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夏安琪专帖(一、二、三年级) [复制链接]

61#

回复 45楼夏安琪的帖子

整理的很好
TOP
62#


167446
本节课第一次用到了气泡图。
气泡图是初步整理思路最常用的思维导图,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和描述事物。圆圈相互衔接,做下一步的思维整理。
[f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1/4 9:56:22
气泡图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TOP
63#

回复 60楼王燕飞的帖子

是的,小朋友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在课堂上,我都会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发散思维。
TOP
64#
TOP
65#

回复 62楼陆国萍的帖子

气泡图的理解确实比第一单元的韦恩图要更快
TOP
66#

一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整理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梳理单元学习内容,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会利用简单词汇描述植物是生物。难点: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1/4 9:17:26
低段的课主要是激发他们观察周围世界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学习打下基础。
TOP
67#

三年级 第二单元《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教学简过程


    活动一:压杯入水


         实验现象:杯底的餐巾纸没有变湿,水和空气有明显分界感。


         活动目的:证明空气能够占据空间。



    活动二:杯底扎孔


         实验现象:扎孔后有气泡冒出,杯底的餐巾纸变湿,杯子里充满水。
         活动目的:证明水能够占据空间。

     活动三:打气观察
         实验现象:杯子中一开始充满水,用针筒打进空气之后,水和空气又出现明显分界感。
         活动目的:证明空气又能够占据空间。


TOP
68#

                                                三年级 第二单元《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课一思       活动一,压杯入水。让学生预测“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并说出理由,引出研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问题。
       活动二,扎孔观察。探究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为什么完全浸湿了。
       活动三,打气观察。探究打气观察实验中水为什么被挤出去了。
       三个活动为了探究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在活动一,即压杯入水中需要注意一点——要把杯子竖直、慢慢往下压。不然杯中的餐巾纸还是会湿。
TOP
69#

三年级 第二单元《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学一得


       通过对第一课《感受空气》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而本课通过三个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同时能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是能够占据空间。



TOP
70#

二年级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二、教学简过程


       1、请学生分清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像山、树林、湖泊这些自然存在的就是自然世界,而像汽车、桥、房子这些人造的景物就构成了人工世界,这两个世界一起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2、给物品分类的同时并能够理解材料的概念。


       3、简要介绍各个材料的特点,并请学生说出身边由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以求加深印象。

TOP
71#

                                                  二年级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学一得


     本课旨在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出发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物品,辨认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指认常见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类别进行分类。


     在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的过程中,孩子要依据材料类别对材料做出初步的辨别,这能促进他们在分类思维上的发展。

TOP
72#

二年级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一课一思


     当学生在对物品按材料进行分类遇到不认识的材料时,首先分类的物品一般以实物的形式出示,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力求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感知我们的材料的特点。在这些物品中既有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又有学生相对比较陌生的材料。对于不是很熟悉的材料,教师集中讲解分析,找寻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对比。如果遇到无法区分的材料可以先填在“其他”一栏,再通过研讨、提示等环节让学生进行修正。

TOP
73#

                                        二年级第二单元《不同材料的餐具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感官及借助简单工具多维度观察不同材料,并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


    难点:对不同材料的餐具特点的对比,发现材料的特点影响其功能,建立“材料”与“功能”的联系





二、教学简过程


     1、出示四套不同材料的勺子和碗(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明白这四套餐具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观察记录四种材料的特点,完成作业本的表格。


     3、探讨四种材料做的勺子和碗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TOP
74#

  二年级第二单元《不同材料的餐具》一学一得


    本课教学将以常见餐具为载体,引领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对不同材料进行多角度观察,进而了解金属、陶瓷、木头、塑料这几种材料的特点。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四种典型材料的特点,深化对材料特征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材料的方法,并在多方位观察的基础上以游戏的方式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同时学生能够从观察和学习中认识到材料具有多样性。
TOP
75#

二年级第二单元《不同材料的餐具》一课一思


      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餐具都非常熟悉,也能基本说出制作这些餐具所用的材料,但他们极少关注和研究做成餐具的材料的特点,所以缺乏对材料特点的全面认识。
      部分的学生对材料的特点的理解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建议以实物为背景,来辅助解释材料的特点。观察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并聚焦到观察“材料”这一层面。通过讨论明确可以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多种方式,并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掂一掂,敲一敲,抠一抠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坚硬、光滑、粗糙、反光等科学词汇供学生参考使用,并提示可以对比观察不同材料制成的同种物品来比较材料的不同特点。
TOP
76#

低段开始培养学生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多种方式观察习惯,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
TOP
77#

二年级第二单元 《书的历史》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难点:在做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材料的特点。




二、教学简过程


   1、出示视频,展示可以用作书本的材料,如龟壳、竹简、泥板等。


   2、小组讨论:陶泥板、竹片、纸这三种材料应该如何匹配木棒、毛笔、铅笔这三种书写工具。


      在陶泥板上用木棒,在竹板上用毛笔,在纸上用铅笔。


   3、感受在不同的材料上书写的感受,并讨论各自的特点。


   4、装订一本书。

TOP
78#

二年级第二单元 《书的历史》一学一得


    学生通过在陶泥、竹片、纸等不同材料上书写、装订成书的过程,感受、模仿从古至今人类在书籍制作过程中的方法和变化。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

通过实际做不同类型的书,进一步了解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初步建立“材料”与“功能”的联系。通过做书,感受到用材料做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TOP
79#

二年级第二单元 《书的历史》 一课一思


首先让学生进行做书过程的体验,整个过程主要有两个活动,分别是“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和“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笔+材料+装订”的组合,这样可以保证做书活动的有序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即可。

如材料的下发,陶泥板最好是半干的,方便学生用木棒书写,上课结束后及时按压可以在下个班继续使用;竹片上要有缺口,方便学生串线等。

TOP
80#

二年级第二单元 《书的历史》 一课一思
首先让学生进行做书过程的体验,整个过程主要有两个活动,分别是“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和“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笔+材料+装订”的组合,这样可以保证做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1/17 10:47:27
学习了,半干陶泥,既方便书写,又便于循环使用
TOP
81#

回复 80楼陆国萍的帖子

陶泥太湿的话,实验和收拾都挺麻烦的
TOP
82#

三年级第二单元《压缩空气》


一、教学重难点
[p=21, null, left]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p][p=21, null, left]难点:解释空气为什么可以被压缩或扩张。[/p]


二、教学简过程
  1、注射器1取10毫升空气,堵住针孔,用相同的力往上推和向下拉,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观察到的现象。
  2、注射器2取10毫升水,堵住针孔,用相同的力往上推和向下拉,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观察到的现象。
  3、得出结论:水不可以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呢?

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个小○表示空气微粒。当空间变小时,微粒间的间距减小;当空间变大时,微粒间的间距增大。

    但空间中的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不变。
TOP
83#


TOP
84#

三年级第二单元《压缩空气》一学一得


     本课通过推拉注射器活动,比较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拉伸,而水不能,并且发现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特征。借助注射器让学生分别对空气和水向下压和向上拉进行对比观察,寻找空气和水是否容易被压缩以及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的证据。通过用微粒来解释有关空气压缩的现象,引入和构建物质微粒的概念。      

    最后通过体验空气被压缩,认识到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气枪等,感悟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TOP
85#

三年级第二单元《压缩空气》一课一思


    1、学生在实验时,注射器的损耗很大。注射器活塞向上拉的,经常有小组的注射器损坏。
    2、学生对用同样的力去推空气和水这一步很难做到,会不断用力推,例如有水的注射器,不停的用力但是手指稍微松开,就会出现水呲出来的现象。
TOP
86#


TOP
87#

三年级第二单元《空气有质量吗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二、教学简过程

  1、介绍天平的使用,请学生上讲台尝试给天平调平。使学生明白:质量大的一端会向下。

  2、在左边放置绿豆,右边放置空皮球,增减绿豆使两端平衡。
  3、引导学生建立猜想:如果注入20抽空气,天平会怎样变化。如果空气有质量,则放置皮球的一端会往下沉。
  4、逐粒逐粒放绿豆,直至平衡,清点绿豆数量。
  5、重复操作,再加20抽空气,逐粒放绿豆,直至平衡,清点绿豆数量。
  6、记录实验数据。

TOP
88#

                     三年级第二单元《空气有质量吗》一学一得


通过称量皮球以及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


在测量空气质量的活动中,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


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建构空气有质量的概念





TOP
89#

三年级第二单元《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一思


    天平平衡后,再往皮球里注入空气,皮球端并不是都比绿豆端重。
    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样,这恰恰说明空气有重量的同时,也说明了空气的质量是很小的,很轻的。解决的方法,可以增加注入空气的量,从20筒到40筒,甚至更多。
TOP
90#

三年级第二单元《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一思
    天平平衡后,再往皮球里注入空气,皮球端并不是都比绿豆端重。
    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样,这恰恰说明空气有重量的同时,也说明了空气的质量是很小的,很轻的。解决的方法,可以增加注入空气的量,从20筒到40筒
夏安琪 发表于 2022/11/18 15:38:01
实验难度大且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出现象,所以我会带上电子秤——数据精准和明显,让学生明白的确有质量上的变化,只不过变化的程度很细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