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小言:当下小学初高中以应试为主,少有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对... [复制链接]

1#
文小言:

当下小学初高中以应试为主,少有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带来哪些影响



当下以应试为主导、缺乏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造成以下影响:

一、实践能力与生活技能缺失

  1. 机械化学习挤占实践机会

          学生大量时间用于刷题和知识记忆,缺乏参与手工制作、劳动体验、社会调研等机会,导致如“五谷不分”等基本生活技能匮乏。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被纳入必修,但在应试压力下常被主科挤占,落实效果有限。

  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薄弱

        教育内容局限于考试范围,学生鲜少接触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研究发现,许多中学生面对现实挑战(如社区环境问题调研)时,难以将学科知识迁移应用,出现“解题能力强但解决问题能力弱”的矛盾。

------

二、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受限

  1. 标准化答案抑制创新思维

        应试教育强调固定解题模式和统一答案,学生习惯机械记忆而非主动探索。例如,作文模板化、实验课“照方抓药”等现象普遍,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2. 批判性意识培养不足

        填鸭式教学忽视质疑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调查显示,超过60%的高中生在面对学术争议时倾向于等待教师“权威解读”,而非自主分析验证。

------

三、学习动机与可持续发展受损

  1. 功利化目标削弱内在动力

        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将学习异化为“应试工具”。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外部压力,出现“空心病”现象,缺乏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愿。

  2. 实践探索兴趣被压制

        长期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部分学生对知识应用失去兴趣。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因过度聚焦刷题,导致学生普遍认为这些学科“枯燥无用”,丧失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热情。

------

四、团队协作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1. 孤岛式学习阻碍协作能力

        个体竞争导向的应试环境,削弱了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的机会。研究指出,职场新人普遍存在团队沟通效率低、分工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源于基础教育阶段协作实践匮乏。

  2. 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缺位

        课程设计过度关注学科知识,忽视社会实践类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这导致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停留于书本,缺乏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

五、身心健康与综合素养失衡

  1. 高压环境加剧身心负担

        长期应试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比例上升,部分学生因体能训练不足出现体质下降,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

  2. 审美与劳动教育边缘化

        美术、音乐等课程常被压缩,劳动教育沦为形式。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表达能力和基本劳动技能,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五育并举”难以真正落实。

------

总结与反思

        当前教育模式对实践能力的负面影响已引发系统性问题。尽管《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试图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活动弥补不足,但在升学压力下执行仍面临阻力。未来需进一步推动评价体系改革,平衡应试目标与实践能力培养,例如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权重、开发跨学科实践项目等,才能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转型。
分享 转发
TOP
2#

其实,我认为用“应试教育”来定义并不是很合适。我们目前“应试”其实是去对应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为了“好批”,就把答案扣得很“死”。那如果,我们把“标准答案”的“批改”范围放得更大一些,那么学生的答案可以有更大的边界,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用擅长的笔试来答题,也可以用自己爱好的实践方式来答题,等等诸类。所以,关键还是“标准”,那我们应该遵守的标准就是科学教育的新课标。由此而论,是否是应试教育不需要再纠结,按照不同时期的“课标”进行教育教学,应该是最合适的。
TOP
3#

这是一篇论文吗?
TOP
4#

学生的学习与学校和家庭都有很大关系
TOP
5#

主要的选拔模式是这样,必然是这样的现象。
TOP
6#

这是一篇论文吗?
君小邵 发表于 2025/8/21 9:04:58
文小言的回复。
TOP
7#

应试没有办法也是最为公平的一条路,家庭条件一般的人也有机会往上冲一冲。
TOP
8#

应试教育是当前现状,并将长期存在下去。
TOP
9#

人才选拔机制决定了应试教育是当前现状。高考是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TOP
10#

其实,我认为用“应试教育”来定义并不是很合适。我们目前“应试”其实是去对应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为了“好批”,就把答案扣得很“死”。那如果,我们把“标准答案”的“批改”范围放得更大一些,那么学生的答案可以有更大的边界,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用擅长的笔试来答题,也可以用自己爱好的实践方式来答题,等等诸类。所以,关键还是“标准”,那我们应该遵守的标准就是科学教育的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8/21 8:55:52
讲得很有道理!如果应试的标准是素养导向,也是未尝不可的。
TOP
11#

回复 10楼喻伯军的帖子

谢谢喻老师
TOP
12#

有道理😊
TOP
13#

其实,我认为用“应试教育”来定义并不是很合适。我们目前“应试”其实是去对应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为了“好批”,就把答案扣得很“死”。那如果,我们把“标准答案”的“批改”范围放得更大一些,那么学生的答案可以有更大的边界,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用擅长的笔试来答题,也可以用自己爱好的实践方式来答题,等等诸类。所以,关键还是“标准”,那我们应该遵守的标准就是科学教育的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8/21 8:55:52
教学是需要教师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课标的指引也是需要的,但是当下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心,何为育人育才,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特长兴趣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懂创造乐创造的一代,而不是机械刻板,眼高手低的一代,这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大潮,阻碍了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TOP
14#

父母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TOP
15#

父母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蓝洁拾柒 发表于 2025/8/22 10:07:12

大多父母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果跟着应试走,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家长的观点的确重要的。
TOP
16#

教育方式和教学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TOP
17#

也怪了,AI的觉悟都这么高了,
TOP
18#

也是当下很多老师的无奈呀
TOP
19#

本质还是社会需求
TOP
20#

教育是一本难念的经。
TOP
21#

我们现在是沿袭应试教育又批判应试教育。
TOP
22#

既要实践教学,又要理论指导,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
TOP
23#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好有道理,从结果出发进行正确的导向。
TOP
24#

其实,我认为用“应试教育”来定义并不是很合适。我们目前“应试”其实是去对应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为了“好批”,就把答案扣得很“死”。那如果,我们把“标准答案”的“批改”范围放得更大一些,那么学生的答案可以有更大的边界,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用擅长的笔试来答题,也可以用自己爱好的实践方式来答题,等等诸类。所以,关键还是“标准”,那我们应该遵守的标准就是科学教育的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8/21 8:55:52
说的好,我们科学教育应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TOP
25#

特别是乡村教育
TOP
26#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很赞同你的观点
TOP
27#

主要还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欠缺。
TOP
28#

主要还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欠缺。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5/8/23 16:57:27
未必吧,教育理念的落后才是关键问题。
TOP
29#

感觉这得慢慢来
TOP
30#

教育改革,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