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上《声音的高于低》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很荣幸在2025年9月12日上虞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会议暨名师高徒、专业发展共同体携手研修活动中执教了四上《声音的高于低》这一课。

  《声音的高于低》这一课是声音这一单元的偏后课程,对学生来说要分清声音的高于低并将声音的高于低与振动的快慢建立联系有一定的难度。
分享 转发
TOP
2#

课前活动
课件播放歌曲《小星星》
师问:你们熟悉吗?它叫什么名字?一起来唱一唱(先唱歌曲后唱谱子)。
师:大家的声音有高有低,引出课题,正式上课。
TOP
3#

【教学过程】

一、听音导入、聚焦问题(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铝片琴

1. 出示铝片琴,师问:它能不能发出有高有低的声音呢?

请同学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每一块铝片琴。

师问:它的声音有没有高低?你觉得哪个声音是高的?哪个声音是低的?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描述声音的特点,高的声音是尖锐的,刺耳的;低的声音是低沉的;沉闷的。哆是低的,拉是高的。从乐谱上让孩子感受声音的高低。

师:敲击其中一个音,问:你听听它是高的还是低的?

师:声音是比较出来的。

师:对比判断不同铝片的声音高低。

【设计意图】通过铝片琴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声音的高低进行分辨,再通过不同音高的声音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TOP
4#

二、探索声音的高与低:(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铝片琴、手敲木棒

探究(一)声音高低和发声物体长短的关系(预设10分钟)

1.活动一:敲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提问为什么铝片琴能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高低不同的声音与这些铝片有怎样的关系呢

预设猜想:长的铝片琴声音低,短的声音高。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实验研讨。

2.
活动二:敲奥尔夫木桶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师提问:我这里还有一件乐器,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活动进一步验证物体长短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师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我们发现物体越长,声音越低;物体越短,声音越高。

  【设计意图学生猜想物体越长,声音越低;物体越短,声音越高,通过两个活动,两种乐器的演奏验证自己的猜想,建立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TOP
5#




TOP
6#

探究(二)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预设15分钟)

1.师提问:为什么越长的物体声音越低,越短的物体声音越高呢?

师引导: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声音的高低会不会与振动有关呢?

敲击铝片琴问:铝片琴的振动你看清楚了吗?

出示钢尺,用长短不同的钢尺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钢尺振动快慢的变化。

师问:你觉得声音的高低可能与振动的什么有关呢?

预设:振动快慢。

师:怎样利用钢尺研究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我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单,请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设计并完成设计单研讨。

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研讨。

师小结: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播放慢视频,进一步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

师小结:的确声音的高低我们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钢尺长短与声音高低,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慢镜头观察对比钢尺振动快慢,软件数字化显示钢尺振动快慢,层层推进,建构声音高低与振动快慢的联系。解决本课教学的难点。

TOP
7#


TOP
8#

三、拓展应用(预设5分钟)

1.出示装有不同量的3杯水,请同学们预测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

2、出示不同大小音叉,请同学们预测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

3、出示尤克里里,最粗的跟最细的进行对比,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

生活中关于音高的秘密可真不少,更多的知识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其它物体的发声,逐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尝试用知识解释现象,实现科学应用。

TOP
9#

6.jpg (, 下载次数:0)

,(2025/9/24 10:51:12 上传)

6.jpg

最后编辑余佳清 最后编辑于 2025-09-24 10:51:12
TOP
10#

这节课的道具真的好多
TOP
11#

铝片琴只留三片琴键,这给学生降低了分辨音高的难度,这个设计非常实用。
TOP
12#

教学改进点:1、将教材中的口琴改成了奥尔夫木桶,口琴的簧片有长短但是不能很好将长短与声音高低对应起来,改成奥尔夫木桶之后,能够直观看到三个不同长度的木桶的声音高低变化。
2、将实验铝片琴改成三片,学生活动目标更加明确。
教学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活动组织不够有序。
2、没有将振动快慢数字化,让学生更直观得看到。
TOP
13#

准备的器材真充分
TOP
14#

这些材料准备的真的是很有心了。
TOP
15#

能听出声音高低是第一步,然后思考高低与什么有关。
TOP
16#

课题应该是 高与低
TOP
17#

教学改进点:1、将教材中的口琴改成了奥尔夫木桶,口琴的簧片有长短但是不能很好将长短与声音高低对应起来,改成奥尔夫木桶之后,能够直观看到三个不同长度的木桶的声音高低变化。
2、将实验铝片琴改成三片,学生活动目标更加明确。
教学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活动组织
余佳清 发表于 2025/9/24 10:50:16
将铝片琴改为三片,很巧妙的构思
TOP
18#

敲奥尔夫木桶还是第一次见
TOP
19#

学生通过观察多种材料认识声音都高与低。
TOP
20#

学生是怎么判断声音的高低的?应该用唱音阶的方法,知道声音有高低。然后用这个音阶做标准去听声音的高低。
TOP
21#

相比铝片琴,用口琴学生更容易分辨出音的高低。
TOP
22#

这节课的材料准备的真充分啊
TOP
23#

声音的强弱学生很好理解,就是一些学生对声音的高低感知较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