇的发现,傅科设置的摆每经过一个周期的震荡,在沙盘上画出的轨迹都会偏离原来的轨迹。即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
奇怪了,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方向应该不会改变啊?
由此推测,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
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是相对运动现象,这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而这一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TOP
10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迎来了兔年,因为带着娃,没有熬夜守岁,但是凌晨时分,还是被燃放的声音吵醒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不过这音量真的很大,威力也很大,离我家20米远的烟花碎屑也落到了家门口。
TOP
108#

十二生肖的起源主要有3种说法,分别是星宿说、岁星说和外来说。
1.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TOP
109#

2.岁星说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TOP
110#

3.图腾说
十二生肖汉白玉雕塑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
TOP
111#

家里的娃问十二生肖的由来,一般都是民间故事解释,其实以上说法更接近。
TOP
112#

能自圆其说的,可能都有可能
TOP
113#

这几种说法,比传说故事可信。
TOP
114#

中国诗词题材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从表面上看,诗词歌赋跟科学知识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其实古典诗词里却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的《望天门山》是我们在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这首诗里的科学知识就是我们初中物理课学过的“参照物”,“青山相对出”是运动的,以小船作为参照物,孤帆把太阳作参照物,也是运动的。这样一对比,静止的事物就产生了动态美。
TOP
115#

除了物理知识,古诗词里还暗藏生物知识,比如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作《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的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并不是无情飘洒,而是化成春天的泥土,滋养出新的花枝。落花里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产生了各种无机物又被植物的根吸收,说明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当然,龚自珍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此。
TOP
116#

此外,有些古诗词里还包含着气象知识。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

唐杜甫

春夜喜雨

看到这首熟悉的诗,你能猜出诗中所蕴含的气象知识吗?想一想,这场雨是怎么产生的?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不断降温,水汽就会冷却凝结形成降雨。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就转为了云雨天气。
TOP
117#

苏轼《江城⼦·密州出猎》“会挽雕⼸如满⽉,西北望,射天狼。”
拉弯的⼸箭发⽣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具有动能,所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TOP
118#

李⽩《望庐⼭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处落下应具有动能和势能,故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机械能。
TOP
119#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科学知识】:高山上的气温要比平地低,所以春天也来得晚.
TOP
120#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科学知识】:站得高,望得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