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3.1《让小车运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梳理和思辨生活中各类车子的动力方式,知道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通过观察、思考、实证和研讨,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基本认识力的基本作用。
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能参与和获得本课力学知识。
探究实践: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态度责任:在实验探究中,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的重要性。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动力类型满足生活不同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图片一次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2、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是垫圈的重力产生了拉力。
教师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教师展示小车)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手册。
3、实验发现
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力;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也需要用力。
4、拓展
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对比实验的第一课,并自动动手去实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教师敢于放手,让他们能够多不用我扶着,也能开始走路,只有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都学到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本课的研究因素对学生来说太简单了,他们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知识了,只是在课堂上再次验证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想了好多方法,比如准备一些玩具车等,让学生自己猜测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非常的高了。在这样好的基础上我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由教师讲一个实验让学生做一个实验,而是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实验材料(小车、秒表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并且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得出结论。学会交流、汇报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能锻炼学生的全面素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对于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提出更多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课后进行实验,再次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