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高与低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特别是和强弱混在一起,虽然新教材把两节课分开来上,逻辑上很连贯,但是从学生的做题效果以及上课反应来看,还是太难了。
一、两种教学方式
第一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路,研究铝片琴,发现和长短有关,再出示口琴,学生推测可能内部结构有长短变化,打开观察再吹一吹,进一步证实和长短有关,出示大小不同的编钟,粗细不同的钢管,发现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粗细有关,从大小粗细长短这些物质的现象过渡到本质原因,振动的快慢,研究尺子的长短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第二种是按照归纳推理的思路,先研究铝片琴,发现和长短有关,再出示口琴,学生推测可能内部结构有长短变化,打开观察再吹一吹,进一步证实和长短有关,过渡到本质原因,振动的快慢,研究尺子的长短和振动快慢的关系。而大小不同的编钟,粗细不同的钢管则作为拓展,有时间多的话就讨论推测声音的情况。
这两种方法最难部分都是过渡部分,无论是哪种设计,这个难度都是在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重量有关,比较难想到和声音振动的快慢有关,需要老师的阶梯引导。
我开始的时候按照第一种上,整节课感觉内容很多,上不完的感觉,看似都涉及了,但是很快带过了,后来我改成第二种,放弃了编钟,钢管,这节课就研究长短与高低的关系,后面《如何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节课可以继续研究粗细等要素。至于作业本上关于粗细的一个题目,可以看看学生的前概念,上完后面的课回过头再看这个内容,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两种看见振动速度的方法
这节课物体振动速度不可明显看到。公开课基本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利用仪器来测量数据,第二种是慢动作视频放慢32倍来对比看看尺子长短不同时候振动的快慢。我觉得用放慢的方法更加合适,仪器固然很方便,敲击一下,出来一个“振动频率”的数据,看起来很现代,但是对于学生概念的建构没有任何帮助,只是一个数据,这和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敲的时候一秒钟振动3784次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穿了一个高科技外衣)。而尺子的振动放慢以后学生是真实可见的,也可以在之后遇到这样的问题(速度太快看不清)应用手机慢动作,方便学生应用和迁移。当然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不一定有手机,所以我这边还加了一个实验,除了放慢时间,还可以用放大物体的办法来让看不清的现象看得更加明显。我用了一个一米的长尺子,在讲台前面分别用不同的长度展示振动快慢,长尺子现象很明显,长的时候振动很慢很慢,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个环节我有个疑问,因为尺子它振动的时候慢的时候就在20赫兹以下了,属于人耳不可听见的声音范围,那么尺子是不是就不需要学生来记录声音的高低,直接是从前面那个环节推断?否则学生记录的话无非两种可能——1.记录错了。因为真的听不清。2.按照前面的内容写上正确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我们科学里实事求是的要求。
各位老师,你们是怎么突破前半节课的科学事实到后半节课的概念理解的过渡?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或者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