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问了元宝,科普了一下。
向日葵并非始终朝着太阳开花,这一现象与其生长阶段、生理机制及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1. 生长阶段差异
幼苗期至花苞期:向日葵在发芽到花盘盛开前的阶段会追随太阳转动。这是由于茎秆中的生长素(如吲哚乙酸)在背光侧分布较多,刺激细胞伸长,导致花盘从东向西缓慢转动(滞后太阳约12度,相当于48分钟)。夜间,生长素重新分布,花盘逐渐转回东方,迎接次日朝阳。
成熟期:花盘完全盛开后,向日葵停止转动并固定朝向东南方向。此时茎秆木质化变硬,生长素分泌减少,且花盘重量增加,无法继续转动。这一转变是生理成熟的标志。
2. 生态适应性
避免高温伤害:成熟向日葵的花粉对高温敏感,超过30℃易被灼伤。固定朝东可避开正午强烈阳光,减少辐射伤害。
促进传粉与防霉:朝东的花盘能尽早接收晨光,烘干夜间露水,降低霉菌风险;同时温暖的花盘吸引昆虫传粉,提高繁殖效率。
3. 品种与环境因素
品种差异:部分向日葵品种(如雄蕊发达的“公向日葵”)可能缺乏向光性,导致花盘不随太阳转动。
环境干扰:周围建筑或植被的反射光可能扰乱向日葵对阳光方向的感知,使其背对太阳生长。
4. 其他特殊情况
生理异常:虫害、营养不良或极端天气可能导致向日葵向光性异常,表现为“背阳”现象。