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一次周岁布置的小插曲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最近在帮朋友家布置她家小孩的抓周场景,她负责设计,我们几个朋友帮忙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拿上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先给大家看看最终成果,感觉我们可以去接派对布置了。


分享 转发
TOP
2#

这真是多才多艺呀!可以接活了!
TOP
3#

布置的挺好看的
TOP
4#

不听话的气球烟花小揪揪

布置的场景里有一个气球烟花,在用到的所有气球造景中,它的造型算简单的,但却是我们费时最多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个造型中有一个小揪揪,很难独立待在气球尾巴的地方。这个造型是将很多个不充满气的长条气球球嘴处固定在一起,使它们呈烟花一样的发散状。造型制作重点在于要将气球里的一部分气赶到头部,垂下来仿佛散落的火花一般。最开始大家都觉得简单,只要把一部分气捏到头部就可以了,但事实却是捏过去的气一下子就会逃回来,并不能固定地待在头部。后来仔细搜了教程,发现在赶气前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要先扯一扯头部的气球皮,才能更顺利地让那一小部分气顺利待在头部。果然这么做之后,虽然不是百分百成功,但总体顺利了很多。

我当时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气球连通实验——相同规格的大气球和小气球球嘴相连,小气球会向大气球充气,因为相同规格的两个气球,充气少的气球球皮压缩力比充气多的气球球皮更大。但这里我不确定用这个实验类比来说明原因是否合适,因为说起来在一个长条气球里,充气多的部分本身球皮长度也更长一些,与气球连通实验里的相同规格这一点似乎并不契合。

关于气球烟花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经过一个晚上,小揪揪里的气默默地逃回去了。我猜想这是不是气球头部比较厚的缘故。网上的教程都是只讲操作,没有找到确切的解释。

最后编辑小工匠 最后编辑于 2025-08-24 23:34:39
TOP
5#

全能的科学老师
TOP
6#

状况百出的馒头


小朋友还不能吃蛋糕,但她妈妈还是想给他吃蛋糕的仪式感,所以几个阿姨凑一起兴致勃勃地打算给她做馒头蛋糕(是一群不会做馒头的阿姨)。馒头的面是奶奶和外婆帮忙调的,我们负责造型,做好造型后大家都很期待成品,但最后的结果不如人意,完全没有发起来。复盘之后发现可能的原因有奶奶和外婆不确定小娃娃能不能吃,酵母放得比较少,以及揉面时没有完全排气,或二次醒发不到位。不过我们几个臭皮匠都没有做馒头的经验,具体原因也分析不出来。


TOP
7#

这个长条形气球我看海洋馆的小丑捏捏很方便,随便就出现一个小揪揪,自己确实弄不成功,原来是要这样扯一下
TOP
8#

这个馒头看着有点硬,没有发好
快乐科学
TOP
9#

好有仪式感的布置,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
TOP
10#

世界那么大,无处不科学。同一个气球中和两个连通气球间的原理是不是相同,这个也蛮值得探索的。
TOP
11#

感觉现在生活中仪式感越来越浓了,挺好的
TOP
12#

科学老师的动手能力真不错
TOP
13#

氛围感满满的,祝福也满满的
TOP
14#

在生活中善于发现
TOP
15#

扭气球还是很有心理压力的。
TOP
16#

布置地很好看,科学老师真是多才多艺!
TOP
17#

好有创意,馒头蛋糕,烟花气球
TOP
18#

心灵手巧,艺术感十足。
TOP
19#

厉害了 真有仪式感
TOP
20#

生活到处是学问
TOP
21#

褪色的火龙果面团

为了馒头造型的色彩丰富,用了一个果蔬汁调面团颜色,老南瓜和面得到黄面团,羽衣甘蓝汁和面得到绿色面团、火龙果汁和面得到玫红色面团。做出来的生面团颜色挺好看,但蒸熟后火龙果面团的颜色却变了。搜索原因后发现是因为火龙果的颜色主要来自花青素,花青素高温易分解,酸性环境可以减缓花青素的分解,在做馒头的时候要加白醋固色。但已经做好造型的馒头已经来不及加醋了,只能通过控制时间来减小它的变色程度。所以蒸第二锅的时候歪打正着,颜色刚好褪成了最适合的程度。

这次吸取教训,下次一定要先做好攻略。




TOP
22#

手真巧,氛围感满满
TOP
23#

这手艺活,优秀

气球也很有意思,记得有个小魔术也是通过扯不同段的气球皮来实现的。
TOP
24#

满满的仪式感,自己动手更有意义
TOP
25#

大小气球的解释,网上有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吹气球时候的感受,小气球压力大,打气球压力小。
TOP
26#

把气球中的气赶到气球尖,要先使它保持几分钟时间,等气球皮的弹性变弱,气就会再气球尖停留了。
TOP
27#

动手动脑能力都是一流,孩子有这样的家长真是太幸福了。
TOP
28#

太丰富了~
TOP
29#

回复 26楼白云的家的帖子

差不多这个意思,但实际上还是有点难实现,我感觉可能跟头部气球皮比较厚,本身弹性比中部更大有关,头部小揪揪不能稳定保持
TOP
30#

馒头后续:小朋友第二天吃了三个,第二锅发得不明显,但还是有一点点发的。第一锅可能蒸太久了,所以回缩厉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